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身價堪比“液體黃金”的貴州茅臺,2018年營收淨利雙增,創造上市以來最佳業績,市場再一次為之瘋狂,有券商甚至給出千元目標價,茅臺“神話”還能上演多久?


文 ✎ 張洋


換帥之後,茅臺“神話”繼續上演。

3月28日,新任茅臺董事長李保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高調宣佈“年報會很漂亮”,晚上茅臺年報發佈,2018年營業收入736億元,同比增長26%,規模相當於半個西藏的GDP。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達到352億元,同比增長30%,創造上市以來的最“漂亮”業績。

“漂亮”業績一經公佈,券商們都“嗨”了,高盛直接上調貴州茅臺目標價至1016元/股,貴州茅臺盤中大漲6%,股價飆升至854元,市值接近1.1萬億。

營收“千億”目標似乎近在咫尺,茅臺它還能繼續“牛”多久?


日賺1億元背後


“液體黃金”的名號,不是吹的。

茅臺用2018年年報再次證明,小麥、高粱、河水以及五年時間是可以釀出“黃金”的。目前,53度500ml飛天茅臺出廠價已提升至969元,官方零售價為1499元,不過這個價格基本買不到茅臺酒。

出廠價屢次提升,為茅臺貢獻了巨大的利潤空間。2018年,茅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達到352億元,每天約有1億元淨利潤進賬。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2012年,茅臺經歷限制“三公消費”的打擊之後,開始轉向商務和個人消費,業績慢慢回血,到2017年迎來一波大爆發,營收和淨利潤增長均超過50%,不過這是前董事長袁仁國的成績。

2018年5月,袁仁國突然卸任,茅臺進入“李保芳時代”。隨後,茅臺集團經歷高層變動,“空降兵”頻頻登陸。動盪中的茅臺,交出一份糟糕的三季報,營業收入197.18億元,同比增長3.68%;淨利潤89.7億元,同比僅增長2.7%。在2017年三季度,這兩項增速指標都沒有低於110%。

三季度業績不如預期,公佈次日,茅臺經歷一場歷史罕見的一字跌停,從“神壇”跌落“人間”。自2001年8月在A股上市,茅臺股價還從未如此“狼狽”過。

為了保住上任後首份財報的顏面,李保芳比往年提前一個月祭出生肖酒這個“大殺器”,搶在2018年結束前,一次性發布“茅臺家族”的全部“生肖酒”,並請了郎朗和楊瀾站臺宣傳。

2014年以來,為最大化增加收藏價值,茅臺推出了生肖酒。茅臺一線工人曾告訴市界,“生肖酒跟普通的茅臺酒,酒體是一樣的,不過就是換了個特殊的包裝”,而僅僅換了一個包裝,生肖酒的零售價格就提升到1699元一瓶,比普通茅臺酒出廠價貴200元。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 茅臺猴年生肖酒


李保芳在發佈會上還提到,“今年茅臺的生肖酒將在春節前向市場投放30%”。生肖酒價格高,利潤厚,春節前提前放量,勢必會對年報數據有利。2018年年報顯示,茅臺第四季度淨利潤高達104.7億元,同比增長47.57%,成功挽回第三季度增速不足的尷尬。

2018年經銷商大會上,李保芳給出2019年目標,營收增長14%,比2018年實際增速低了10個百分點,但李保芳仍舊坦誠“對自己已經增加了壓力”。


產能受限“基因”


賺錢能力如印鈔機的茅臺酒,得益於其昂貴的價格和低廉的釀酒原料,要知道茅臺酒毛利率可以常年維持在90%以上,超過任何一家以輕資產著稱的互聯網公司。

茅臺酒為什麼可以這麼貴?

茅臺人可以說得頭頭是道,茅臺酒是純糧食酒,製作週期長達五年。茅臺酒的釀造講究時節和地域特色,端午制曲、重陽下沙,陰陽發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形成茅臺酒的基酒,窖藏三年後,再經過勾兌,方能成就一瓶正宗的茅臺酒。

此外,釀造茅臺酒最重要的原料,必須得是茅臺鎮特產的紅纓糯高粱。這裡所說的茅臺酒特指飛天茅臺、五星茅臺、茅臺年份酒以及茅臺生肖酒,茅臺旗下還有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賴茅酒等系列酒,雖然釀造技藝差不多,但它們的原料、窖藏時間、勾兌技術均不如茅臺酒,更重要的是它們也並非在茅臺7.5公里核心區範圍生產的。

袁仁國在《茅臺地理說》中強調,溫潤潮溼的氣候環境,黏黏的紅色窖泥,以及參與發酵的微生物群,是茅臺鎮獨有的自然資源,也是釀造茅臺酒的真正秘訣,他稱茅臺酒的產量因地域而受限,極力宣揚茅臺酒的稀缺性,使其具備珍藏價值。

在茅臺酒“稀缺性”的宣揚之下,不少人開始收藏茅臺酒,市場上一瓶難求,茅臺酒的議價能力迅速提高,出廠價一年比一年高,利潤越來越厚。

然而,產能也成了茅臺的“絆腳石”。

如今,茅臺酒的聲譽、價格均迅速飆升,卻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態。李保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到,“現在賣的酒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的三分之一”。而茅臺的業績主要靠茅臺酒支撐,2018年茅臺酒為茅臺貢獻了85%的營收和約九成的淨利潤,雖然茅臺大力發展系列酒以減少對茅臺酒的依賴,但效果並不明顯。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茅臺想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早日實現“千億”營收目標,要麼提高價格,要麼提高產量。目前,茅臺酒已經成了白酒行業的風向標,其價格變化對於市場的連鎖影響較大,大幅度高頻次提價,顯然不太現實。

茅臺曾在提高產量上下功夫,經過多次擴張,茅臺酒的產量在2018年已達到5萬噸。2018年12月初,市界探訪茅臺鎮時發現,茅臺酒廠沿著赤水河東岸一直向上遊延伸,綿延約10公里,茅臺酒廠員工告訴市界,“茅臺酒廠只能建在東岸,西岸釀不出茅臺酒”。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 貴州省遵義市仁懷茅臺酒廠



茅臺酒最近一次擴建酒廠,選址已經選到距離茅臺鎮核心區15公里外的太平村,計劃新增產能5152噸/年,而根據茅臺酒自稱的驗證方式,要等5年後才能知道新酒廠能否釀出合格的茅臺酒。

茅臺常年超50%的利潤現金分紅以及大量的貨幣資金存在銀行,側面反映茅臺產能擴張受限,要知道茅臺的淨資產收益率高達30%,對股東來說分紅投再好的理財產品,都不如投給茅臺擴張產能。

李保芳亦承認,“因為上游的原材料、環境、資源等因素已經支撐不了茅臺酒產能的擴張,在未來很長時間內茅臺酒的產能將維持在5.6萬噸。”

以5.6萬基酒的產量計算,因茅臺酒需儲存25%的基酒作為老酒,2019年產的基酒,2023年才能上市,即2023年以後能夠上市的茅臺酒在4.2萬噸左右。簡單測算,以2018年茅臺酒200萬/噸的價格計算,2023年茅臺酒營收可達到840億,未來4年內茅臺酒營收約有200億的增長空間,年複合增長率僅6.42%,此後將進入一個平穩期。

一旦茅臺酒產量上不去,價格提到一定高度,這臺“印鈔機”就無法加速,茅臺的增長會便會受到巨大沖擊,屆時能否支撐得起其萬億市值呢?

不過券商們預測十分樂觀,中信建投的研報稱,茅臺近年取消經銷商配額預計達4000噸左右,未來預計回收配額將投放直營或增加非標酒銷售量,將帶來噸價顯著提升;目前茅臺酒供需格局仍然偏緊,批價仍在緩慢提升中,出廠價/終端零售價價差明顯,渠道利潤超100%,預計未來仍有提價空間。預計未來幾年,茅臺複合增速達15%左右。


系列酒難當大任


茅臺酒的產量上限,李保芳心裡自然有數,他必須找到另一臺“印鈔機”。

2014年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袁仁國提出茅臺的“133戰略”。為此,茅臺對架構進行調整,成立了獨立的產、供、銷一體化的系列酒營銷公司,開拓中低端白酒市場。

李保芳2015進入茅臺,提出雙輪驅動戰略,投入大量資源推動系列酒發展。他將“133戰略”發展為:打造1個世界級核心品牌(茅臺)、3個全國性知名品牌(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賴茅)、3個區域性重點品牌(漢醬、仁酒、貴州大麴)。

一位系列酒營銷公司的員工告訴市界,“李保芳對系列酒是大力支持,不僅允許系列酒三年政策性虧損,他親自還參加過一次推廣迎賓中國紅的活動”。

李保芳對系列酒的看中,有一個細節更能體現。按照茅臺的慣例,在每年茅臺營銷大會召開之後,會舉行全國經銷商聯誼會,2018年的系列酒全國經銷商聯誼會首次早於茅臺酒營銷大會召開。他稱“要把系列酒經銷商的地位,看作與茅臺酒經銷商一樣重要”。

“掌門人”的大力支持,系列酒也爭氣,2018年系列酒營收達到81億元,同比增長40%,毛利率也增加了8個百分點,達到71%。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雖說營收、毛利率增長速度均超過茅臺酒,但系列酒體量太小,無法成為與茅臺酒相匹配的“輪子”。系列酒營收佔茅臺總營收比例近5年有小幅增長,但佔比仍舊只有10%。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系列酒毛利率與茅臺酒還有22個百分點的差距,盈利能力遠不如茅臺酒,且系列酒定位為中低端,盈利空間相對有限,能夠為公司貢獻的利潤體量較小。

從市場反映來看,供不應求的始終的是茅臺酒,系列酒並沒有像茅臺酒那樣擁有無可撼動的地位。中低端領域,郎酒、洋河、汾酒、劍南春均是系列酒的競爭對手,系列酒的市場競爭環境遠比茅臺酒惡劣。

2019年,茅臺為系列酒定下破百億的具體目標:系列酒全年完成銷量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利潤18億元。

即使系列酒順利完成目標,18億元的利潤對2018年淨利潤已經高達352億的茅臺來說,很難稱得上是其“支柱”。


與經銷商爭利


系列酒暫時難以擔當大任,茅臺酒產量受限,通過提升價格提高利潤的方法操作起來影響面太大,茅臺使出與經銷商爭利的“絕招”。

李保芳上任後,開始著手理順營銷體制。他在2018年茅臺酒經銷商大會上宣佈,“茅臺酒將不再新增專賣店、特約經銷商、總經銷商。與此同時,茅臺酒將重點擴大直銷渠道,推進營銷扁平化。”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 李保芳


茅臺2018年年報顯示,李保芳理順營銷體制的過程中,有437家茅臺酒經銷商資格被取消,而這背後是李保芳的小算盤。

茅臺酒銷售給經銷商的價格是969元/瓶,即使經銷商按照官方指導價1499元/瓶來賣,一瓶淨賺530元,如果由茅臺自己的自營店出售,那麼這筆差價就會進入茅臺的口袋。

根據茅臺官網發佈的經銷商名錄,目前茅臺酒和系列酒在全國的經銷商共有3112家,其中河南省和貴州省較多,均超過300家,而基本每個省或直轄市只有一家自營店,只有北京、重慶、貴州多一點,但最多也只有4家。

龐大的經銷商體系,是茅臺崛起的另一把利器。21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下,一向不愁賣的茅臺,陷入“滯銷”危機。當年前兩個季度的銷售量加起來不足700噸,只達到了全年銷售計劃的30%。

時任總經理袁仁國挑頭,在酒廠廣發“英雄帖”,組建一支包括他在內的18人營銷“敢死隊”,到全國各地推介茅臺酒。

袁仁國曾回憶,那時他把各地糖酒公司的負責人請到了自己家裡,又親自下廚張羅了一桌豐盛菜餚。飯桌上,他舉起酒杯:“今天我請大家喝的是杯患難酒,希望各位能幫助茅臺酒渡過這個難關,夠朋友的乾了這杯。”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 袁仁國



在袁仁國的觥籌交錯中,經銷商逐漸成為茅臺的編外生力軍,助推茅臺酒銷售一路走高。2011年底,一瓶飛天(五星)茅臺的零售價一度突破2000元,還經常出現有價無貨的狀況。

茅臺鎮一位炒茅臺酒的人曾對市界坦言,“好多茅臺酒,都是經銷商屯起來的,他們拿貨便宜,自己囤不了就賣給親戚朋友,所以1499元/瓶買不到,但1800/瓶你要多少可以有多少”。

2012年,限制“三公消費”疊加塑化劑危機,茅臺價格一路下跌,甚至跌破官方指導價,正是經銷商基於跌價判斷,瘋狂拋售囤貨造成的。

經銷商囤酒行為助推茅臺酒價格飆升,是茅臺樂見的事,但茅臺也不得不考慮高價為其帶來的政府監管風險。如今,經銷商“炒作”茅臺酒正好落得口實,李保芳對往日的功臣“痛下狠手”。

不過,取消經銷商並沒有那麼容易,且有可能反噬自身。2018年年報顯示,批發代理即經銷商銷售收入為692億元,佔總營收比率微升至94%,直銷即自營店貢獻的銷售收入微乎其微。


茅臺“印鈔”日賺億元,股價飛上854元高點,券商預測漲破千元

▵ 2014年茅臺未披露直銷、批發代理相關數據


另一方面,茅臺擴張直營渠道的時候,自營成本亦是個問題。茅臺大規模採用經銷商模式,公司不用花一分錢,只需讓渡部分利潤於經銷商,便可以獲得一支熟悉本地市場的銷售生力軍,茅臺自己到全國建設網點,耗費人力物力不說,能否打開局面還得另看。

無論如何,茅臺的增長焦慮仍舊縈繞在1.1萬億市值的上空,而距離茅臺酒產能釋放達到巔峰的瓶頸只剩4年時間,如何啟動新的“印鈔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與暴漲的股價相匹配,是李保芳必須解決的問題。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