金立崩盘:刘立荣的跌宕人生

成立于2002年的金立手机,曾经年产量突破8000万台,然而就在最近,债务缠身的金立手机失去了最后一张“安全牌”。18年,深圳法院公告称已接受金立的破产清算申请。

作为金立的掌舵人,刘立荣一直在等待可以挽救金立的白衣骑士出场,然而十几个月,白衣骑士迟迟未出。就这样金立一个划时代的功能机王者终于褪去了自己最后的光芒。对于刘立荣来说,金立造就了他人生的辉煌,也最终将他拉下神坛。如果时间倒退到94年,他是否还会选择这条路?

金立崩盘:刘立荣的跌宕人生

刘立荣

跳槽小霸王,跃升管理部长

1994年,22岁的刘立荣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天津市有色金属研究所,一个月500元的工资羡煞旁人。但是刘立荣只干了一年就去了广东闯荡。后来他回忆说:之所以走的那么决然,是因为听同事说,当时新上任的50多岁的所长,是历任所长中最年轻的一个。当时刘立荣想的是:干得再好竟然也就50岁当个所长,他不甘心。由于学历不错,刘立荣很快获得了当时世界做拉链最大的一家日本公司YKK的一个基层管理干部职位,3000元的月薪,是研究所的六倍。但是当时日资企业非常迂腐,公司内部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公司高层只能是日本人,中层则全是香港人,大陆人最多只能做基层管理者。刘立荣这次待了半年就离开了,他的下一站,是中国电子科技的传奇企业:小霸王。

金立崩盘:刘立荣的跌宕人生

段永平

提起小霸王就不得不说段永平。段永平,江西泰和人,1982年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计量经济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小霸王崛起的最大功臣正是段永平。1988年,江西农村小青年段永平刚刚拿到人大计量经济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就在同学的引荐进了日华电子电器设备厂(后改名小霸王)。“北京对我这种人成功的概率不会大,这里不太适合我,我想到思想开放急需人才的南方去。”不到一年,厂长的重担落在他身上。后来在谈及这样短时间的升职经历时,他认为工厂看的就是履历表,当时对人最初的印象与了解,都是通过单薄的一张纸来获取。八九十年代高学历人士的学位证书,无异于企业最好的敲门砖,尤其那时候才刚刚吹上改革开放的春风,考上大学和光宗耀祖划上等号,落选的要么千方百计去当兵,要么找后门进工厂。

段永平当上厂长一年后,几乎是同一时间杨明贵和张雨南来了。杨明贵后来成为小霸王公司的制造副总,而张雨南一开始是开发部经理,随后才升任为副总经理,主管生产。比起杨明贵,张雨南更让人难以忘怀。印入眼帘,瘦瘦高高,几乎不笑,整张脸可以用阴鸷形容。那时大家叫段永平“阿段”,而叫张雨南是“张工”——严肃又严谨,工人都是敬畏他的。在厂长的带领下,小霸王迅速崛起。

金立崩盘:刘立荣的跌宕人生

“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的广告,让小霸王无人不知。随着小霸王的迅速壮大,小霸王与其上属怡华集团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怡华经常将小霸王的盈利抽走,另作它用。处处受掣的段永平极力争取小霸王的股份制改革,但是却被怡华一拖再拖。于是在中山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如日中天之际,最大功臣、领导者、总经理段永平突然提出辞职。在段永平宣布消息的会议上,许多人懵了,他们把目光投向段永平,甚至有人抽泣起来。在后来段永平的欢送酒会上,场面一度十分悲壮,许多人一边喝酒一边哭,段永平也醉得不省人事。段永平离开后小霸王开始了人事地震,几百人相继离职,中层几乎被抽空。原小霸王的总经理助理、外销部长、内销部长、工程部长、计调部长、生产部长、计财部长、后勤部长、供应部长……都在后来段永平创建的步步高里找到了相似的职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立荣和同窗李盛在小霸王的人事真空期进入,成为了一名技术员。这里有个他俩应聘的小故事:刘立容和他的同学李盛去小霸王应聘技术员。出门前,李盛不慎碰翻水杯,将两人的简历浸湿了。他们将简历放在电风扇前吹,李盛把简历和其他一些东西放进了包里,就连连催刘立荣快走。可刘立荣却将简历夹进一本书里,又认真地压平整,才双手将书捧在胸前出门。李盛不由埋怨说:“你真磨蹭!”到了小霸王公司的招聘现场,负责招聘的副总经过交谈,对他俩良好的专业知识很满意。然而,当他们递上简历时,李盛的简历不仅有一片水渍,且放在包里一揉,加上钥匙的划痕,已经不成样子了。那位副总不由皱了皱眉头。到了下午,刘立荣被通知去面试,并且应聘成功。没得到面试机会的李盛急得快哭了!刘立荣便说:“我们去问问吧!”当他们询问时,那位副总马上反问李盛:“你连自己的简历都没能力保管好,我怎能相信你工作上的能力?”一旁的刘立荣斗胆说:“他是我同学,专业如识比我过硬,既然你相信我,也应该相信他……”李盛这才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好在面试时表现不错,李盛最终也和刘立荣一样被小霸王公司聘为技术员。刘立荣很勤奋,也能吃苦,在小霸王期间几乎每天早出晚归,抽七元钱一包的红双喜,对车床起落架的任何故障都了如指掌,为了写一份标准的操作规范,还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如何启动,包括插座怎么拔,拔出后放在何处,写得一清二楚。”仅仅半年的时间,刘立荣因为被杨明贵赏识,从一个技术员跃升到了生产管理部长。

千机pk,杀出血路

2003年,波导、TCL和康佳3家企业手机产销排名前十,国内市场占有率共计31.6%,在这三个品牌的带动下,国产手机品牌市占率也由1999年的5%飙升至54.7%。就单单波导一家,其销售量在03年就突破1000万部,超过摩托罗拉、诺基亚,称雄中国内地市场。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生产手机.然而2005年,手机消费市场开始发生变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波导这批国产手机厂商的短板也逐渐显现。在随后的千机pk中,当年的波导手机由于自身研发实力不强,市场份额迅速萎缩到不足1%。波导神话破灭。消失的不仅有波导还有迪比特手机、科健、夏新以及南方高科有限公司在国家专项科研经费支持下完成的GSM手机等,然而金立凭借“超长待机、高性价比”的特性突围,并在2006年打败众多品牌拿下手机线下市场第一,一时间风光无两。在总结波导、夏新的失败时,刘立荣认为任何企业的成功和失败都应归结于内在的因素而不应该归结与外部因素。而后骄傲地说,在他们最没落的时候,反而是金立增长最快速的时候。而这些归纳或许就为金立的褪色埋下了伏笔。

金立崩盘:刘立荣的跌宕人生

金立a320

智能时代,逐渐被淘汰

2007年,iPhone第一代刚刚推出,距离引爆智能手机时代近在咫尺。 智能手机的出现,打乱了国内手机厂商的节奏,同年,魅族创始人黄章下定决心从MP3转型为智能手机厂商。当新秀开始入局时,以功能机为主场的金立却仍坚守阵地。2010年中期,刘立荣做梦也没有想到金立已经走到了由盛转衰的临界点,手机市场风云突变,智能机成为了真正的主角,魅族,OPPO,小米vivo等等年轻一辈的手机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的开始崛起,打的金立措手不及, 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金立直到11年的年底才匆忙的推出智能手机,但是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了,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大改变,金立慢了一步,错失了抢占智能手机市场的最佳时机。伴随着激烈的竞争,金立的市场份额逐渐降低至3%。

这和当年唯我独尊的情形截然不同。国内市场没有保住,金立选择开拓海外市场然而随着小米、OPPO、vivo等同样物美价廉的国产手机杀入海外市场,缺乏卖点的金立随即黯淡下去。即便金立此后采用了广开市场的策略,将手机产品打入了缅甸、泰国、尼日利亚和一些欧洲国家,也终究毫无起色。

战略转型,明星代言,企图扳回一局

在主业经营不利的情况下。2014年,刘立荣大手笔购入银行股权、投资地产和建设生产基地。在其他国产手机品牌向智能机发起进攻的时期,金立却走出了重资产模式,给资金链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出货量低迷等连锁反应。战略转型的失败不仅让刘立荣陷入了沉思。2016年,OPPO、vivo以明星代言、节目冠名等洗脑式品牌营销刷新人们认知,加上线下销售渠道搭建相当完善,成为了中国前五的手机厂商。 OPPO、vivo采用的爆款策略,使刘立荣幡然醒悟。于是金立这两年的策略就偏向于请流量巨星做代言人,独家冠名综艺节目,这些营销费用高达60多亿元。但是这些终究无法挽回市场份额。刘立荣曾说过,“国产手机的技术、品牌等问题都会长期存在,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解决,必须一步步来。这个需要时间,也就是要‘熬’。”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金立熬垮了许多竞争对手,这次,金立似乎熬干了自己。

金立崩盘:刘立荣的跌宕人生

资金断链,四面楚歌

在2017年底,金立的日子过得有点艰难,尤其是在资金链危机与股权冻结的消息传出后,业内对金立的猜测也纷至沓来。

刘立荣承认了公司存在资金链问题。他表示:“金立资金链问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和2017年营销费用与投资费用投入超限。2016-2017年金立营销费用投入60多亿元,近三年对外投资费用30多亿元,两项费用接近100亿元,对金立资金链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货款周转困难,在拖欠货款后被供货商申请资产保全。”

在资金链问题爆发后,欧菲光科技停止向金立供货。在刘立荣看来,欧菲光科技的断供导致金立短期偿债压力变更大。“我们在生死关头向欧菲光科技高层求助,请求解除微众银行股权以外的其他资产保全,并全面恢复供货。因为欧菲光科技断供对生产影响很大。”然而欧菲光科技并不是慈善家。

金立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既无资金,又无存货。究竟何去何从刘立荣自己也不知道,金立这艘大船正在慢慢下沉。

挪用资金,自暴自弃

按照金立董事长刘立荣此前的承诺,金立在做出售资产的工作,一边偿债一边生产,希望通过寻找出售资产来度过这次危机。

刘立荣当时还透露了金立解决资金链问题的三个步骤:首先,引入合作伙伴,确保生产与销售,市场在就有未来;第二,引入战略投资者,补充资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资产偿债,获取债权人支持。

然而17年的圣诞节,一名金立股东爆料称:刘立荣去过两次塞班岛。第一次就输了20个亿。第二次,与刘立荣私交甚好的几位朋友,亲自飞到了塞班想劝他回头,没想到看到的是却是赌桌上堆积如山的筹码。最后一把牌,就一把牌,一次性输了7亿美金。刘立荣在赌博上输了超过100亿元。

金立崩盘:刘立荣的跌宕人生

股东们推测过,刘立荣挪用公款的数目可能在60亿左右。刘立荣也对此作出大方回应:没有百亿,输掉十几个亿,承认是从金立借用资金作赌本。在金立最危急的时候,刘立荣不但不想办法经营公司,反而冠冕堂皇跑去赌钱,之前的承诺就如一纸空文。风雨飘摇的金立已经承受不起这根最后的稻草。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2018年3月,金立筹划的20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2017)宣告终止,金立迈入资不抵债的深渊。

2018年5月8日,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以被申请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深圳中院申请破产清算。

2018年10月底,金立唯一发行的“16金立债”到期未能兑付,共涉及5.45亿元,公告称刘立荣也无法履行代偿业务。随后金立副总裁俞雷辞职。

12月10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对被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

发展超过16年,曾经被称为国产机中高端豪华手机品牌的金立已经成为了过去。

金立崩盘:刘立荣的跌宕人生

无奈的供货商

截至18年末,金立总资产202亿元,总负债约为280亿元。其中牵连40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欠款,10余家上市公司。

12月份,21层金立办公室的前台无人接待,原本可以容纳数百位员工的办公室几乎人去楼空,只剩下寥寥数位员工继续留守。上门讨债的供应商们很快占据了开阔的前台空间,办公区的员工也没有对这一群“不速之客”的到来作出任何回应。

供应商们就那么在前台三三两两地站着,希望金立方面能够派出代表来进行对话。但是他们没有等来任何回应。

这些供货商只好离去,留下的只有无奈和悔恨。

结语

佩剑指东南,前程好风光。风雨终屹立,寒冬独自香。一十六年,终赴一炬,当时繁荣今何处。不堪回首,塞班之赌,葬送前程泪无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