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帶你瞭解捷達

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要說能給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捷達絕對會是其中之一。

這款1991年12月5日就開始在長春組裝生產的車型,經歷了20多年的市場洗禮,如今儼然成為了國人心目中一個鮮明的符號——價格平實、經久耐用。

1979年,從MK1(初代GOLF車型的平臺代號)平臺改造而來的初代JETTA在歐洲正式上市,開始了和GOLF一起,應對全球市場多樣化需求的歷程。

當然,和大眾品牌下的很多車型一樣,“JETTA”這個名字也來自一種季風——Jet Stream。

初代JETTA和GOLF的最大區別在於,車身長度比後者多出了380釐米,新增加的後備廂讓其車體結構和兩廂的GOLF完全不同。

JETTA的後備廂容積達到了630升,實用性有所提升,此外,不同於大家見到的307三廂版上那種拙劣的設計手法,初代JETTA的外觀由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親自操刀,整車在保留了GOLF上流暢線條的同時,比例也並沒有因為兩廂改三廂而變得不協調。

3分鐘帶你瞭解捷達

第一代捷達轎車於1979年開始生產,第二年進入美國市場,銷售成績平平。

1984年,第二代JETTA上市,該車型雖然仍基於GOLF開發,但外觀上卻刻意避免了初代車型那種和GOLF非常接近的問題。大燈由圓形變成了方形,而其他細節第二代JETTA也擁有自己的特色。

3分鐘帶你瞭解捷達

第二代捷達轎車於1983年開始生產,1991年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雖然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第三代JETTA都和上代車型變化不大,但在作為人們愈加重視的安全性上,第三代JETTA卻有著明顯提升。前座雙氣囊以及BOSCH的三通道電子ABS都出現在了標準配備中,而且車架結構做了重新設計後,滿足了更高的碰撞標準。

3分鐘帶你瞭解捷達

第三代捷達轎車於1991年開始生產,更名為Vento。在國內很少見到。

這代車型在北美市場依舊叫JETTA,而在其他地區使用了BORA的名字,實際上,BORA意為亞得里亞海清新的海風。

第四代JETTA的內飾設計是明顯的運動取向,中控臺偏向駕駛席一側,更多的照顧了駕駛者使用功能的便利性,而且較短的軸距讓車子過彎時的靈活性更高。也正因為軸距短,JETTA的後排乘坐空間並不寬敞,當然這對於只要不頂腿就算不上擠的歐洲用戶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

3分鐘帶你瞭解捷達

第四代捷達轎車於1997年開始生產,再北美以外被稱為BORA。這款偏重運動的轎車便是在國內大家熟悉的

2005年,大眾公司基於全新的PQ35平臺開發了第五代JETTA。第五代JETTA是命名最混亂的一代JETTA車型,它在北美仍然叫做JETTA,在阿根廷以及智利市場上叫做VENTO,在墨西哥以及哥倫比亞市場上叫做BORA,而在中國市場則被稱為SAGITAR(速騰)。SAGITAR實為拉丁語,在希臘神話中是“射手座”的意思。

3分鐘帶你瞭解捷達

第五代捷達轎車於2005年開始生產,除在中國被稱為“速騰”外在其他地區改回了原來名稱“捷達”

它最先於北美市場亮相,後期被一汽-大眾引入生產並銷售,作為一款緊湊級家用轎車,速騰承擔著一汽-大眾品牌重要的銷量任務。

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640*1780*1450毫米,比第五代JETTA長了100毫米左右,軸距增加了70毫米左右,達到2650毫米,因此後排空間更加寬敞,乘坐舒適性提高。

3分鐘帶你瞭解捷達

離國人最近的一代JETTA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現款速騰。

雖然一汽大眾表示適當的時候會發布相關信息,但不少人推測捷達停產後,一汽大眾可能引進海外第7代Jetta作為替代車型!此外還有一種傳聞:大眾或將捷達獨立成一個新的子品牌。據瞭解,大眾汽車已經註冊了新的商標,其形狀非常像JD二字。如此來看,捷達獨立成品牌的說法更有可信度。

3分鐘帶你瞭解捷達

捷達停產,或引進第七代Jetta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