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公元前206年,攻入咸阳的刘邦,为了拉拢人心,宣布废除秦朝苛法,与百姓“约法三章”, 这是西汉立法的开端。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等到皇帝位子坐稳之后,刘邦感到“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让丞相萧何参照秦朝律令制定一部汉律。

萧何在秦六律的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制订了《九章律》,这就是汉律的核心和主干。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后来,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刘邦又命令叔孙通制定了有关朝仪方面的专律《傍章律》十八篇。

此外,韩信又制定了“军法”,张苍又定了“章程”。总之一句话,位子越来越稳,汉朝的法律条文越来越多。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队在湖北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发现了一套完整《二年律令》,上面有律二十七种和令一种。

汉文帝时期,因汉文帝时鉴于当时继续沿用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容易造成终生残疾,下令废除肉刑。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汉景帝继位后,又对肉刑制度作进一步改革,颁布《箠令》,规定笞杖的规格,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使得刑罚进一步减轻。

汉武帝即位以后,连年对外战争,使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为了加强统治,开始大规模增修法律。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先命张汤制定了有关宫廷警卫方面的《越宫律》27篇,又命赵禹制定了有关朝贺制度的《朝律》6篇。

后来,为了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又制定了《沈命法》和《通行饮食法》。为了削弱诸侯势力,又制定了《左官律》和《附益之法》。为了加强对思想言论的控制,还制定了《腹非之法》。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总之,汉武帝时期,律令大量增加,内容达一百多万字;刑罚也越来越严厉,仅判处死刑的律款就有一千多条。

为了给大家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可以跟现行的《刑法》(2017年修订版)比较一下,它上面的死刑罪名仅有46个。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除此以外,正文之外的“奇请”、“它比”等附属文件和司法解释,更是一日多似一日,就是专门研究法律的人都理不清头绪,贪官污吏往往利用律令烦冗而营私舞弊。

等汉成帝即位以后,看到律令内容烦多,天下百姓被条条框框束缚的无所适从,就想改变这种现状,还老百姓一个风清气正。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于是,就给大臣们下了一道诏令,说,用一百多万字的的天罗地网罗网来对付广大人民群众,使无辜之人惨遭夭绝,难道不可悲吗!

你们讨论一下,减少一些死刑,还有那些个条条款款,能去的去,能减的减。搞一个明白一点、简约一点的律令。搞出来以后分条上奏!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汉成帝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朝堂上尸位素餐、不想干事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修改律令这件事,专业性又强、工作量又大,绝对是费力不讨好,累个半死也干不出什么成绩的事。

汉律为何从约法三章发展到一百多万字,连汉成帝下令整改都遇阻力

因此具体负责修订的官员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汉成帝的旨意,只是盯住细枝末节,随便举出几件小事整改了一下,用来敷衍搪塞皇上。

汉成帝虽然有心整改,但汉朝律令有一百多万字,他哪有时间看的过来,所以,他提出的删削律令条文的建议﹐最终未能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