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進場,第一批90後已經佔領A股!

到達2019年,90後已經集體告別了少年時代。一直備受關注的他們沒有油膩,沒有頭禿,沒有出家,反而在A股市場異軍突起,成為投資的主力軍。

92年出生,目前在貴州國企工作的童佳佳在2015年進入股市。那時候她抱著嘗試的心態,買了400股37元的某隻股票,中間漲過也跌過。由於2015年行情比較好,她賺了一些,這也給了她繼續下去的動力。據她描述:“牛市裡瘋狂的90後大有人在。”

94年出生,目前在武漢從事旅遊行業的徐新冉正是瘋狂中的一員。2016年大學畢業的他在2017年進入股市,一開始也賺了不少,但是萬萬沒想到,從那以後股市就斷斷續續跌了一整年。在2018年,他在之前的幾萬塊的基礎上,又投入了10萬元。他說:“兩年時間,在股市上我已經超前消費了未來3年的工資。”

當90後開始慢慢登上投資者這個舞臺,其表現與之前的老股民不盡相同。他們跑步進場,以全新的面貌,逐漸佔領了A股市場。


01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在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90後擔任上市公司重要職位者共483名,除擔任監事成員等普通職位外,還有一些90後已經在上市公司中擔任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等重要職位。

•2017年3月9日被選舉為大禹節水董事長的王浩宇——1991年出生。

•2016年6月15日被選舉為申科股份董事長的何建南——1990年1月出生。

除此之外,9名90後高管多擔任董秘、證代等職位。


跑步進場,第一批90後已經佔領A股!


但是僅靠這些90後A股高管遠遠不能佔領A股市場,90後佔據的半壁江山大半是靠普通股民打下來的。

3月15日晚上,深交所發佈了《2018年度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這次調查按照證券賬戶的地理分佈狀況,對年齡在18-60歲、過去12個月進行過滬深兩市股票交易的24074個樣本進行了問卷調查,涵蓋了全國331個大中小城市。

根據調查顯示,2018年新入市的投資者同前幾年類似,依舊是年輕投資者佔據大多數,新入市投資者的平均年齡為31歲。而其中30歲以下的投資者佔比高達56.2%。換句話說,新進投資者有一半都是90後。

從不同投資者類型看,新入市投資者、25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中,風險追求型佔比較總體平均水平分別高出1.6和5.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年紀較輕的90後在股市上也更具有冒險精神,儘管經歷了股市的起伏,仍願意以更大的風險去賺取更大的利潤。


跑步進場,第一批90後已經佔領A股!


一家北京證券公司營業部負責人感嘆道,最近營業部的開戶數增加了不少,在年齡結構上,新開戶者大多數來自40歲以下的人群,有的剛滿18歲就開戶了。

實際上,從初露鋒芒到佔據半壁江山,90後已經經歷了近5個年頭。


02

2017年,憑藉炒股3個月便吸金20萬的90後溫州小夥一度躥紅,按照他的說法,他喜歡這種“刺激”的感覺。

“我本來就還是個學生,不敢隨便投資,關注了理財老師一個多月,我看他朋友圈歷史行情建議和歷史股票市場數據比對發現90%+的操作建議是很準的。後來我就開了交易賬戶,跟著前輩做筆記,才慢慢積累了些資本。我喜歡這種賺錢的感覺!很刺激!”敢想敢做的風格,是90後無疑了。

據小夥兒的媽媽馮女士(化名)說,她發現自己的孩子銀行卡賬戶憑空多出20萬,在父母的追問下,孩子才承認這些錢是自己做股票交易3個月賺來的。“我兒子昨天還說給我買20萬的車”,馮女士的臉上也不禁帶著笑容。


跑步進場,第一批90後已經佔領A股!


90後是尋求“刺激”的一代,入市的背後少不了思想觀念的轉變。相比於70、80後,獨生子女的90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他們一方面自私孤獨,享樂開放,另一方面,則表現出有創造力,理性多元,敢於冒險的群體特徵。在他們看來,賺錢就是用來花的,他們追求的是個人空間和財務自由。股市恰好是這樣一個平臺,不僅具有高回報的誘惑,而且還可以成為彰顯個人價值的談資。

除了賺錢,更多的90後將炒股作為一場尋找“人生巔峰”的自我錘鍊。

曾經有一位90後寫了一篇文章,談了一談他眼中的股市。他在文中寫道:

·作為一名90後,本文只淺談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認為,年輕人應當接觸股市投資,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且行且學習。

·就如我,慢慢培養了心態,短期的收益不再是我的考慮,股市考慮的是要做長跑冠軍,而不是大起大落。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自窮,怨天者無志。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會抱怨別人,抱怨上蒼的人不會勵志進取。我相信這是很多父母支持子女進入股市的原因——鍛鍊和成長。

90後已漸漸成為第五代股民的主力軍。沉浸在互聯網中的他們,一方面遨遊在信息爆炸匯聚成的知識海洋裡,另一方面卻對海洋的盡頭和航向充滿未知。炒股就像是深海,為他們打開了新的冒險世界,當他們以投資相關行業、企業的心態去觀察股票,學習產業鏈的上下游關係時,收穫的是最接近深海寶藏的市場知識,這些在書本的航面上是無法得到的。

2019年是經濟起伏的一年,喜歡冒險的90後或許會依舊活躍在A股市場中。


03

說起炒股的行為方式,90後不論是投資風險偏好,還是花錢的態度,都與80後、70後大不相同。

自詡是“超短玩家”的卡卡談到損失,連眼睛都不帶眨一下,“我只買最強的股票,且只打板(即買漲停的股票),第二天就賣掉,無論漲跌。如果走勢不好,為了出票,我就‘一鍵摁跌停’,不計成本的出貨。”

類似卡卡的90後股民並不在少數,在他們看來炒股只是一種經歷,玩票的事情不能太認真。這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使非理性投資成為90後的投資特點。


跑步進場,第一批90後已經佔領A股!


90後的非理性投資主要集中在幾方面:首先,交易頻率過高,一週內交易若干次的投資者佔比達46.4%;其次,不重視交易止損,45.3%的投資者幾乎不使用止損策略。此外,還有過度自信和處置效應(“我總是拿不住盈利股票而長期持有虧損股票”)等。


跑步進場,第一批90後已經佔領A股!


但同時也有一些初入股市的90後選擇每隻股票只買一手,即將資金分散到多隻股票上,但是每隻股票都買的不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先找找感覺,順便在實戰中學習一下。大陸股票是紅漲綠跌,看到股票一片紅的時候表示行情大好。有90後股民表示,行情並不是時時好,以後還是會更傾向於長線投資。

而且大家可能都以為90後股民都是用父母的錢在炒股,但事實上,依據調查結,只有17%的新股民表示資金完全來自父母,21%的人是用父母加上自己的錢炒股,而58%的新股民表示完全是用自己的錢炒股,還有4%的人是和朋友一起集資炒股。可見,“獨立自由”的90後並非啃老族,他們更願意花自己賺來的錢。


跑步進場,第一批90後已經佔領A股!


一位國有大行私行財富顧問分析表示,“年輕人可能更愛追求收益的快速增長,本身入市的資金也沒有那麼雄厚,所以會有放手一搏的傾向。一旦成家立業後,顧慮就多了,就會自然地轉變投資理念,轉向平衡和穩健。”

實際上,90後對待股市,應該要有正確的心態,知道節流,更要注重開源;享受生活,也要懂得計劃財富。在操作手法上,多多蒐集資料,參考專家和權威人士的觀點,並且注重分析。有投資、理財的觀念是好事,但是切記不能盲目跟風、衝動投資。

如何理性對待股市帶來的“甜頭”,扭轉A股散戶化的趨勢,或從90後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