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知識點梳理

一、有餘數的除法

1.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算式的寫法及讀法

有餘數除法的意義:不能平均分。

有餘數除法的寫法、讀法:

例:寫法:9÷4=2……1(知道各部分的名稱,9是被除數、4是除數、2是商、1是餘數。)

讀法:9除以4商2餘1.

例:①19÷9=2……1讀作:( )

19是( ),9是( ),2是( ),1是( )。

②41÷5=8……1讀作:( )

其中,被除數是( ),除數是( ),商是( ),餘數是( )。

③被除數是73,除數是8,商是( ),餘數是( )。

2.餘數與除數的關係

(1)被除數=除數×商+餘數

(2)餘數一定小於除數。

例:①除數是4,商是8 ,餘數是3,則被除數是( )。

②一道除數是6的有餘數除法,餘數可能是( )。

3.有餘數除法豎式的寫法(一商二乘三減四比較)

例:列豎式計算。

①21÷5= ②19÷6= ③48÷9=

4.解決問題

例:①17根小棒,每3根一份,分成( )份,還剩( )根。算式為( )。

②搭一頂帳篷需要9米布,43米布最多可以搭多少頂帳篷?

③野營小隊共17人,每頂帳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頂帳篷?

④有58個茶杯,每7個裝1盒,可以裝幾盒?還剩幾個?

二、時、分、秒的認識

1.認識鐘面,知道時、分、秒之間的關係

鐘面上有12個小格,60個小格。

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

分針走60個小格,時針正好走一大格,所以,1時=60分。

秒針走1小格是1秒。

分針走1小格,秒針走了60個小格,正好是1圈。所以,1分=60秒。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

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 5 )分鐘,走1小格是( 1 )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 5 )秒鐘,走1小格是( 1 )秒鐘。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 1 )圈,分針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

例:3小時=( )分鐘 5分鐘=( )秒

2小時25分鐘=( )分鐘 60分鐘=( )小時

120秒=( )分鐘 1分鐘30秒=( )秒

例:在○裡填上“<”“>”或“=”。

100秒○1分鐘 2小時○120分鐘 4分鐘○40秒

100秒○2分鐘 3分鐘45秒○3分鐘 1分鐘○60秒

2.會讀寫鐘面上的時刻

讀時刻:判斷時針、分針。

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多少分。

例:8時31分(時針過了8是,分針走了31個小格,就是8時31分)。

8時31分也可以寫成8:31。

3.簡單的時間計算

例1:7時30分到10時30分,經過( )小時。

時針從7走到11,經過了( )小時。

分針從2走到6,共走了( )分鐘。

例2:一列火車早上6時出發,上午9時30分到達終點,這列火車行駛了多長時間?

例3:足球比賽分上、下兩場,上半場45分鐘,下半場跟上半場時間一樣,中間休息15分鐘,全場比賽需要多長時間?

例4:小麗晚上刷牙3分鐘,洗臉4分鐘,洗澡25分鐘,小麗做完這些事需要多長時間?

三、認識方向

(一) 認識 東、南、西、北

1.自己動手製作一個“方向盤”,即在一張紙上,畫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標好。

2.面朝南時,轉動方向盤,將南對準前面,即:左東—+—右西,面朝東時,方向盤定為:左北—+—右南。

3.地圖上的方向: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的。

(二) 相反的方向:

東——西 南——北 東北——西南 東南——西北

(三)確定中心,找方位——解決這類題目的關鍵是找准以誰為中心。

1.早上起來,面對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面對傍晚的太陽,你的前面是(西),後面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面對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後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4.面對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後面是(北),左面是(東),右面是(西)。

四、萬以內數的認識

1.“千”的認識。(10個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個一百)

例:①( )個10是100;( )個100是1000。

②1000裡面有( )個100,( )個10,( )個1。.

③比299大1的數是( )。

2.千以內數的讀法、寫法、組成。

800 讀作:( ),組成( )。

808 讀作:( ),組成( )。

880 讀作:( ),組成( )。

3.“萬”的認識。(10個一千是一萬,一萬里面有10個一千)

4.萬以內數的讀法、寫法、組成。

讀數時,從高位讀起,千位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十位是幾就讀幾十,個位是幾就讀幾;中間有一個或兩個0都讀一個零,末尾的0不讀。

例:①在2371中,2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1在()位上,表示( )。

②4050讀作( ),組成( )。

③6009讀作( ),組成( )。

④二千零六寫作( );五千八百七十六寫作( )。

⑤一個數千位上是6,十位上分別是8,其餘各位上都是0,這個數是( )。

⑥6060中的兩個0分別表示( )、( ),兩個6分別表示( )( )。

⑦一個數最高位是千位,它是( )位數;一個三位數,最高位是( )位。

⑧用1、2、0、6、8中的4個數,組成的最大四位數是( ),最小四位數是( )。

5.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數位不同,數位多的數大。

(2)數位相同,從高位比起,高位數字越大則數越大。

6.認識近似數,估計。

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近似數。895≈900

806接近800,800就是806的近似數。806≈800

例:798≈ 2958≈

1178≈ 2042≈

7.整百數加減整百數、幾千幾百加減幾百的口算

五、分米、毫米的認識

1.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關係

尺子上的1小格的長度時1毫米,毫米用mm表示。

10釐米就是1分米,分米用dm表示。

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

1米=100釐米

1釐米=10毫米

1分米=10釐米

1千米=1000米

毫米、釐米、分米、米、千米(公里)都是計量物體長度的單位,叫做長度單位。

2.單位間的簡單換算和計算。

例:3分米=( )釐米 7000米=( )千米

2米=( )分米 90毫米=( )釐米

4釐米=( )毫米 5千米=( )米

例:2分米-9釐米=( )釐米

24毫米-14毫米=( )毫米=( )釐米

8900米=( )千米( )米

3千米4米=( )

例:一分硬幣的厚度約1( )。

火車每小時約行駛120( )。

小強的身高約為140( )。

球場長約80( )。

例:填“<”“>”或“”

40毫米○4分米 112釐米○20分米

100毫米○1分米 8米○800釐米+20釐米

六、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1.不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

例:用豎式計算。

347+281= 720-340= 727-562= 253+364=

2.加減法的驗算。

例:筆算並驗算。

275+384= 724-562= 827-456=

3.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

例:豎式計算。

475-289= 596+87=

例:豎式計算(被減數中間有零)。

603-375= 305-227=

例:豎式計算並驗算(整百數減三位數)。

800-425= 900-592=

4.估算

485-289≈200,因為485≈500,289≈300,500-300=200,所以485-289≈200。

例:208+191≈ 800-205≈

385+421≈ 614-398≈

5.三位數加減解決比多、比少的問題

例:①500比436大多少?

②被減數是301,減數是138,差是多少?

③297比402小多少?

④一個數是562,它比另一個數少281,求另一個數。

⑤750比一個數多205,這個數是多少?

七、角的初步認識

角的認識

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稱、記法和讀法;

3.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

4.會比較角的大小。瞭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5.能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銳角、直角、鈍角的認識

1.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兩條邊都是直的)

2.角的大小與邊的長度無關,與角的開口大小有關:

開口越大,角越大

3.能與三角尺的直角重合的角是直角

(兩邊與直角符號能圍成小正方形),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鐘面3時、9時是直角

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

八、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1.按不同的標準分類,結果是不同的。

2.可以用“√”、“○”、“□”、“正”等符號來記錄數據,一個“正”字代表5個。

讀統計圖表(條形統計圖)

1.能讀懂統計圖表,從統計圖表中獲得信息。

2.認識條形統計圖,體會條形統計圖能直觀地表示數量的多少。

3.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分析,對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初步的分析和預測。 

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知識點梳理

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知識點梳理

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知識點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