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孤独的孩子 造物的恩宠

本不想蹭热度来写这个主角,但是一番粗略看下来,因为一部剧的宣传将曹魏政权难得明主丑化实属不应该,那么真正的魏明帝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一下。

一、曹叡是曹丕的亲生骨肉。为什么要提这一点,因为有一些声音说曹叡是袁熙的遗腹子,所以才异于曹氏家族的其他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三国志·明帝纪》有言“年十五,封武德侯”与《文帝纪》延康元年五月戊寅日(220年6月21日)“封王子叡为武德侯”可以推知曹叡就是生于建安十一年,而曹操却是在建安九年就攻破邺城,将曹叡的母亲甄宓赐予曹丕,那时应该不存在甄宓怀有袁熙子嗣的问题,所以可以说曹叡就生于建安十一年的曹丕的亲生骨肉。

二、曹丕杀了甄宓。曹叡的母亲为曹丕生产下曹叡和东乡公主后觉得自己应该被封为皇后,至少不应该是现在夫人位置,所以她颇有微词,怨言不断,远在洛阳的曹丕听闻以后非常生气,觉得甄氏在煽乱后宫,加之曹丕心眼儿极小,所以在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曹丕传人赐死了甄宓,后面追悔却来不及,所以在十几岁的时候曹叡就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

三、曹叡差点被遗弃。杀了甄宓之后,曹叡作为长子被曹丕遗弃,因为心眼极小的曹丕觉得已经十几岁的曹叡对于其杀母一事怀恨在心,对他这个父亲多有恨意,所以曹丕把曹叡废为平原侯,孤零零的呆在那里,后来曹丕想立曹礼为太子遭到了故旧的反对,还将曹叡的成长历程细数给曹丕听,这时的曹丕才决定将曹叡安排给皇后郭氏抚养,并在黄初三年复立曹叡为平原王。

四、曹叡的皇位全靠自己的努力。在经历了母亲被杀和自己被遗弃之后,曹叡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不满,而是长时间的忿忿不平,但是再深厚的仇恨也经不起时间的消磨,他在担当平原王期间认了郭皇后为养母,对这位养母和父亲曹丕处处侍奉,谨慎小心,从来没有办错过事情,同时他在孤独的岁月里不敢擅动,从来都是尊师重道,对任何人都是礼遇有加,甚至除了学习和工作时间以外从不与任何大臣结交,也不存在私下关系,所以曹丕非常满意曹叡的成长,只是他不敢草率决定立储,他仍然对曹叡心有芥蒂,直到曹丕即将走完一生的时候,发现自己无人可托,唯有长子可以保证曹魏的安定,所以可以说曹叡苦苦得到了的皇位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五、曹叡是真正的魏明帝。曹叡登位之初,亡父为自己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曹真和曹休是曹氏亲贵的代表人物,也是掌握军权的重要人物,而陈群和司马懿却是士族的代表,他们掌握了魏帝国重要的士人集团,所以曹叡初期是尊重和听话,但是对于朝政他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往往在平衡朝局的同时曹叡开始施展手段,尤其是在登位当年十二月,曹叡施展空前手腕,分封钟繇为太傅,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这意味着托孤四人组,一下子就变成了执政七人组,这七个人彼此牵制,如此落在手里的权力就是实实在在的。不光如此,曹叡在位十三年凡对外的征伐几乎全部由魏明帝一人决断,用曹氏亲贵、用司马懿等等全是魏明帝的乾纲独断,而且魏明帝一生对于局势把握都很准确,以至于年长几十岁的大臣对魏明帝心服口服,所以可以断言魏明帝是曹魏政权最后掌握实权的皇帝。

六、曹叡是孝子。对于自己的母亲,他怀着深切的思念,几次都要悼亡冤死的母亲,但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曹叡并不像他爹那样心胸狭窄。他对于亡父虽有不满,但是从来都是尊之在心,甚至以父亲的《典论》为重要典范刻于石碑之上供天下学习,而对于自己的养母郭太后,魏明帝也是慈孝有加,郭太后逝去后魏明帝悲伤不已,为其戴孝守灵,天下对其感动之至,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弑杀养育自己的养母呢!

七、魏明帝爱人、杀人和放纵全由自己的心情。在诸葛亮死后,西蜀对于魏国的进扰相对减弱,放下警惕的魏明帝开始了放纵,大肆修建宫殿,纵情声色,比他爹还要过,而且他宠幸姬妾全凭心情,当他爱着毛氏的时候就要封对方为皇后,而不爱了就借着一个简单的理由杀了毛皇后,所幸的是魏明帝从来不下想着报复别人的家人,毛皇后死后毛家人并没有因为失去皇后势力而倒台。这就是魏明帝,爱与不爱全凭心情,放纵后更加无所忌惮,所以年纪轻轻就溘然逝去了。

实则,魏明帝一生孤独,一生受尽造物的恩宠,可是人终究是人,更何况年纪轻轻无人细细教会,逐渐走偏也属果然,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是“明”,但是却不能说他“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