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厦门、漳州、台湾这些地方哪里的闽南话比较正宗?

泉州早报


闽南正宗当以泉州为主,闽南话的播迁,与闽南人的迁徙和闽南文化的播迁大有关系。以泉州、漳州、厦门,尤其是泉州为中心,闽南话向北影响温州,向南影响潮汕,向西影响赣南,向东影响台湾,还流传至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地。

泉州作为福建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和全国前二十,在历史上就是东亚第一大港口,号称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人在海外影响很大,台湾两千多万人口中,接近1000万有泉州血统;菲律宾十大富豪,基本都是泉州人的血统。泉州有很多地名,比如洛阳江、晋江等,都显示着泉州深受晋风唐韵的影响。

闽南话又分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和台湾话,泉州话多为晋调,是东晋衣冠南渡的结果;漳州话多为唐腔,主要受武则天年间陈元光开漳影响。厦门话和台湾话更偏漳州口音。因为郑成功当年渡台,主要是从漳州出发。具体而言,台湾南部更偏漳州,而北部更偏泉州。泉州的晋调更古老,经济文化实力更强大,也就更正宗。


青年史学家


首先闽南语,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迁移致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现主要分布地福建闽南地区的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省,还广泛分布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惠州、海陆丰地区、珠三角、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

泉州是闽南文化源头,周秦开始经济开发,于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至今有1750多年的历史。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称,曾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琳琅满目,民风习俗情趣独具,文化艺术绚丽多姿,璀璨的文化充满着无穷的魅力。2013年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泉州以88.92分的最高分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闽南语在各地由于口音和腔调的有不同,因而在泉州被成为泉州话,在漳州被称为漳州话,在厦门被称为厦门话,在台湾亦被称为台语或者台湾话,但在学术上以泉州话为标准腔,即使在闽南语口音不同的地方。

泉州、厦门、漳州、台湾这些地方的闽南话比较起来泉州话无论从历史地位还是传播度及学术评判标准上都是被大家认可为最正宗的闽南语。


泉视界官方


说到正宗的话,首先肯定得排除掉台湾。不说历史的变迁,就说得力自己的体验感受,台湾当地人讲话,包括各种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以及流行歌曲的口音,都与漳州人讲话很相似。

什么是正宗?这个我们首先得搞清楚这个源头,然后它的发展变化轨迹,最后就是一个代表性的问题。所以这个首先就可以把厦门排除掉。在闽南历史的发展轨道中,厦门的身影最开始出现在明朝,而以漳泉为主体的闽南早在南朝时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并且厦门的开发也是在清初以后由漳泉两地人民共同开始的。



由于历史上闽南地区的行政划分相对混乱,所以最初的闽南语雏形已经非常难考了。在唐代,可查的闽南语,应该是今天闽南语和莆田话的总和。因莆田靠北,漳浦靠南,两地发展过程中,语言难免有分化的过程并且很容易受到其他地方语言的影响。比如后来莆田话受到福州话的影响,漳浦云霄话受到客家话的影响。所以唐代时期的闽南语应以南安丰州口音为正宗

到武则天时期,闽南地区发生了一件影响颇深的大事——陈元光入闽。在陈元光带领他的中原军队进入闽南并落地生根的同时,他们也将河洛口音带到了当地。经中原河洛话改良后的漳州音作为闽南语的一支被基本确定下来。

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之兄弟三人率领中原固始县起义军入闽占领泉州,并在之后引进大批固始人,开始了对泉州数十年的统治。泉州也在吸收河洛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别于漳州音的泉州音。

总之,漳州音和泉州音作为闽南话的两个主要分支,已经很难分清谁才是哪个最正宗的了。


历史文化鱼得力


南腔北调自古有之,而闽南及台湾地区半山半海的环境注定了彼此之间即使文化传统相似也必然存在方言的腔调差异。

北起三明大田,南至漳州诏安,东起泉州惠安,西止龙岩新罗,高山连绵,海浪不绝,闽南语便是在此山海之间萌芽、壮大。

从地理上看,闽南语方言就存在海口音和内山音两种;从行政区划上看,则是泉州话和漳州话之分,近四百年来,又因漳泉滥先后产生了厦门话和台湾话;从朝代形成上看,也可以近似分成晋语和唐语两种,也就是说闽南话的形成最迟在唐代,源头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晋唐之间是连续不断的融合过程。

正宗,在字面意义上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承继,也指传统的,主要的。因此,在圭海君的理解上,归纳为三点:正源、连续和影响力。

从这三点看,厦门话及后来的台湾话显著的不漳不泉结构和腔调,注定了其来源的非唯一性,自然不能算是正宗的,但从影响力看,二者优势明显,正因为它们的混合成份,使得这种次方言能为闽南人所听懂,最明显的是德化人和诏安人彼此沟通可能比较困难,但他们却可以同时听得懂厦门话和台湾话,反之,厦门人和台湾人则可能听不清德化人和诏安人的腔调。

接着,便是漳州话和泉州话,从连续上看,二者并无所谓谁强谁弱,都是唐代公元700年前后成立的州郡,在此之前,二者一直是个整体,也就是说唐以前的闽南更多时候就是一家人,甚至家人还包括莆田人和福州人,那时的家中话可能就是晋语。

诚如唐代张籍所说的“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温州以南讲的是否是晋语,或许不太肯定,但八九不离十,毕竟衣冠南渡以及晋代闽南的政区的开发可以很好的印证了当地人口文化的发展。

于是乎,在洛阳江、晋江、西溪和九龙江流域,晋语便得到很好的普及,而今日泉州话和漳州话的核心区又刚好在唐以前闽南主体范围的东北和西南界边。

因此从源头上看,处于东北的泉州话和西南的漳州话是一致的,都是始于晋语,前者承继自南安县和后来的晋江县,后者至始至终都是龙溪县。

只是,在武则天时代,因为陈元光的开漳以及后来漳州郡治改至龙溪县的事实,使得陈家军带来的唐语在九龙江流域大范围扩散并与原来该地的晋语发生混腔,形成了漳州话。

没过多久,王绪领导的起义军进入福建,王潮三兄弟在漳州将王绪杀死并被拥立为首领,并在泉州儒林张先祖的邀请下开进泉州,从而深刻影响泉州几十年,这过程,少量的唐语与泉州当地口音发生融合,但程度明显没有之前漳州的重,因此泉州话还保留有很重的晋语音色。


陈元光和王潮都来自光州固始,因此漳泉在两个相近不连续的年代发生了程度不一的晋唐语言融合,以致衍生出今日些许差异的闽南语次方言。

因此,从正宗的角度看,漳州话和泉州话不分彼此,基本等量,无非是漳州偏唐腔,泉州偏晋调,唐腔晋调都是正宗的闽南语。

附录:

从字和音的角度看,闽南语不管是漳是泉,都是以晋唐河洛话为基础,只是音色方面漳州的唐腔成分重,年代稍近,这种更近的音调反而是一种强势的腔调,以至于漳泉滥之后的厦门话在腔调上更接近漳州话。

同样的,台湾话也有类似状况,整体偏漳,只是在细分领域上,南台湾近漳,北台湾近泉,这种偏向和哪种方言人口的比例大小无关,而是与唐代时唐音融入晋语的形式有关,融合漳泉两种方言后的次方言会放大唐音的效果,仅此而已。


.....................................

圭海观点,无出处无源流,请各位看官斧正。


圭海四记


台湾有一支“宫廷乐符”。是仿唐朝专门为宫廷演奏乐团,他的音乐是以南音(也称:南管、弦管、南曲)为基准的。那么发音的音调非常严格,一定要泉州腔调才算标准,然而用泉州人的闽南语腔调来唱南音才叫标准也被东南亚各国的闽南人华侨所认可的,再说泉州的闽南语本身就有太多的腔调了,但都是以目前的市中心一带为基准。如厦门距离较远,自己就知道发音不准,所以他的闽南戏剧就会让泉州人在后台唱曲。其实有的版本说,闽南语是以泉州和漳州为标准的,只是两个派系而已,泉州应该在随朝就有了,而漳州是唐朝武则天时期建立的,他语言是陈政、陈元光带入的。(厦门早期属于泉州的,是建国后政府定闽南话以厦门为准)。所以别争谁才是正宗,一定是政府说的算。不够学术界是以泉州腔调为准的。不管谁才算正宗,泉州漳州包括现在的厦门,三地团结一致把闽南话这种文化遗产保留好发扬好!


龙152290615


所谓正宗是要参照过往共认的一个标准。比如说,福州这家兰州牛肉面正不正宗?是拿来和兰州的标准对比评价。要是说这个人说的闽南话正不正宗?拿谁作为共认的参照标准,拿武则天还是岳飞参照,谁也没有她俩的录音,也没第一个说闽南话的祖宗录音,显然没有这样的标准。自说自对,人多取胜,那也改写不了文化本身,只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要是硬争就正宗,韩国人争孔子是韩国人,中国人也没辙。要是人多正宗,印度人说月亮是印度的,美国人也没招。人文的东西,要尊重它自然和、历史,以及当下的状态,人为故意渲染,排他,断章取义那只能自我欣赏,闽南文化的全部属于全体闽南人共同创造传承,沙县文化属于沙县人,一家的文化属于全家,你的文化属于你自己。唐宋中原官话,现今却在中原消失了,却流传在东南一隅,如此奇妙,而今天中原人会欣然认可这种文化状态吗?


蓑笠寒江雪


对于语言来说,各地都会有各地的口音,厦漳泉、台湾,同讲闽南语,但闽南语还是有一些区分。

台湾:台湾很多都是大陆移民,特别是闽南人带去了语言和文化习俗,台湾腔容易辨认。

漳州:作为厦门的后花园和后厨,四个地方经济最弱的,漳州闽南话存在感最低。

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厦门外来人口比例很大,很多泉州,漳州等闽南地区人员大量涌入厦门,厦门是闽南语大融合区。

泉州:厦门历史上属于泉州府管辖,泉州市区历史建筑保存很好,泉州历史文化深厚,经济实力比厦门强,面积大,其中德化,永春闽南话有一定地方口音。





厦门所见所闻


怎么这种弱智的问题天天在问,你不会说谁家炒咸菜正宗,每个人家里都最正宗为什么从小吃到大别人家炒什么样我不知道,后来吃多了每人都说自己家里的正宗,但是还是感觉家里小时候煮的最正宗,


东海龙宫人


动不动就有人挑衅泉州漳州的对立。这些挑事的根本不是闽南人。

闽南语确实没有正不正宗的问题,现在的正宗偏偏以台语为对比。

文章写得很不错,漳州偏唐音,泉州偏晋语融合南越话,潮汕唐音融粤语。

用不着比谁正宗,反正在大普通话环境下都快消失了。


用户97113246863


这个问题无法回来,也没有最终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闽南地区包括厦漳泉的方言都是闽南语,何来的正宗与不正宗之分???这就好像你问中国那么多省,哪个省的人才是正经的中国人一样?你能回答吗?有正确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