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臺大“陳果”讓“動物”通識課紅了13年

昨天,留學生的朋友圈註定波瀾四起,原因很簡單,兩名中國留學生情侶對朋友寄養在自己家裡的貓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虐待,包括用膠帶捆綁、用木棍狠打、灌酒等行為,最終導致朋友的貓非自然死亡。


留學生虐貓!| 這位臺大“陳果”讓“動物”通識課紅了13年



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沒有很直白的教會他們不該虐待動物?以至於他們連基本的憐憫心都沒有了?活生生的貓咪他們能虐待致死,人的生命是不是也敢隨意踐踏?

這兩個留學生缺乏對於生命最基本的珍視與尊重,凸顯了人性中陰暗與殘忍的一面。我們的大學裡沒有倫理學,他們的父母難道也沒有教過他們如何善待生命?

在臺灣大學,也有一位老師就跟復旦大學的陳果一樣,課程非常受歡迎,她開設的選修通識課,紅了13年。


留學生虐貓!| 這位臺大“陳果”讓“動物”通識課紅了13年



開學周,臺大校園還延續著假期的快樂氣氛,但在博雅大樓一間有近百座位的階梯教室裡,已坐滿了學生。這門課名為“文學、動物與社會”,是外語系教授黃宗慧結合外國文學、社會學、哲學,談“動物”的選修通識課,今年已邁入第13年。

2006年開課時,黃宗慧規劃這是一堂30人小班制的課,才有助於期末的分組討論;沒想到年年爆滿,動輒上百人搶修,讓她不得不限制最多80人修課,“很為難,因為人太多會影響教學效果。”她說

根據臺大PTT課程討論版,這門課的要求並不輕鬆。除了每週指定閱讀外文文本,也得交分組報告、上臺展示,期末還有筆試。但觀察多年來的評語,沒有同學為此感到困擾,還有不少人哀怨搶不到修課資格。

這堂課為何如此熱門?究其原因,或許是這門從文學、社會科學、倫理學角度出發的課,回答了許多人長久以來和動物有關的心結。

愛動物又吃肉,很偽善嗎?

第一堂就直言不諱地觸碰“動物保護者是否理應吃素”,這個總是讓人懷疑自己是否道德且邏輯一致的議題。“一邊說愛動物,又一邊吃肉食,難道不是一種偽善嗎?”不少平時關心動物的人,都曾受到這樣的質疑。

黃宗慧引導學生思考:

人們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若人類真的對於追尋邏輯一致有所執著,為什麼討論這種矛盾的哲學著作已不勝枚舉,這個問題卻始終有人在問?還是,提出質疑的人,有些其實內心知道對動物友善有其意義,但由於吃素會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造成不便,因此透過否定來讓自己好過一些?


如果責難來自後者,黃宗慧認為,在哲學論戰之外,我們需要的是更多誠實面對自我,而直抒胸臆的散文是一種適合的途徑。

她在第一堂課為學生選的讀本是《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這是一篇來自非裔美籍女作家沃克(Alice Walker)的散文。關心動物權益的作者沃克,在峇里島看到一隻母雞帶著三隻小雞過馬路,憐愛的情感油然而生,但當她想起自己仍吃葷的事實,便引發了複雜的心情。

雖然沒有給出解答,沃克在文末仍積極地下了結論:後來努力在生活裡做到90%不吃肉食的自己,已和最初那個認為吃肉理所當然的自己,有了巨大的差別。

黃宗慧透過這個故事告訴學生:誠實面對自己,就是倫理思考的開端。

愛護動物,並以此啟發無數學生的黃宗慧,卻揭露自己並非從小立志走上幫助他人的人生道路,相反地,她曾是個眼中只在意個人成就的孩子。“但參加動物保護後,付出和收穫常常是不成比例的,以前那種凡事要看收穫的心態就慢慢改變了。”

“很多事情,你做不到100分,並不會覺得0分就比較好,那為什麼在動物保護上,不能也嘗試用這種態度呢?”她認為,倫理行動沒有一套準則可循,更多時候,“邏輯的一致性”對於倫理實踐反而沒有太大的益處。

此時,臺下的學生從上課前的困惑,到展現出豁然開朗的神情,一位同學分享,“這篇文章描述在現代社會中,堅持吃素會遇到的挑戰,讓人很有共鳴。老師提到的‘程度’的概念,也讓我在能選擇的情況下儘量對動物友善。”

吃肉與動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始終是黃宗慧心裡的一道難題。她直言,是透過動物保護前輩、中研院研究員錢永祥的指引,才慢慢釋懷。

錢永祥專門擅長動物倫理研究,他說,

我的作品較為理論化、抽象化,黃老師擅長文學,對於當下的感受非常重視,在傳播或教育上更有效果。


錢永祥肯定黃宗慧的課程從文學、感性角度出發,為動物保護帶來不同的能量。


留學生虐貓!| 這位臺大“陳果”讓“動物”通識課紅了13年



動保只是唱高調?哲學家這樣想

同為動保教育圈的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網路媒體「動物當代思潮」發起人吳宗憲,有一番不同的觀察,“我反而比較不把黃老師當文學家,而是當作倫理學者。”他說,”所有倫理學的起頭一定都由感情觸發,不過黃老師的強項在於用不同觀點切入同一件事,讓人思考本來應該面對的問題。“

在政策設計上,人與動物可以更為融合,而非勢不兩立。黃宗慧舉例,每當動保團體爭取改善收容所環境,反對者就會以“偏遠地區的孩童沒有營養午餐吃了”為由,認為應該先解決人的問題。“但經費規劃是否不能通盤考量?解決人的問題是否一定得犧牲動物?”黃宗慧以哲學家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的理論提醒學生避免落入二選一的陷阱,而是積極找尋共生的可能。

“黃老師的課不是教我們以道德教條來看動物保護,用灌輸的方式去造就另一個信仰,而是讓你重新思考很多事情。”修完這堂課,臺大學生羅晟文隨即展開《白熊計劃》,記錄世界各地動物園的北極熊。

《白熊計劃》不是一個訴諸悲情、反對動物園的計劃,而是邀請大眾思考動物園資源分配、明星動物的議題。羅晟文強調,人會想要看來自遠方的動物,但異地動物要花很多錢去營造場景,“我看到很多北極熊站在一個和北極完全沒有連結的場域裡,就有很多感觸。”該計劃的思辨性引起共鳴,獲得2018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除了講課,黃宗慧也邀請華麗講者陣容,讓同學們能第一線接觸劉克襄、朱天心、錢永祥、廖鴻基、吳明益、駱以軍等作家與哲學家們有關動物的思想、創作。

分組討論與報告佔了學期成績的40%,規定同學們必須去訪問動物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團體,或者研究動畫、繪本、廣告、新聞中的動物。曾修過這門課的同學表示,“後來對於路邊一隻狗、某些動物相關商品和產業的觀察都更為細膩,也懂得用更有說服力的論述捍衛動物的權利。”

若非動物,現在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我想我應該會不太喜歡自己吧。”黃宗慧笑著分享,最近有次走進臺大附近的寵物店,看到一盆貓草長到了家中貓咪喜歡的高度,便不自覺發出了讚歎。

如果動物對我來說沒那麼重要,這樣真實的小幸福就不會存在,比起那個爭取主流價值認同的自己,現在的我讓我感覺好多了。



留學生虐貓!| 這位臺大“陳果”讓“動物”通識課紅了13年



倫理,就是看見他人

感性對話、理性思辨兼具的教學模式,讓這門課在臺大久久不衰,也催化許多學子走上了動物保護之路。《白熊計劃》作者羅晟文,現赴荷蘭皇家藝術學院從事經濟動物的藝術創作;就讀外文系的洪琬婷,畢業後到日本京都大學攻讀生物科學,曾前往婆羅洲熱帶雨林獨自研究數個月。另外,赴芝加哥大學研究電影中的動物議題的唐葆真、成為動保記者的李奕萱,也都直言這門通識課是影響他們日後發展的契機。

然而,即使由這門課為圓心輻射出去的網絡,持續延伸至世界各個角落發光發熱,黃宗慧認為,動保在臺灣的進展仍不算快。

因為流浪動物的問題,始終沒有控制住,更不用提論經濟動物或實驗動物福利的進展。黃宗慧認為,在流浪動物的部分,即使目前已實施零安樂死,但因此產生的收容爆量,可能反而造成動物更大的痛苦。

“雖然社會整體對同伴動物的需求增加,也會愛屋及烏地關心流浪動物,但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需要非常多的專家,需要政府由上而下推動。”她說,動物福利和人類環境實為一體,一旦動物疫病逆襲,人類也將隨之付出巨大代價。

開這門課,除了引導思考動物與人類社會的關係,黃宗慧的核心目標,更是期待學生們成為“眼中不再只有自己”的人,“臺大同學非常容易成為成功人士,但過度在意自身的成就與利益,會讓倫理與正義被忽視。希望同學心中永遠保有一塊看見他人苦難、在乎他人的地方。”這門課不只為動物,也為人指出一條路。


留學生虐貓!| 這位臺大“陳果”讓“動物”通識課紅了13年



鐘聲響起,學生們緩步離開,此刻也許還沒能實際為動物做些什麼,但當共同生活的其他物種進入視野,他們都已和來時不同。

榴蓮君結語

作為一門大學選修課,持續紅了13年,除了觸動人的心絃,還有其中的倫理、哲學和思辨,能夠啟發學生內省以及開啟往外看的窗戶,這才是真正的專業的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