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為轉發咪蒙的好友關閉朋友圈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了,文章是咪蒙大弟子楊某某「現場直編」的傑作。真沒想到「寒門、狀元、死」這麼刻意營造的衝突選題,直到現在還能有如此巨大的市場。

文章有多假呢?

請為轉發咪蒙的好友關閉朋友圈
請為轉發咪蒙的好友關閉朋友圈

@鹿之谷中在線扒皮

請為轉發咪蒙的好友關閉朋友圈

撕蛋@小日在線扒皮

也就是說,文章作者提到的因病去世周同學、金融/互聯網等行業同學、被她色相打動的投資人、文章腳註當事人妹妹等都是坐在辦公室腦暴杜撰的。

通篇行文,作者有意圖地讓讀者混淆故事與事實的區別,玩弄讀者的智商和感情,是真的壞。

不僅是對相關行業智識上的無知,也是私德上的無恥。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被眾多媒體人在線扒皮後,朋友圈也很有意思:一部分人昨天還在「瞎轉」,今天又開啟了「盲罵」。

不得不說粉絲越來越好糊弄了,故事的煽動也越來越粗糙了,要不說焦慮是浮躁時代最好的自慰棒。

咪式刷屏文看上去都很美,但摸上去都很冰。

作者在心理上的煽動、暗示確實吸引了一望無際的擁躉,這些烏泱泱的人甘願在朋友圈轉發分銷,但轉發姿勢太僵硬,傻氣外露,蠢哭了另一部分人才引來大規模的在線扒皮。

一位22歲的女生坐在格子間腦暴出的產物,竟然能把你們撩撥的又哭又笑?

這屆朋友圈真不行,請為轉發咪式文章的好友關閉朋友圈,也算彼此放生。

知乎用戶評論道:

這個作者和咪蒙的差別在於,咪蒙是從上而下的,擊中下沉群體痛點的針對式情緒營銷。而她卻是嘗試用一種偽劣的“insider”的視角,去重新構造一個扁平化和兩極化的社會層次。

如果說咪蒙做的只是山寨加宣傳,那她已經開始製假販假了。

深以為然。

咪式文章都能精準洞察一個群體的心理訴求,用充滿代入感的故事,用理想和現實強烈的衝突,無限放大普通人的情感和階層焦慮,之後就是浩浩蕩蕩刷爆朋友圈。

說實話,咪式爆文現在都不能歸類到雞湯範疇。

因為「偽文藝、心靈雞湯文你可以審美上駁斥,道德上批判。因為雞湯本身除了油多,確實能補充水分有利於感冒恢復,雖然營養不多但其實沒害處。而咪式文就活脫脫像各種小攤麻辣燙,原料曖昧,配方詭異,怎麼刺激怎麼來,長期食用危害健康。」

咪蒙作為早兩年行走的熱點,對愛的人敲骨吸髓,對恨得人嗤之以鼻。

有錢後不但照片越P越假,壞的也越來越用力,好好一個寫字的人跪著去蹚渾水,原因不會有多複雜,渾水裡好摸魚。

請為轉發咪蒙的好友關閉朋友圈

建議國家相關統計部門述職,咪蒙上千萬粉絲怎麼沒有作為歸類,像個不定時炸彈一樣散養在社會各個角落,如果哪天咪蒙hold不住可怎麼辦?

咪蒙知道什麼東西是好的,但她更瞭然於胸什麼能掙錢。

咪蒙寫了十多年文字,寄生在公眾號生態攪起輿論漩渦來得心應手,筆觸傾軋心靈之徹底,輕而易舉就能搗毀一眾擁躉的三觀。

咪蒙開派以LOW婊逼這一類詞打通朋友圈和微信群一發不可收拾,乃至瘟疫般擴散到很多文章及人們的日常語境,並沉澱下來成為我們固定語彙的一部分,消解著迷茫年輕人向上的動力,挺可悲的。

她整個人是在一個被名利包裹的時代土壤中生長出來的,並沒有讓人可敬的價值觀,沒有做為精英本該有的堅守和擔當,一切為了生意而已。

但問題是:在看客撐著脖子的時代, 無底線的文化人到處撈錢,真正的文化人卻無人問津。

咪蒙其實代表了一眾自媒體寫作者的群象。

他們用主觀來提供“真相”,其實是提供感覺,用形象思維來推理,主要是心理上影響你說服你,通過煽動、暗示製造真相。

態度的討好、文字的諂媚,耳濡目染間正在愚化著你。

她覺得要影響百萬人,就要豁出去放低姿態,能夠獲得橫切面最大的受眾,用最小的點去撬動最大的利益。從這點來說,她真的很成功。

至於傳統媒體圈、真正新聞人和嚴肅文學研究者,咪蒙不對他們負責,也不想他們成為自己的受眾。

於是,真真假假的雞湯、八卦蓋過了這個世界的發聲,撕裂著社會。

理想成為灰燼不可怕,至少幻滅感還提醒我們所謂理想存在過,但變質的理想和敗壞時代品味卻單隻讓人覺得悲哀。

拎著滿滿一桶正能量給腐爛的理想粉飾出努力的模樣,卻不敢直面真實自我,扛著一個假自我出現在這個世界面前,只讓人覺得可笑。

所以說,咪蒙及其馬仔寫的東西連標點符號都不能信。多讀點書,少轉發咪式文,別人才不會對你關閉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