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公映了。
票房失利,口碑不俗,在柏林拿下影帝影后,公映後豆瓣評分8.0。
有網友指出,影片結尾的大和解,是敗筆。
現在的王小帥確實太柔和,再也不見當年那種喪到底的酷勁兒。
擦乾《地久天長》流下的淚,我十分懷念王小帥的這部片——
《十七歲的單車》
Beijing Bicycle
柏林電影節拿了兩個獎。
美國《洛杉磯時報》評論,
震撼人心,完美無瑕。它的作者王小帥被評論為憑藉此片站到了當今中國為數不多的世界知名導演行列。然而,影片在國內一度被禁。
最廣為流傳的理由是“沒有送審就參展柏林電影節”。
在查閱資料時,還看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理由。
拍了太多衚衕,沒把北京現代化的一面拍出來,有關方面認為不利於申奧2004年,該片重新送審,減了8個鏡頭後,成功解禁。
直到2013年,影片才得以在北京藝術院線小規模放映。
片名捱了刀,叫《自行車》。
看到這個修改,我開始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沒有做好事情的才華,但有把事情搞砸的天分。
為什麼這樣說?
單車自行車都是同一種騎行工具,然而差別很大。
且看原名。
十七歲點明主角的年齡,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單車是香港澳門對自行車的叫法,而故事發生在北京,這就形成了一種鮮明的不和諧感。
這不是我的妄加推測。
注意海報中的英文譯名,Beijing Bicycle。
北京是重點突出的元素,bicycle翻譯成單車,兩者在一起營造了一種彆扭不和諧的感覺。
如果叫做自行車,雖然更符合內地的叫法,但它味道寡淡,少了感覺。
影片有兩個主角。
第一個是北漂小貴。
從這個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這是窮人家的孩子。
張愛玲曾在《必也正名乎》中有精闢論斷,
名字代表一種需要,一種缺乏。窮人十有九個叫金貴,阿富別看小貴只是個快遞員,工具很亮眼,
敞篷越野小跑,雙曲柄發動機,360°全景天窗,人油增壓變速,綠色環保無汙染,符合所有環保排放標準。
看到這樣的工具,小貴的哥們兒都禁不住讚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按照公司的規定,購買單車的費用需要從工資裡面扣除,假以時日,即歸個人所有。
小貴很努力,爭取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成為單車主人。
眼瞧著自行車就要為己所有了,它卻不見了。
對此,領導決定開除小貴。
小貴非常熱愛這份工作,表示能夠找回標記特殊記號的單車。
領導被小貴的堅持打動,表示只要能找到單車,就依舊是他的員工。
終於有一天,小貴找到了自己的單車。
此刻,單車已經有了新的主人——本片第二位主角小堅。
小堅,高職院校學生,北京底層土著。
為了能夠和同學一樣,有自己的單車,他在家裡偷了500塊錢,買了輛二手車。
有了單車後,小堅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玩車,
親近女神,
日久生情,女神都等著自己親吻了呢!
然而,這輛來路不正的單車,最終讓兩大主角發生了碰撞。
小貴堅持說,他是原車的所有人,小堅表示,這輛車是自己買來的。
最後,在朋友的建議下,兩人決定一人一天,輪流使用。
在此期間,小堅的女神也開始有了新的男票高富帥。
▲豪華坐騎彰顯高富帥身份
面對女神與高富帥並肩而行,妒火中燒的他,送給高富帥一記板磚。
高富帥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帶著自己的兄弟們,圍剿小堅。
與此同時,高富帥團伙也認為小貴是小堅的同夥,扁他砸壞他的單車。
在影片的結尾,遍體鱗傷的小貴扛著變形的單車穿過車水馬龍的北京。
在國產青春片陣營中,《十七歲的單車》可以和《陽光燦爛的日子》、《獨自等待》《長大成人》一樣被讚歎。
這四部電影講述北京人的青春,可以構成一個系列,叫北京小夥的那些事兒。
《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曾被老羅揶揄“一群納粹少年懷念元首時光”。
《十七歲的單車》輻射面更廣,不僅有北京小夥兒,還著重講述北漂的青春。
從這個意義上講,毒藥君覺得《十七歲的單車》才是中國人最該看的青春片。
它幾乎包含了一切青春片具有的造型元素,比如青春漂亮的女生,暗戀、打架、校服、單車……
然而,和其他言之無物矯揉造作的青春片不同,《十七歲的單車》是一則殘酷的青春物語。
一輛單車撕破了青春的詩意。
對於小貴而言,單車是他融入北京(城市符號)的入場券,是他生存的根本。
沒有單車,就沒有工作,也就喪失了北漂的資本。
對小堅來說,單車是他自信的源泉,有了單車,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順利把妹。
同樣是17歲,同樣未成年,出身不同,兩個人的人生道路也不一樣。
小貴成為靠力氣吃飯的北漂,相信辛勤就能致富的社會人。
小堅依舊在上學,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學生。
有意思的是,面對喜歡的女孩,兩人也是不同的。
小貴面對周迅飾演的醬油女,在他眼中,對方就是女神一樣的存在。
為此,影片展示了小貴視角中的醬油女,渾身散發著超現實主義的光芒。
這段光芒宣佈著兩個人可望不可即的距離。
然而,城裡人就可以得到女神嗎?
小堅的事實告訴我們,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女神的老公多半來自高富帥。
▲圖文無關,請不要聯想,只是怕大家累,放圖養眼
所以我們看到,在自行車丟失之後,小堅轉變了對女神的態度。
他甚至通過羞辱女神的方式,來贏得自尊心。
這樣的方式蠢不蠢?
當然蠢。
可是這樣的臭脾氣就是青春的樣子啊。
在小堅的價值觀中,有了自行車,就有接近女神的資本。
有了單(jin)車(qian),你才能接觸到女神。
否則,你只能看著女神接觸高富帥。
▲逼仄的房間彰顯著家庭的貧困
說到底,《十七歲的單車》是一場青春是揹著家庭背景的博弈。
在成年人社會打開的那一刻,小堅作為北京土著身份的存在,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無論是北漂的農村娃兒,還是底層的北京人,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時代洪流中,生活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殘酷的。
閱讀更多 毒藥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