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小岳岳老家,揭秘岳云鹏小时候的那些事


几年前,地处豫冀两省交界的南乐县寺庄乡岳家集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落,随着相声演员岳云鹏的大红大紫,加上当地政府对村容村貌的倾力打造,如今的岳村集已成为一个网友纷至沓来的旅游目的地和新的网红打卡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岳岳的家”这一标签。阳春三月,我们专程赶往岳村集探访,从小岳岳幼年的小伙伴和他的几位堂哥口中,了解到不少鲜为人知的小岳岳小时候的故事。

岳村集的交通很便利,从106国道转到南乐县001县道后,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岳村集”的字样。一进村,就看到一帮闲来无事的老人聚在路边打牌聊天。岳村集共有3000多口人,其中,岳姓人占三分之一左右。村内街道整洁漂亮,这都是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小岳岳的家很好找,胡同口的这面房墙上画着小岳岳的巨幅漫画,并写有他著名的那首“啊,四环,你比五环少一环;啊,六环,你比五环多一环”歌词,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同时,心里瞬间多了几份亲切感。

这位60多岁的老人是小岳岳的一位堂哥。他告诉我们,岳云鹏是郭德刚给他起的名字,他小时候的名字叫“龙刚”。说起龙刚这个名字的来历,老人回忆说,1985年4月15日,小岳岳的父母在先后生育五个女儿后,终于生了一个男孩。为了庆祝来之不易、以后能撑门户的男丁的降生,村里给他家送了一场电影《喜盈门》。《喜盈门》里有个男主角叫龙刚,为了表示纪念,小岳岳的父亲就干脆给他起名“龙刚”。

村民们说,岳村集的岳姓人是宋朝著名将领岳飞的后代,自古就有尚武的习俗。在新农村改造时,村里就把岳家老巷胡同口的这块地方改造成一个习武的小广场。“村里的变化一天一个样,龙刚下次再回来,可能都不认识这里了。”和小岳岳年纪相仿的一位村民说,“小时候我们经常一起在这里玩,吃饭的时候还一起端着饭碗蹲在这吃饭。龙刚从小脾气就好,和谁都能玩得来。”

岳家老巷巷口的这条大道是岳村集的一条主街道,小岳岳就是从这里年少离家出去闯世界,也是从这里把他的新娘娶回家,成名后每次荣归故里,也离不开走这条道。这条道承载着小岳岳太多太多童年美好的记忆……


紧邻大街的这个院子是小岳岳的祖宅,他的爷爷奶奶居住的地方。如今老人已不在,这个院落也处于闲置状态。因为新院子还没建,小岳岳也是在这个院子里出生的。

小岳岳父亲兄弟多,所以小岳岳的堂哥也多。他的这位做烧鸡的堂哥对我们说,小岳岳出生不久,他又多了一个弟弟,父母艰难地抚育着七个子女,家里太穷,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小岳岳从小就很懂事、很孝顺,为了替父母分担生活压力,他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到他的烧鸡店打工。在烧鸡店每月只能挣120元钱,仍然帮不上家里。于是,小岳岳在烧鸡店干了半年之后,不顾劝阻,毅然决然地跟随年仅20岁的五姐去北京谋生。那年,他才14岁。

这位坐着轮椅在街上晒太阳的老人是小岳岳的本家爷爷,今年已80多岁。提起小岳岳,老人不住地夸赞:“这孩有出息,懂事。虽说现在他出名了,可一直不忘本,我们本家不管谁家有红白事,他都会赶过来参加。每次回来都给我们这些长辈的老人带礼物,问长问短。”


小岳岳的家院子不大,非常普通。正面的正房是父母和你哥姐姐住的,他和弟弟就住在旁边那两间低矮破旧的厢房里。小岳岳和弟弟睡的床是由两张板凳搭着一块木板拼成的,房子里除了这张“床”之外,还有一个老式的木箱子。房顶因为掉灰,就把几个农资广告的条幅缝了缝,搭在了房顶。如今,小岳岳的父亲已经去世,他把母亲接到了北京,这所院子就空了下来。

这是小岳岳家的厨房。他小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父亲和三姐每天在这里蒸馒头卖,贴补家用。如今,蒸馒头的灶台和笼屉都还在,但这些物件和小岳岳年少时的那些陈年往事都已成为过雨云烟,尘封在记忆中。

小岳岳结婚时的新房和婚床,床头的大红喜字和挂在墙上五颜六色的扇子依然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小岳岳另外一位堂哥岳红昌介绍说,小岳岳的爱人也是本地人,结婚之前是清丰县一家医院的护士。他们结婚那天非常热闹,婚礼完全是按照当地习俗办的。现在两口子都住在北京,生有两个女儿,一家人和和睦睦,非常幸福。


现在,小岳岳的家,俨然成了一个旅游观光点,每天都有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慕名而来,在他家门口拍张照,逛逛小岳岳堂哥开办的“岳红昌民俗博物馆”,欣赏一番岳家集典型的豫北风格的村舍和民俗风情,再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不亦乐乎。看了岳云鹏的老家,您对岳云鹏的少年往事和成长经历有何感触呢?欢迎发表您的评论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