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射虎其实心里也害怕,他随身携带着一个防身的“秘密”武器

谈到“打虎”,估计不少人第一时间会想起“武松打虎”,不过武松战斗力实在太高,赤手空拳就能打死老虎,一般的人可做不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其实也是一位“打虎英雄”,只不过他打死的老虎,都是他率领一群手下打死的,即使是这样,乾隆皇帝还不放心,为了防身,他在身上还偷偷地备了一个“秘密武器”,这种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乾隆射虎其实心里也害怕,他随身携带着一个防身的“秘密”武器

乾隆射虎其实心里也害怕,他随身携带着一个防身的“秘密”武器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老虎雄踞生物链的顶端,已经成为了我国珍稀的保护动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动物园中存活的华南虎不足78头,而野外幸存的华南虎连20头都不到,东北虎的数量也就更少了,由此可见,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底有多严重,竟让百兽之王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可是,在清朝的时候却不一样,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人与老虎的关系非常紧张,不是我打你,就是你吃我,甚至在城市中经常会发生老虎吃人的案件。为了能让虎患平息,清政府甚至针对虎患只定了一系列的打虎措施。比如:招募勇士,凡是猎户、樵夫各自组成“打虎”队伍,进山杀虎,杀死一只老虎后可以扛着虎尸去官府领赏,而虎尸依然归众猎户所有,这一连串的推波助澜,激起了民众的打虎热情。

乾隆射虎其实心里也害怕,他随身携带着一个防身的“秘密”武器

到了康熙年间,虎患已经基本平定,但是猎虎的习惯却留了下来。康熙特意在河北的东北部划出一块很大的区域,做为皇室的专门狩猎地,并称之为“木兰围场”。可是他没想到,“木兰围场”却成了他的皇孙乾隆皇帝的狩猎天堂。

乾隆一辈子奢靡无度,又好大喜功,而打虎是最能彰显他文韬武略、盖世神功的一个最佳方式。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乾隆打虎时曾准备过三样箭,一种为驱虎的射虎骲箭,一种为伤虎的射虎鈚箭,还有一种为杀虎的射虎弩箭,三种利器结合在一起,老虎的逃生几率几乎为零。

乾隆射虎其实心里也害怕,他随身携带着一个防身的“秘密”武器

乾隆射虎其实心里也害怕,他随身携带着一个防身的“秘密”武器

可凡事都有例外,即使乾隆在侍卫的重重保护之下,又有杀虎利器傍身,他也是不敢大意,因为乾隆皇帝就曾经吃过老虎的亏,他曾经带人围住了一只老虎,谁知老虎困兽犹斗,直扑乾隆战马。眼看着乾隆就要命丧虎口,带刀侍卫海兰察抢上一步一刀砍下虎头,这才让乾隆脱离险境。虽然恶虎伤人事件,有惊无险地过去,但在乾隆心里却留下了阴影,为了保险起见,乾隆就在打虎的时候,随身秘密携带了一柄“秘密武器”。

乾隆射虎其实心里也害怕,他随身携带着一个防身的“秘密”武器

这件“秘密武器”是一把镶有金飞虎图案的斧头,又被称为“飞虎斧”。乾隆皇帝的这把“飞虎斧”,通长136cm,斧身长27cm,刃部宽22cm,长度适中极为适用于防身,较之刀剑来说,其势大力沉更适用于进行劈砍。相传,乾隆皇帝曾用“飞虎斧”多次砍下虎头,并传示三军以炫耀自己的武力。

乾隆射虎其实心里也害怕,他随身携带着一个防身的“秘密”武器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将不少战功都吹得天花乱坠,也被清代的史官们大书特书。可是很多人都没想过,乾隆领着上百人的卫队,打死一只老虎还要提心吊胆,还要“飞虎斧”这样蝎虎的武器防身,这种心虚和懦弱岂不是对他“十全武功”最大的讽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