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鹿驚現美國街頭,現實版釜山行?

今年1月,美國至少22個州和加拿大2個省發現梅花鹿、麋鹿和駝鹿等由於感染而變為"殭屍鹿"。2月13日,據臺媒報道,美國密西西比州野生動物、漁業和公園部(MDWFP)宣佈,日前在伊薩奎納縣(Issaquena County)發現的白尾鹿,檢驗後確診為“殭屍病”,這是美國第25個出現此病例的州

喪屍鹿驚現美國街頭,現實版釜山行?

截止2018年1月,標紅區域為在美國22個州的186個地區的"殭屍鹿"病例報道(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鹿群究竟得了什麼病,何以呈現“殭屍”狀?傳播途徑如何,會否傳染人體?目前有無防控舉措?

該鹿群究竟得了什麼病?

該鹿群感染的可能是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CWD)。CWD主要感染北美黑尾鹿、白尾鹿、落基山麋鹿以及駝鹿等圈養或野生的鹿群。1967年,CWD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和懷俄明州首次被發現後,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多個州(或省)蔓延傳播,之後,在韓國和歐洲挪威也出現了CWD的報道。

喪屍鹿驚現美國街頭,現實版釜山行?

感染鹿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鹿(資料圖)

什麼是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WD)?

趙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是鹿科動物發生的一種慢性、致死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屬於傳染性海綿狀腦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s)的一種,主要引起中樞神經系統(CNS)病變,以神經元空泡化、大腦灰質海綿狀病變、星型膠質細胞增生、病原因子PrPSc蓄積和澱粉樣蛋白斑塊為主要病變特徵。

其症狀表現與傳播途徑是怎樣的?

患病鹿的主要臨床症狀表現為:極度消瘦、步履蹣跚、精神萎靡、雙耳下垂、流涎、過度口渴或排尿頻繁,對人恐懼或盲目攻擊。

CWD可以通過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在放養的鹿群中,CWD的患病率可高達30%,在圈養的鹿群中,CWD的患病率甚至可高達100%。經口傳播被認為是最主要的自然傳播方式,另外經血液等傳播也有報到,母嬰傳播也可能發生。感染動物的腦、脊髓、眼睛、周圍神經組織、各種淋巴組織、骨骼肌、心肌、膀胱、鼻上皮、腸道末端等均可檢測出朊病毒。

CWD傳染力如何?

CWD是傳染性海綿狀腦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s)的一種。傳染性海綿狀腦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人和多種哺乳動物以神經退行性變化為主要特徵的一類慢性、致死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也稱作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s)。

感染CWD動物的唾液、尿液、糞便、血液以及鹿茸均可以攜帶病原。因此,CWD的病原可以從發病或死亡動物體內排出或釋放,汙染土壤、植物、水源以及患病動物接觸過的所有物品等,朊病毒可在環境中長期存留,並保持其感染性。

喪屍鹿驚現美國街頭,現實版釜山行?

朊病毒(資料圖)

人會感染CWD嗎?

目前,雖然尚未有人感染CWD的報道,原因可能與種間屏障有關,但不排除通過其他中間宿主如野生動物或寄生蟲等導致病原的變異而發生跨物種傳播的可能性。

此次,針對CWD主要蔓延區,美國、加拿大采取了何種舉措進行控制,為何成效甚微?

鹿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流行的地區美國和加拿大已經採取一系列防控措施來控制疾病的蔓延,如加強疾病的監測、對汙染區域進行消毒、嚴格控制放養鹿群進入CWD高汙染區域、頒佈了捕獵者在捕獲麋鹿以及發現臨床症狀的麋鹿時需要採取措施的相關條例並制訂了嚴格的撲滅措施,一旦發現CWD感染的動物,必須及時隔離、撲殺、焚燒、並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

美國一些CWD高發的州還採取了大面積撲殺以及監測的措施,但成果並不顯著,沒有成功的清除CWD,主要是由於CWD病原已經長期存在於鹿群和環境中,健康鹿一旦接觸汙染的環境很容易被感染。

有無更為有效的防控措施?

通過人類的行動來控制CWD的傳播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手段。控制鹿群的活動範圍、減少鹿的聚集以及對疑似CWD的動物屍體的妥善處理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WD的流行。降低CWD復發的最佳方式是完全撲殺,嚴格限制散養鹿群進入,以及對所有暴露病原進行滅菌消毒。

然而,即使是最全面的淨化方式也難以保證CWD不會再次爆發。考慮到當前CWD的流行程度、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環境在CWD傳播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等因素,對CWD的持續監測和防控非常重要。

我國雖然尚未發現該病的發生,但鑑於CWD對公共衛生潛在的危害,我國應該嚴禁從CWD發生的國家或地區進口鹿及其產品,防止CWD傳入我國,危害我國養鹿業同時做好對CWD的監測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