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淡水湖,大部分面积都在逐渐缩小


鄱阳湖地处江西,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

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北有三口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面积2579.2平方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内蒙古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象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

南四湖是串联在一起的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湖的总称,因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以南而得名,为淮河流域第二大淡水湖。其中微山湖面积最大,故又统称为微山湖。湖泊北高南低,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5.6~30公里,湖区面积1225平方公里(一说1266平方公里),储水量19.3亿立方米。环湖大小支流汛期洪水汇集后,南出韩庄运河与不牢河泄入中运河。


兴凯湖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后改为兴凯湖,兴凯湖是中俄边界上的浅水湖。为中俄界湖。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位于黑龙江垦区的兴凯湖农场和八五一零农场区域,距密山市35公里,北三分之一的面积为中国,南部属俄罗斯。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

高邮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高邮市。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江苏省内第三大淡水湖。高邮湖连接江苏省、安徽省两省,又称珠湖、璧瓦湖,水域总面积为760.67km²,水位5.55米时。高邮湖也是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的主阵地。


巢湖,曾称南巢、居巢湖,俗称焦湖。长江水系下游湖泊,位于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二市三县环抱,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平均宽15.1公里,湖岸线最长181公里多公里。巢湖南可截天堑长江,北控"淮右襟喉"合肥,左与大别山形成犄角之势,右威胁古都南京。巢湖军事地位历来为"天下有事是必争之地"。建国后,刘伯承、陶勇等高级领导人,数次视察巢湖。历史上发生过许多知名的战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