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球归化球员,你支不支持?

风清杨295


近日,埃弗顿后卫布朗宁出现在了广州恒大热身赛的赛场上,并代表恒大出赛,让人浮想联翩,莫非这名具有中国血统的球员,将成为恒大首位归化球员?我就说下我关于归化球员的意见;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归化球员呢?归化球员是指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球员。有点像技术移民,比如德国归化波多尔斯基, 西班牙归化科斯塔, 意大利归化卡莫拉内西, 法国归化特雷泽盖。那中国为什么不能没有归化球员?国际足联对归化球员有明确规定,首先就是该球员没有为原有国籍的国字号球队踢过比赛;此外还包括,球员或是出生于新国籍,或是生父生母、生祖父生祖母出生于新国籍,或是该球员在新国籍国内连续居住两年以上。

一、我是支持球员归化,这个是大势所趋;

俄罗斯世界杯上,22队共82人;

2019年亚洲杯,24支参赛队伍有17支有归化球员,总共86人归化,占1/6;

二、鉴于部分国内球迷比较在意血统,也不想球场上11人连半点中国人的样子都看不到;归化球员方面也不能一下子操之过急,最好先归化有中国血统的华裔球员,这样能让球迷容易接受;像之前国安传闻的侯永永、延纳里斯两个母亲是中国人,有1/2中国血统,恒大有传闻的布朗宁,外祖父是中国人,有1/4的中国血统;我估计篮球能归化林书豪,很多篮球球迷会乐意看到。


风清杨295



关于归化球员的问题,前不久写了一篇回答,可见如今归化球员已成为中国足球的风向标。就短期来看,我支持中国足球进行归化球员,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归化球员,国家队实力提升

如果能讲网传的像侯永永,延纳里斯,黎腾龙,杨明阳,布朗宁,卡雷尼奥等球员归化,让他们能够代表中国队出战比赛,那么无疑是对国足实力的强有力提升。







二:为中国足球注入新鲜血液

在本届亚洲杯上,中国队以28.74岁成为了平均年龄最大的一支球队,当国足还在依靠郑智,郜林,蒿俊闵,于大宝这样30岁以上的老将打天下时,其他亚洲球队已经是95后,甚至00后来“当家”,尤其是一些西亚球队,比如伊拉克队内的前锋莫哈纳德.阿里,出生于2000年6月的他,年仅18岁,但却在代表球队出场的4场比赛中打入2球,给球迷和媒体都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虽然在现在中超里,不乏像韦世豪,黄紫昌这样的后起之秀。但在国内的体系中,他们很难的到真正的
历练,从而导致这些球员在国家队也难有发挥。而归化球员在短期内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被归化的目标往往是效力于欧洲,美洲联赛的年轻球员,他们大多都有为国家青年队出战的经验,成长环境也会比国内球员要好一些,相信他们的加入,会给国足带来不一样的改变。但这些改变我认为仅仅是短期的,是国足冲击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唯一最好的途径,从长远来看,并不是长久之计。想要真正的提升足球水平,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青训。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哦~


体育说谈


关于归化球员,是目前国内体育爱好者讨论的热点,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众所周知,由于亚洲人种的差异,加上篮球和足球的起步时间晚,没有完备的发展体系等等原因,整个亚洲的篮球和足球水平在全世界范围中不属于强项项目,所以有的国家为了在短时间提高本国的蓝足球实力,采取了归化外籍球员的措施。比如菲律宾,不管是篮球还是足球归化了许多球员,本届亚洲杯菲律宾队归化了21名球员,连里皮也开玩笑认为菲律宾队是一只混合欧洲队,篮球菲律宾队更是归化了布拉切、克拉克森等NBA球星,使菲律宾队篮球实力大为提升。特别是卡塔尔和阿联酋队在本届亚洲杯上更是依靠归化球员挤掉韩国、澳大利亚强队进军四强,获得成功。

目前,中国篮球和足球的整体实力都不强。篮球虽然在亚洲仍属于一流强队,但在世界大赛上却屡遭败绩。曾经一时归化林书豪来提升男篮水平的呼声很高,姚明作为国家篮协主席谈论到了这件事情,姚明说:“归化球员和本土球员的区别就在于责任的承担这一点上,这种行为伤害我国本土球员的发展,是一个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姚明的观点实际上堵死了归化球员的发展路线。目前,篮球在姚明开明务实求新的变革下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所以,我认为篮球归化球员完全没有必要。

但足球不能相提并论。中国足球实力在亚洲已处于劣势,丝毫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在亚洲赛场上屡遭羞辱,本届亚洲杯上三后卫低级失误惨败伊朗足以说明一切。后里皮时代,中国足球从何发展仍没有定论,没有丝毫的复苏迹象。鉴于中国足球现状和国人对足球的期望,我认为,中国足球可以暂时短期归化一些实力较强的外籍球员来提升成绩,带动足球发展,激情国人的热情和全民足球的热潮。但中国足球长期不能靠归化球员来支撑,在归化球员的带动下,像篮球一样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呈现复苏势头后,中国足球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来奋斗,毕竟,纯正的中国人更符合国人的民族期望和情结。


郢城网农


不支持!尤其是中国足球归化球员!

中国足球真的没有好球员吗?日本为什么后来不走归化球员的路?足协的归化球员之路其实也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为什么呢?短期内见效快,能看到成绩。

其实归化球员并没有那么优秀,当然欧洲除外!有中国国籍的归化球员有几人能在欧洲打出名堂?甚至连日韩的留洋球员都不如。



足球不光是技术,也讲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试问一下,从小在国外长大的球员对我们真真正正的民族文化有多少认同感?说白了,不过是借助我们达到自己的目的罢了。

不要和法国比,人家的归化球员是从小就在法本土国长大的只是户口不同而已。而将来我们的归化球员有几个是在中国长大的,如果在中国长大那也不叫归化球员了!


卡塔尔在本届亚洲杯上是成功的,队中也有很多归化球员,但是不同的是卡塔尔的足球体制和我们完全不同,这才是最重要的!


葡萄酒足球


关于国足归化的问题,我曾经回答过几次,也写过一篇关于归化的文章。2019亚洲杯,国足再次惨败伊朗,这个问题又提出来了,可以看出,很多人认为归化是国足快速提高水平的一条捷径。



国足能不能归化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觉得曾经有那么一瞬间,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脑海中出现过归化这个想法。但现实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实质行动,所有的消息都是媒体或者球迷的臆想而已。

归化很早就提出来了

早在职业联赛初期,我们就曾经有过归化的提法,那时候北京国安外援卡西亚诺就多次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国籍,替中国征战。但他的频频示好并没有得到回应,在我看来,如果当时真的选择归化,卡西亚诺也不会是第一选择,他的同胞冈波斯更有资格,但冈波斯已经入选了巴拉圭国家队,并且代表巴拉圭打了98年世界杯。而卡西亚诺很显然没有入选国家队的实力。再后来就是孔卡了,孔卡作为巴甲联赛助攻王,但由于阿根廷中场人才济济,他没能获得过哪怕一次为国家队效力的机会,而他的实力显然属于领先于亚洲的水平。如果归化孔卡,对中国队的实力提升无疑会很大,但这也只是媒体和球迷的呼声,足协并没有任何行动。



归化面临的问题

首先就是国籍问题,在中国是不允许双国籍存在的,如果要归化,那这名球员必须放弃自己本身的国籍。世界上有多少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国籍?而且中国国籍也不是轻易就会给别人的。

其次是文化上的问题。中华文化里的“内外有别”让我们感觉一个外国人为我们踢球,就算取得了好成绩也不是属于自己的。大家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归化。



日本的归化

日本和巴西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他们的足球从职业化开始就定下了学习巴西风格。日本曾经在90年代就归化过巴西球员,在1992年亚洲杯上,日本归化的巴西人拉莫斯盘活了日本中场,是日本取得1992亚洲杯冠军的最大功臣。之后的三都主也是巴西人,他司职左后卫或左前卫,他对日本足球的影响并不大。但拉莫斯对日本足球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之后的中田英寿、中村俊辅、本田圭佑身上都有拉莫斯的影子。



能不能归化,该不该归化真不是我们球迷说得上话的,这一切还得足协大爷说了算。


光焰体育


做为一个新生代球迷,持坚决否认态度。

归化球员弊大与利,无疑是另一种急与功利主义思想。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简单描述一下,我们自家读初中的孩子,临到高考家长自知孩子过不了关,急于找一些跟孩子长的有点像的人代考做弊。结果两种可能,一是欺瞒过关了、可成绩真的是孩子自已的吗?孩子心里一定会这样想“做弊也是成功的一种捷径”这种不健康失去精神上追求的结果,我们真的敢要吗?自欺自辱必然里另一种结果……


我们发展足球运动的宗旨是为了,“弘扬,拼搏精神、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归化外援有违宗旨,只能使我们的青少年运动员,离我们的拼搏精神、爱国主义思想越来越远……国足如此不堪,正是缺少了精神上的追求。没有了精神追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急于功利归化外援,短期提高成绩,可三年、五年后呢?继续归化吗?归化外援对俱乐部来说,是商业化的需要。对短期提高成绩和财务支出有益,我们不能否认。但对国足来说有待权商及思考……

中国真的缺少有天赋的足球运员吗?

老一辈;

李惠堂,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并取得了冠军。1976年,联邦德国权威足球杂志组织一次评选,将中国的李惠堂、巴西的贝利、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英格兰的马修斯并列为五大球王。(李惠堂,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入将尽2000个进球,1966年担任亚足联和世足联副会长。)

近代;

董方卓,2005一2006年比利时乙联银靴,后因伤退曼联。

范志毅,2001年亚洲足球先生。英格兰水晶宫队前队长。

孙继海、郝海东、楊晨、贾秀全……等等。我们真的缺的是人才吗?谢亚龙、南勇之流,官僚体制、假球风波。毁了一代球员,导至青训无层序,球员青黄不接。足协史上永久的痛,足协为咋日买单。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最早的足球运动,西汉时期的“项处”(人名)为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球迷。南宋杭卅齐云社为最早的俱乐部组织,比现代足球百年曼联还早800多年。回顾历史,我们为不缺底蕴而自豪,同时也为我们的现代足球感到悲哀和自责,中国足球真的要走归化之路吗?

尊重足球科学发展规律,完善层次有序的青训联赛体系至关重要。归化外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有句说的好,当你走的太快时,要放慢脚步,让灵魂和思想追上来……


拼搏精神成就梦想,是足球运动的内涵。没有了精神上的追求,那我们花巨资发展足球运动还有什么意义吗?

一个新生代球迷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前辈们见谅!


小阿利77


我觉得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近期还是可以考虑一下,归化球员也是要有所限制的,也不可能全靠归化球员就能把中国足球水平提升上去,来解决一切间题。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主要靠中国人自己,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足球水平落后的根源在培养球员方面缺失,导致足球人才成了稀缺资源,培养人才水平不高,导致各足球俱乐部难买到国内好球员,只能花大钱去国外买外援来补充实力,所以优秀外援球员的价位居高不下。由于中超有了很多优秀外援,国内培养不出几个锋线高水平人高,所以外援占据了锋线的关键位置,成为依赖入球的法宝,一些国内锋线只有做配合,喂球给外援来进口,才有保证入球。长期下去,国内锋线临门一脚都踢不好。到了靠中国足球去完成国际大赛,锋线能进球吗?难怪一到靠国内球员参加国际比赛就得势不得分,国内足球实力水平不高,导致长期存在“恐韩”症,这种心影一直挥之不去。

由于国内优秀球稀少,板凳厚度不够,中超每场必出,很多都累垮了,国脚们到了代表中国去参赛时,有些出现出工不出力,散步型,精神不集中,也担心近身迫时踢伤了就废了的现象。

所以中国足球要想有更大发展,必须要靠全社会的力量,首先要从源头开如抓起,从娃娃开始,大力普及足球,足球进校园,需政府去推动重视,多建足球场所,提供更多的场地作训练。这需要时间来完成。另一方面足协要扎实大力推动足球俱乐部的“青训”工作,提出要求、抓落实,做出成绩。制定好的各种机制,加大力度重视“青训“工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要培养出足够多和足够优秀的具有国际视野,跟上现代足球水平的足球教练员队伍,教练员也要分级制,推选到在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用科学合理方法去指导年轻足球人才成长进步,只有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当大幅度、高水平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新一代国脚不断脱颖而出。中国足球的腾飞,指日可待。就如中国乒乓球运动,都是中国包揽各种奖牌,所向无敌的气概。还需要归化球员吗?那时归化球员的必要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绘画与摄影


足球归化球员这一问题放到中国足球界来看必定会引起不少争议,但对于足协归化华裔以及优秀外籍球员我本人是支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中国足球环境及现状需要归化球员


在2019年亚洲杯上国足再一次倒在八强之外,自2004年亚洲杯进入八强后,国足已经将近15年没有再进亚洲八强了,这些年中国足球大环境不佳,国足水平越来越差。球队急需新鲜血液补充,但从现状来看,国内球员水平的确有限难挑大梁,归化优秀华裔球员是个不错的方法。

二、中国球迷思想逐步开放


如果球员归化问题放到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相信球迷都是一边倒的反对。但看着国足一届不如一届,球迷也已经心灰意冷了,再加上如今球员归化已经成为世界足球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拿本届亚洲杯来说,24支球队有17支有规划球员,菲律宾全队23名球员中归化球员更是达到21人。因此归化有中国血统的华裔球员,球迷也可以接受的了。

三、政策出台,球员归化势在必行

之前球员归化都集中在球迷的意愿上,如今足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出台了相应的归化政策,延纳里斯、侯永永、布朗宁等一批优秀华裔球员已经开始归化之路,相信相关政策会越来越多,而更多优秀球员的归化工作也势在必行。


回环体育


国足都混到要归化球员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了,可怜不可怜啊?傻不傻啊?

关键是还有一帮傻逼在那里讨论归化球员的问题!

特么的既然是这样,那干脆把中国乒协改成足协。那我们的“足球”冠军不就大大滴了吗?不就是要成绩嘛!和尚不吃肉,过年拿豆腐做成红烧肉 也是吃“肉”过年!道理一样嘛!


鱼尾狮74132266


大唐时代连宰相都是归化的,当今美国最优秀的群体中归化人数占比一半以上,归化本身是开放和有信心的一种客观表现,但是有个前提,能让归化群体发挥他们的潜能必须自己有一套完整先进的制度,所以,我不反对中国足球归化外援,但我可以负责的说,以中国这种足球体系,把世界上最强的十一人归化过来或许一开始会有些许胜绩,但时间一长其结果也是输出天际,在自身制度不行的前提下真正的高手也不愿意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