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真的好想家暴苏大强,但是倪大红老师又太无辜”。

原谅十几亿中国人入戏太深,只因为这次,中国无数家庭的苦终于淋漓尽致的打开了天窗。《都挺好》里那个不杀人不放火的苏大强,雌雄同体、所向披靡,简直是现实里的翻版作爹加碎嘴子公婆。

何必着急家暴苏大强,在当婆婆方面,排除剧里的其他家庭矛盾,其实他真的很优秀。

放我们家,苏大强这款婆婆太省心了。说实在的,羡慕朱丽这样的福气,我真想把这款婆婆迎回家,如果我公婆愿意换。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至少,他一点不嫉妒儿子和儿媳妇秀恩爱,年轻人的作息时间表,是早晨睡懒觉,他还能起来煮煮粥;而且人家还会自己出门找乐子,广场舞上夕阳红,不时刻盯着儿子儿媳妇,随意吃醋。

虽然儿媳妇不在家,放肆地用全国人民都羡慕的姿势啃鸭脖,但儿媳妇回家以后,人家大多数的时间,还是能坐的端端正正看电视的那种;

更重要,没有重男轻女的嗜好,从来不给儿子下达给他生孙子的指标,也从来不命令苏家长子开枝散叶,人家很清楚,苏家没有皇位要继承。跟这样的婆婆住在一个屋檐下,虽然坐月子他帮不上啥忙,你如果生个女儿,他只会欢天喜地,不会说三道四。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虽然洗澡的频率低了一些,但实际上一年总得有个十次八次罢。

虽然不爱洗澡,但在家里走路,作者阿耐在《都挺好》里形容,走路没有一丝动静。在老婆的打压下,练就一身铁掌帮帮主的本领,铁掌水上漂听过没?关上客房的门,他就是一无公害的小猫咪。

苏大强,跟我公婆比,简直是太爆弱的版本。

苏大强一年到头还能洗几次澡,我家公公比他厉害,十年到头,几乎不洗澡一次。有一次公公打电话来,让儿子去见他最后一面,只因为头痒的厉害,自我诊断是,离烟气不远了,亲弟拉他去地府。去了医院,医生给了一个建议,回去洗洗头就好了。

这个卫生是头疼,怪我们年轻人不行,不够细心,陪他洗不就行了,做不到位,还嫌弃人家脏,就是年轻人的罪过了。

咱们今天不谈洗澡,谈沙发,和朱丽家一样,我们家也是布艺沙发,公公每天一床被子放在沙发上,几乎二十四小时守着沙发躺看电视,搁前几年还抽烟,烧的沙发满是窟窿。

不,不能心疼,你要露出不满意的意思,人家就会给女儿告状,是你嫌弃人家了。自从公公弟弟肺癌走了以后,吓得再也不敢抽了,他的愿望是活到一百岁。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如果他活到一百岁,那时候我就50岁了。

羡慕自己如此好命。

茶几上,他的毛巾随时待命,这条毛巾劳苦功高,擦茶几擦鼻涕擦脸,那真是多功能。

比起公公的脏,婆婆更要命了,经常用毒鸡汤给你洗脑。

“凡是家里卫生搞得太干净,都是太穷的那种。穷干净、穷干净嘛。”

她会无限度地试探你的下限,一定要搞明白你是不是嫌弃她。你表示包容,他们很是得意,还是我儿子会管教。她哪里敢嫌弃,要是嫌弃,我儿子甩了她,不就没人要了吗?

婆婆爱吃醋,不仅要做到不嫌弃,而且婆婆一看儿子疼媳妇,就扎心窝的疼,动不动嘴就撅起来了。两只眼睛死盯着儿媳妇,一有任何风吹草动,跟远方女儿的电话粥便煲上了。

每一次的轩然大波,都有大姑子苦心劝弟弟离婚。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原谅我命苦,没碰到“苏明玉”那样美好的小姑子,远方只有一个自认为帅炸的遥控器,苏明哲式大姑子。

大姑子可是苏明哲的爆破版本,人家苏明哲只是一再表示,弟弟你让我太失望了。

我家大姑子可不这样,她娘家是有皇位的。

“弟弟,你看她嫌弃咱爸妈,对你也一般,趁早离婚,IT这个行业吃香,工资又高,就是到了四十,也能娶二十岁小姑娘。”

赶上这样的人家,居然没成功秃顶,只能谢过原生家庭情商的眷顾。

婆婆的醋劲有多厉害,连孙女的醋都吃的紧紧的。怀孕那会,丈夫心疼我们娘俩,半夜起来去三甲医院挂了个号,婆婆不干了,当天夜里就嚎起来,让儿子半夜起来为她挂号去。

除了以上的难相处,婚后我还发现婆婆有家暴行为,她会隔三差五臭骂并殴打家里的糟老头子,嚷嚷着一辈子被他害苦了。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我有幸在丈夫嘴里倾听了他们都挺好背后的历史。

婆婆是个不幸的女人,年轻时候,大过年的,被公公关起门来家暴,三个孩子在外面哭的声嘶力竭,大姑子因此被吓成了羊癫疯;

被家暴的原因很简单,公公在外面混了一年,说是出去打工,年底回来,一分钱也没赚到。家里,一点年货也没采购。那日子,穷的叮当响。

打那以后,公公再也不出去了,一生只爱两件事:喝茶与下棋,整天琢磨着玩,地里的庄稼让三个孩子去拔草;

婆婆出去走南闯北,到处赚钱供孩子们上学,每年春节只回家一次,她来北京的时候,最繁华的CBD还是乡下的土马路;

“我妈这辈子不容易,她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你多包容她,她脾气不好。”这是丈夫的话。

朱丽同情苏大强的过去,被妻子赵美兰压榨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喘口气。我也和朱丽一样,同情婆婆的过去,格外包容。我用包容、忍耐、救赎的心,想换他们的珍惜和爱护。

没想到,女人太大包大揽了,完全是你活该。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这样的历史问题而滋生的可怕人性,全是阴暗的一面。就像苏大强的可怜背后,其实已经很鸡贼很圆滑,他利用苏明哲的愧疚与孝顺,再抓住苏明成的啃老把柄,又清楚苏明玉和苏明成的水火不容,每当自己作的离谱时,利用儿女的情绪为自己谋取利益,当儿女的矛盾激化时,却表示与自己无关。

可怜的人其实并不可怜,能长久秀可怜的人,必然有可恨之处。

包容别人的历史,偶换来的是最凄惨的月子。

坐月子的第五天,丈夫下班买了香蕉回来,婆婆看到后,立马坐沙发上来了一只,嘴里嘟囔着:以后不要买这玩意了,我糖尿病没法吃。

这些碎碎念就不提了,咱们捡硬货上。

重男轻女当年,公婆做的都很出色,女儿出生第三天,婆婆说,出了月子断奶,再等两个月就能再生一个,去河南抓付生男孩的药。

再过几天,公公也不满我坐月子怠慢了他们,直接揭露了中国的劣根性:生女儿呀!都是赔钱货。

重男轻女也算了,咱不计较,月子他们不理会,请个月嫂,还跟月嫂干上了。

嗯……月嫂不长眼呐。

竟然炖了一条公公买的鲫鱼,给我做汤续奶,害我日日吊着一口仙气续命。

当天,公公打电话告诉上班的儿子,赶紧回来把月嫂辞掉,偷吃我们家的东西。我帮月嫂说了一句公道话,公公婆婆气炸了,来我们家做儿媳妇,就得听我们的,好好伺候我们,由得你撒野?

一来二去,我成功地激怒了他们。就这样,当天公公从楼门口捡了一块砖,在我卧室门上砸了足足半小时。

从没想过,坐月子,是一件需要送命的事。

女儿出生二十五天,得了肺炎,他们更有理了,开始趾高气扬地心疼孙女了,我们家娶了你这种丧门星真是倒霉。

“呸,你没有资格在我家吃饭。”

月嫂进厨房帮我弄吃的,被公公风卷残云、急头白脸骂进了卧室。

闺女住院的那天,我一口吃的也没捞上。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丈夫干嘛去了,丈夫沦落成苏明成的加强版。

坐月子我没吹上枕边风,那老两口日日夜夜苦口婆心教诲儿子,动不动要跳河。

就这样……我的江山一步步沦陷了。

那一刻终于知道,遇上最糟糕的人性,做懂事理的儿媳妇,只能被折磨的面目全非、小命挂掉。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是朱丽,我成了吴非。即便是成为吴非,改造一个愚孝男的路,走了漫漫的七年。

是不是想问我,当初你干嘛嫁,你是眼瞎了吗?

我没瞎,只是把人性想象的太好了。

就像朱丽,只有在婚后,才能认清楚婆家的真正面目,有些时候,谈恋爱真的是看不见背后的一切。

恋爱的时候,对方会把所有的高处拼命展示给你,就像孔雀开屏一样;

结婚以后,对方会把所有的低处毫无保留地暴露,就像一地鸡毛一样;

待披上婚纱后,住在一个屋檐下,公婆的那些事儿终于一点一点浮出水面。

那女人的人生拼什么?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永远别寄希望糟糕的人性为你改变就对了,现实一点,拼自己。别做梦,跟男人讲好原则,一步也不用让。

别忍,别懂事理,忍,得意了男人,背锅的还是你自己;须知忍字头上一把刀,糟糕的人性随时把刀拔下来,插向你的心脏。

别随便被男人的认错感动,最终道理都是男人家的,你做什么都是对自己的伤害。

你选择为别人的历史背锅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要与它火拼一场,落得一场遍体鳞伤。

历史留下来的毒鸡汤是什么:

第一句: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第二句: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情的地方。

《都挺好》让无数人真的很感动,它足够坦诚,告诉我们该如何跨越桎梏;

何须看罢《都挺好》  早已熬成书中人:苏大强这款婆婆其实很优秀


明玉就是那个最公正的主持人,再也不会像某些婚姻调停节目里的调解人:

你爱的这个男人,是你公婆生的,那如果没有你公婆,你就找不到这世界你爱的人。你得感谢公婆,拯救了你的人生。所以,你要无条件对公婆好。

这些人真是在脱离现实,用自我的道德标杆去绑架别人的感情世界,这种强迫是最大的不道德。

搬出一个屋檐下,他们就香了吗?当然保持距离是对自己最大的忠告。不在一个屋檐下,总有节日重逢的时刻。

今年春节,婆婆说了一句气壮山河的话:别看你们大哥大嫂和我们断绝关系,人家给咱家生了孙子,就是最大的功臣。

谁跟你咱呀咱呀的?

顺便说一句:

婆婆的大儿子和苏明成一样,啃老多年,公公爱钱如命对啃老的儿子很是厌恶。有一年中秋,大孙女拎了一盒月饼给爷爷送来,公公不仅没收,还把月饼扔了出去,骂骂咧咧了好一阵。

自那以后,啃老的大儿子,在老婆的枕边风下,跟父母断绝关系。十年过去了,大儿子的态度始终不变:生不养,死不葬。

奇葩的是,大嫂把重男轻女的锅甩给了公婆,但最真实的情况是,当年两个人怀孕查出是女孩,当晚抱头痛哭一场,不想活了。

是我瞎眼了是吗,有些事情,真的在婚前无法预知,但有些立场,必须在婚后坚定起来。

就像吴非那样,婚后知道公公不是省油的灯,保持距离,是最大的忠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