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导读:从中国内地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棕榈奖到现在已经过去26年。近几年,对于中国受众来说,戛纳电影节多了几分“烟火气”,少了几分艺术性、专业与电影精神。这种“烟火气”某种程度上折现出中国电影市场的急功近利,某些个人和团体甚至将戛纳电影节看作理所当然的商业镀金渠道。其实,戛纳电影节的专业与艺术性从未被商业化左右,追求电影艺术的中国电影人也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文 | 北鲫

柏林电影节上中国影片《地久天长》同时荣获最佳男、女主角大奖的余热还未褪尽,戛纳电影节已经悄然开跑。

对于熟悉戛纳电影节的人来说,记忆可能还停留在《霸王别姬》《青红》《小城二月》等几年甚至几十年前获奖的影片上。对于不熟悉这一顶尖国际电影节的人来说,一提到红毯上的“龙袍秀”“国旗服”“东北花棉袄”“走红毯6分钟”可能就会“豁然开朗”。

近几年,对于中国受众来说,戛纳电影节上有名气的中国电影少了,没名气的中国网红多了,“烟火气”浓了,艺术性、专业与电影精神淡了。但是,戛纳电影节其实从来没有变过,其一直秉持的专业与艺术性从未被商业化左右。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戛纳电影节面面观

要想了解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的荣耀与辉煌,当下的暗淡与忧伤,就首先需要了解戛纳电影节的历史和地位与戛纳电影节的奖项设置。

戛纳电影节同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国际三大电影节。与奥斯卡注重商业性电影不同,戛纳电影节更加注重电影本身,注重电影的艺术性与创新力。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在电影节的六个单元中,主竞赛单元是电影节主要的环节,金棕榈大奖就在主竞赛单元颁发。

在奖项设置中,戛纳电影节主要有金棕榈奖,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大奖,评委会奖/评审团奖,最佳导演、影帝、影后、编剧奖,短片金棕榈奖等。其中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大奖是仅次于“金棕榈”的电影节第二高奖,相当于主竞赛单元影片的“第二名”。

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电影

几度沉浮,折戟沉沙

中国与戛纳电影节可谓有着不解之缘。自1959年首部中国影片参加戛纳电影节总棕榈奖角逐至今,中国与戛纳电影节的缘分已有60年的历史。在过去六十年中,中国电影人在戛纳电影节上的追求,使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据统计,自中国参加戛纳电影节起,共获得金棕榈奖1次,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大奖2次,评委会奖/评审团奖2次,最佳导演奖3次,最佳男演员奖2次,最佳女演员奖1次。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但不难看出,近5年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像是进入了一个怪圈。除了2015年贾樟柯在导演双周开幕式获得“金马车奖”以及侯孝贤凭借《刺客聂隐娘》获得最佳导演奖外,中国电影看起来近几年非常难以“取悦”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2015后更是没有获得任何重要奖项。

从区域性来看,在冲击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的亚洲电影阵营中,中国电影的退化更为明显。

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自2010年后,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表现几近停滞。2011、2012、2014、2016、2017年都没有中国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这着实让人疑惑不解。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2016与2017年可谓是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最暗淡的两年,在当时没有一部中国影片被戛纳电影节官方所选中。在二度被戛纳电影节拒之门外后,外媒发出了“中国电影再次受到冷落”的嘲讽。

2017年戛纳电影节总监Thierry Fremaux接受外媒采访时也坦言,中国过于追求商业化的电影与戛纳电影节所追求的截然不同,但同时他也保留了对中国电影进入戛纳电影节的期许,这为后来中国电影选入戛纳电影节埋下了伏笔。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最终李睿珺所导演的《路过未来》被选入“一种关注”单元,但外媒普遍认为这只是戛纳给世界票房第二大市场中国的一个“面子”。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戛纳电影节外中国电影产业另一番景象

火热的影视作品交易市场

现在的戛纳电影节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展映与欣赏的范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影视产业交易平台,来自中国的资本力量,从来不会缺席这样的文化盛宴。

从2015年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主要活动中可以看出,市场上进行交易最多的是影视作品制作与发行。2016年有外国媒体开玩笑说,如果在电影市场上朝着参会人群扔一个网球,球最有可能砸中电影制作人,因为在近1.2万官方注册人群中,有近4000名电影制作人。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2015年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主要活动占比与人员国别占比

2016年,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吸引了11900注册人员,其中中国注册人数为494人,较2015年增长32%。

好莱坞报道,2017年有1.2万人参加戛纳电影节,其中官方注册的中国人数多达600人,较2016年增长了21%。中国与其他亚洲市场占据了戛纳电影节新兴业务交易的大部分份额。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虽然中国电影近几年并未在戛纳电影节取得辉煌成就,但国内的内容生产与发行商一点都没有闲下来。中国的购买力和消费力接连创下新高,依然彰显出中国影视市场资本先行的特点。

戛纳电影节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有4000多部电影在电影市场进行交易,销售额高达10亿美元(8.9亿欧元)。

在2017年的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微影时代从法国电影发行商Wild Bunch手中拿下9部影片中国区版权;华视网聚买下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犯罪片《美国制造》部分股权;博纳影业宣布斥资8000万美元主投主控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中途岛》;美国电影公司 Cinema Libre 和国内电视剧制作公司大唐辉煌传媒签订合拍协议......

据好莱坞报道,2018年人们对全球电影产业的兴趣降低,资本减少也影响了2018年戛纳电影节,但中国却逆势而行,且表现出超强购买力。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好莱坞报道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2018年,路画影视买下了戛纳金棕榈获奖影片《小偷家族》和评审团奖获奖影片《迦百农》的中国版权。海秀娱乐拿下开幕片《人尽皆知》版权,沣禾汇传媒和芒果娱乐也联合引进了闭幕影片《谁杀死了堂吉诃德》。此外,爱奇艺与美国独立制片发行公司FilmNation签约三年,优先获得FilmNation制作或代理的影片在中国大陆独家线上版权。

虽然中国在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上具体交易数额并未公布也难以计算,但中国资本大局进军戛纳电影节,想通过购买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电影并借由知名电影节噱头在蓬勃发展的国内影视市场分得一杯羹的势头愈发明显。

电影节新征程与电影产业更高追求

1. 回归于期待

在经过2016与2017年无缘戛纳电影节的尴尬窘境后,2018年中国电影重新回归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国导演邱阳凭借《小城二月》荣获短片金棕榈大奖的新闻着实让中国电影人信心重燃。

2019年戛纳电影节官方片单还未公布,但外媒Screendaily对有望入选的影片进行了猜测。

刁亦男导演的《南方车站的聚会》(英文名:Wild Goose Lake,又译作《野鹅湖》)是一大热门。在2018年戛纳电影节期间,除法国外,意大利的Movies Inspired也购买了电影的版权。

由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Saturday Fiction)与张大磊的Stars Await Us也被视为入选戛纳电影节的热门影片。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2. 更高的追求

上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提出要在2035年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并要求中国电影要努力争取每年票房过亿的影片超过100部。

王晓晖给出了这么一组数据:2018年我国共生产各类影片1082部,全国全年票房609.76亿元。2018年,全国城市电影院线观影人次达17.16亿,全国银幕总数达60079块,2018年新增银幕达9303块,平均每天增长近26块银幕。

2018年,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大约28亿美元,而中国电影在美国的票房仅有几千万美元。

数说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众生相 | 独家

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市场巨大,但是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却远远落后。

资本先行的中国电影市场或许不是一件坏事。高效的资本利用可以帮助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升级,提升中国影视产业技术水平,缩短与世界顶尖影视制作公司,宣发团队差距。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日趋商业化的浮躁电影市场对电影艺术性与电影精神的消磨与践踏。几年前,戛纳电影节以电影艺术与精神的名义将中国电影拒之门外不无道理。如何处理好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恐怕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