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盜墓在三國時期之前就已經存在,只是曹操給了該職業一個正式的稱謂: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是我國古代一個以盜墓為主的門派,最早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魏軍的主帥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了摸金校尉的軍銜,專門進行盜墓取財,用來彌補軍餉。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就這樣曹操他一輩子挖了這麼多人家的祖墳,擔心自己百年之後也遭到別人的盜掘,於是,在臨死時交代兒子造了七十二座假墳,讓盜墓的人無從下手。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盜墓,在古代被視為十惡不赦的罪行,一旦被人告發緝拿歸案之後,就要課以重刑,如唐朝《大唐律》:取五臟,烹而祭之;《大明律》:凡發掘墳冢見棺槨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開棺槨見屍者,絞;發而未至棺槨者,杖一百、徒三年;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清朝:已開棺槨見屍者,絞!可見歷代統治者對於盜墓的懲罰都是非常嚴厲的。這跟統治者標榜的“以孝治天下”的治國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然而,儘管封建統治者制定了嚴酷的刑法懲罰那些盜墓者,但中國歷史上從不缺少鋌而走險的人,其中也有一些罔顧法律和人倫道德的亂世梟雄。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早在三國時期,被稱為一代梟雄的著名軍事家曹操就已經明目張膽地開了先例。曹操年輕時恰逢天下大亂,西涼軍閥董卓穢亂朝綱,任意廢立漢朝皇帝。曹操當時在朝廷擔任警備司令部的一名校尉,因計劃刺殺董卓敗露,被董卓通緝追殺而一舉成名。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曹操逃回家後,把自己的房屋和田產全部賣了,拉起一隊人馬,跟董卓對抗,因為曹操打著“除漢賊,興漢室”的旗號,很快就彙集了一幫憤青,並很快就發展成為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為繼袁紹之後的另外一股軍事力量。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要打仗就要有糧草,否則就寸步難行。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面對當時已經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破敗社會,糧草問題一直就困擾著曹操。後來,曹操的核心智囊團中有一位名叫郭嘉的謀士向曹操秘密獻計,軍餉不夠可以靠“摸金”補足,其實就是盜墓,曹操初不解其意,後經郭嘉解析才恍然大悟。說幹就幹,為了使盜墓工作開展得順利,曹操特別成立了一個盜墓機構,叫做“摸金校尉”,屬於曹操軍隊的正規軍編制,建制相當於一個師,規模之大、級別之高令人咂舌,當然,其主要任務就是盜墓。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這個在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有記載:“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曹操大張旗鼓地成立盜墓的軍事機構難道就不怕社會的攻擊和士兵的離散?其實,在當時那個大動盪的社會里,是沒有人能夠制止這種大逆不道的罪惡行為的。再說,曹操的盜墓機構,是專門盜掘古代帝王陵寢,普通老百姓根本不需要擔心自己的祖宗被盜挖。

揭秘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臨死前交代兒子建造七十二座假墳?

於是,曹操盜起墓來也就暢通無阻,很快曹操就靠盜墓得來的雄厚資本來武裝自己的部隊,逐步成為黃河以北的霸主。不久之後就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最強大軍事集團。據歷史記載,曹操盜墓最先下手的是漢代梁孝王的墓冢。

那麼曹操挖到了多少寶貝? 商丘資深考古專家,曾參與陵墓考古發掘工作的閻先生稱:經過曹操的洗劫,原地面上的建築群都已不復存在,墓室內大量的珍貴金銀,珠寶玉翠等隨葬品都被洗劫一空,這種只看眼前利益的行徑,令人氣憤。

盜墓畢竟不是光彩的事,再說,受時代的侷限,曹操本人也非常迷信,他一輩子挖了這麼多人家的祖墳,擔心自己百年之後也遭到別人的盜掘,於是,在臨死時交代兒子造了七十二座假冢,讓盜墓的人無從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