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皇室大舅子的郭德成 酒後喊出兩個字 朱元璋為何頓起殺意?

話說身後名不如一輩酒,李白的《將進酒》中豪放:“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更有“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把酒言歡,但把完酒後真的可以言歡嗎?今天說的這位“飲者”確實是留下其名,但他把酒之後,差點被殺頭,而準備砍他腦袋的不是別人,是他的妹夫,不過他的妹夫看不是一般的人,朱元璋是也,而酒後惹禍的人便是明初大臣郭德成。

身為皇室大舅子的郭德成 酒後喊出兩個字 朱元璋為何頓起殺意?

可別小瞧郭德成,朱元璋能成就大業,輔佐他的人一定不少,但因為朱元璋怕比他更有威望的人逆襲,所以不允許有人比他“高”,江山穩定後,大臣們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朱元璋的“因疑而怒”的刀下鬼。歷史上的郭德成“性通敏,嗜酒。”這大概是所有嗜酒者的標籤。但“後黨事起,坐死者相屬,德成竟得免。”這件事說的是胡惟庸。這是為什麼?要知道,帝王講究的是江山和大權,親情和妻妾智能排到第三第四,就算郭德成的妹妹尊為朱元璋的寧妃,但朱元璋要的可是獨斷專行,是為我盡忠,但不能是大不敬的臣子。

那麼,到底郭德成因為“嗜酒”闖下了什麼大禍?

身為皇室大舅子的郭德成 酒後喊出兩個字 朱元璋為何頓起殺意?

其實,郭德成也算謹小慎微,而且也懂得架起尾巴做人。自己為大明立下開國之功,又是一國之尊朱元璋的大舅子,被封高官厚祿也是正常,但郭德成“止於驍騎舍人。”驍騎舍人,明代時,舍人從七品。說白了,就是類似軍營中的秘書。眾人表示不解,說你郭德成天時地利人和,該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啊,怎麼甘願做一個不起眼的小官呢?郭德成這樣做,是為了示弱,保命,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所謂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因為懂得,所以郭德成情願低到塵埃裡。而其實,朱元璋這樣做也有他的小九九。第一,先封郭德成一個驍騎舍人試探郭德成有無野心,服不服,有無怨言;第二適時召見要給他大官做,而每次,郭德成都堅決推辭,朱元璋也就是說說,他自然知道外戚權重的威脅和隱患,所以,言許而實不至。試過之後,朱元璋方知郭德成的確無意高官,只是志在“飲酒作樂”。如此,你好我好,朱元璋放心,郭德成也能讓腦袋安全立在脖子上。但儘管如此,常在河邊走,郭德成還是因為和朱元璋走得太勤太近惹下殺身之禍,只不過後來出現反轉。

身為皇室大舅子的郭德成 酒後喊出兩個字 朱元璋為何頓起殺意?

高官不要,那許以美酒和財物吧,郭德成再不能不要,人嘛,你畢竟還在朝堂走動,什麼都不放在眼裡,朱元璋怎麼想,其他大臣們有情何以堪?所以,聰明的郭德成再朱元璋眼裡成了愛喝酒愛財物的物質男,也罷。但是喝著喝著就出事了。

一日,朱元璋邀郭德成道後花園敘家常,當然,酒是不能少的。郭德成一時興起,喝大方了,於是開始不成體統,說話不過腦子。朱元璋見他失了禮儀,勸他快回去吧,郭德成自己也順勢耍寶,弄亂了自己的頭髮。朱元璋笑說:瘋瘋癲癲。郭德成脫口而出:自己恨這亂糟糟的頭髮,日後要剃成一個光頭呢。

身為皇室大舅子的郭德成 酒後喊出兩個字 朱元璋為何頓起殺意?

古語道:說人莫揭短。朱元璋少年貧寒,一度為僧,這是他永遠的痛,是軟肋。此刻郭德成酒後失言,朱元璋心裡騰起恨意,怎麼哪壺不開提哪壺?你還是我的皇親國戚,怎麼老揭我的傷疤?豈止是揭我傷疤,就是在侮辱我。朱元璋恨不得立刻給郭德成一個下馬威。但是看到郭德成歪歪唧唧,也不像誠心得罪自己,朱元璋暫時沒有發作。但殺心已起,只待一日郭德成有什麼把柄。郭德成酒醒後,開始回想自己在朱元璋面前的一幕幕,一個冷戰啊,自己竟然說了剃成光頭!朝堂上下,誰人不知這是朱元璋的大忌,多少人因為無意失言而被殺戮?郭德成提心吊膽,忐忑不安。去解釋?有越抹越黑之嫌,倘若朱元璋絕情,滿門抄斬都有可能。怎麼辦?算了,郭德成將錯就錯,只能繼續豪飲,豪飲不說,過了幾日,郭德成真的剃了光頭,進了廟裡。朱元璋派人去暗查,見他僧袍加身,整日阿彌陀佛,才冰釋前嫌,徹底放過他。

回到內室,朱元璋也是一副家長裡短的樣子,告訴郭德成的妹妹,你哥說到做到,果然剃度為僧了。不知聽此言,寧妃作何思量。是為哥哥的聰明高興,還是為哥哥的選擇悲哀。但總算保住了姓名。榮華富貴,粗茶淡飯真的有那麼重要,有那麼多區別嗎?

身為皇室大舅子的郭德成 酒後喊出兩個字 朱元璋為何頓起殺意?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倚。”福禍相倚,古來如此。郭德成以犧牲掉高官厚祿,低調避禍,甚至出家為僧,保住了自己的一條命,相比那些因被朱元璋忌憚而被枉殺的有功之臣,郭德成也算是有了最好的結局。

《明史》是二十四史裡的收官之作,歷史90多年。200多年的明史,其實和其他朝代一樣,也是風雲跌宕,生生死死,一直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