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日本有这么一所高中。

毕业季,学校邀请到了所有即将毕业,离开学校、离开家乡,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与兄弟姐妹的学生们以及他们的父母,举办了一场小小的毕业典礼。

52赫兹觉得,与其说是这些年轻孩子们告别小家、开始人生新旅程的毕业式,不如说是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对自己孩子们的一场告别,也是属于家长们的“毕业典礼”。

在这个小小的仪式里,父母们说出了平时羞于说出口的感谢、歉意,但更多的是不舍与告别。

的确,透过模糊的视线,是时候最后再好好看看这些一眨眼就长大了的孩子们。

也是到了跟这些年满十八岁、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来一场正正式式的告别了呢!

(以上视频来自微博@youtube精彩视频/视频近5分钟)

毕业学生和家长密密麻麻坐满了整个大礼堂,毕业典礼开始啦。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学生们被安排坐在最前面,家长们都在礼堂的最后方。

典礼还没结束,已经有家长红了双眼。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结束后,礼堂很快被清理了出来。

终于到了这群父母们的“毕业典礼”了。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学生们陆陆续续进场,一脸懵懂的表情,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父母们的“毕业典礼”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妈妈很舍不得你,欢迎你常回家!

第一位家长缓缓走了上来。

她喊了儿子的名字,“水口小太郎”。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水口大声的答应着,略微忐忑不安。

这也许是非常少见的母子在公共场合的对话吧。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妈妈拿出一封写给儿子的信,缓缓念了出来。

上面满满都是从心底想对儿子说的话。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当妈妈说到:“为了小太郎的未来,电话联络就行了。”

可见妈妈心里是有多么不舍。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日本如此,中国更是一样。

不知道有多少妈妈,为了更好养育自己的孩子,毅然承担起照顾孩子、照顾家庭的责任,不得不暂时中断自己的职业生涯。

虽然有了跟孩子一起独一无二的时光,但是不可否认,尤其在女性一直处于职场弱势的今天,很多职场妈妈也因此失去了上升中的事业以及各种职场晋升的机会。

全心全意养育孩子,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吧?

既然选择了,就请不后悔也不要埋怨。

像这位妈妈说的一样:"孩子,感谢你的出生!"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是啊,家庭永远是一个人最坚强的后盾。

孩子,你要开始自己独立去面对这个社会了,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请记得背后有我们呢,欢迎你随时回家。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最后,妈妈带着灿烂的微笑说:请尽情飞翔吧,爱你的妈妈。

“也许最好的爱是手放开”,同样适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

妈妈记得你的傻话,更记得你的勇敢

第二位妈妈出现了,表情略显凝重。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坐在下面的孩子们也是一样的心情。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每个孩子在小时候,总是喜欢说一些可爱的傻话,就跟这个女生一样。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陪伴的过程。

他们因你而来,但并不属于你。

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成长,陪伴他们经历挫折与体验人生,从而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坚强。

一直到他们最终有能力离开家庭,独自面对这个社会。

每个父母一定都记得孩子小时候说的那些傻乎乎而又异常可爱的话,但同时也会记得孩子那些无比勇敢的瞬间。

感谢你帮忙照顾两个弟弟

接下来是一对父子之间男人与男人的对话。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还有什么比一句“你是模范哥哥”更高的夸奖呢?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一个家庭中的哥哥或者姐姐,通常在兄弟姐妹中是付出最多的那一个。

从小就要学着帮助爸爸妈妈去照顾弟弟妹妹,并且尽力去分担家里一些家务活,通常都“懂事”的很早。

但他们内心深处,多少也会有一些些感慨与委曲的吧,因为从小就少了很多任性与恣意妄为的权利,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亲耳听到爸爸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这位模范哥哥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那两个著名的“背影”

这所日本高中的毕业礼,让父母郑重跟孩子们说了感谢、歉意与再见


52赫兹认为,我们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等,一向属于感情极度内敛的民族。

我们最不擅长的一件事是:表达感情。

我们生活中普遍比较缺少的一件事是:仪式感。

我们向来是默默的,把感情放在心底,很少表达出来,就像我们送人也喜欢久久的目送,直至对方背影消失在转角才肯离去。

我们都知道那两个著名的“背影”。

一个来自朱自清。

念书时并不懂其中的感动,只记得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并无更深感触。

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年纪尚小,还没有亲身经历过离别。

转眼毕业十几载,历经大大小小离别无数,每每再次读起,才明白其中的眼泪来自何处。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另一个,来自于龙应台。

虽然同是背影,却代表完全不同的而又血肉相连的两方。

一方是父母,一方是子女。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是那么弱小,以至于做父母的往往会从日常照顾中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孩子永远都离不开自己,他们在自己心中永远都是孩子。

逝者如斯夫,直到孩子十八岁的那一天。

看着孩子参加完毕业典礼,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踌躇满志要离开已经待了十八年的家的时候。

那一刻,父母才从孩子空落落的房间以及自己更加空落落的内心中发现,原来可能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也许,离别总是无可避免。

只愿我们的生活中,能多一些仪式感,用来凝固住那些无比珍贵的瞬间。

生活就是由无数瞬间组成的不是吗?

而某些瞬间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以及回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