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功利心?這是不是虛偽的表現?

趙仁斌


每個人都有功利心,只不過功利心有強有弱罷了。而有些人不承認自己做事功利,他們是虛偽的麼?

並不是的!我們發現,社會上很難找到沒有功利性的事情。結交朋友,希望他們能夠在關鍵的時候能幫助自己;幫助別人時,會有那麼一丟丟的希望別人可以回報;自己上街去買東西,希望商家可以讓步。對於買家來說,縮減價錢是對我們有利的,所以要討價;對於賣家來說,價格越貴自己賺得也就越多,所以他們會還價。而我們很少會把這些日常中的事情和功利心聯繫在一起,這是因為我們在欺騙自己。

我們不應該只關注事情的功利性,更應該關注在這件事情裡可以給我們提供什麼價值。像我們在和別人討價還價時,看到自己一步一步地爭取利益,使商家讓步,那時自己的內心是不是非常地開心,非常地愉快。

再加上中國是一個講究仁義禮儀的社會,過於地將功利心表現出來,也不利於自己的發展。

不太過於在意自己取得什麼,更在意自己奉獻什麼,是我們應該做的。

請“關注‘’純粹的求道者”,將你的“關注”領回家。最後歡迎點贊和發表你對問題的看法。


純粹的求道者


這個問題要分不同的情境來說,輕姐給你假設兩個例子:

一,和好友張三私下聊天

你問:你喜歡錢嗎?

張三答:喜歡。

問:你喜歡權力嗎?

答:喜歡。

問:你喜歡豪車嗎?

答:喜歡。

問:你喜歡豪宅嗎?

答:喜歡。

二,張三競選某個領導崗位演講

他在競選演講稿裡寫到:只要我當選集團總經理,就可以有更大的權力、有更大的名氣、有更多的股份、有更多的鈔票。

好,假設完畢,第一種情況,你的好友張三虛偽嗎?不虛偽,因為他承認自己喜歡這些東西。

第二種情況,有哪個人在競選演講時說過這些話嗎?沒有,可是沒點好處,張三怎麼會去競選呢?既然當領導有這些好處,為什麼不說出來?

這算不算張三虛偽呢?也不算,因為即使他不說,只要張三競選成功,坐上那個位置,他就會得到那些東西,對於十拿十穩的就不用主動“承認”了。

那為什麼張三不在演講中承認自己的功利心呢?因為承認了對他沒好處,反而有壞處。

因此,題主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這個利不是功利的意思),承認後會影響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不承認自己的功利心。

正常的要求就勇敢去提,如果不提,而心裡又特別想要,甚至還自己生悶氣,那就是虛偽了。

比如,女孩子想讓男朋友在情人節的時候,請自己去好點的餐廳吃碗板面;又或者想讓男朋友在情人節送自己一件禮物。

這些要求一點不過分,適當追求些物質又不是拜金,提出來也不會給自己造成負面影響,那就大膽提,憋在心裡不說,就是虛偽了。

所以,題主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對合情合理的功利方面的追求“心是口非”,才算是虛偽。



輕靜文化


人之所以為人,那就是有著,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個狀態,比如餓了,要吃飯這是本我,但是現在很晚了,吃飯對身體不好,這是自我!餓了要吃飯,但是非要吃山珍海味,這是貪心,這種思想又是超我的狀態!

這三種狀態,都是自己的想法,也都是真實的自己,所以才會有著,最怕此生碌碌無為,還口口聲聲說平凡難能可貴的這類話!

所以說,不存在虛不虛偽,而是討厭自己,不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樣子!功利心也好,虛偽的表現也罷!這都是活著的套路,若本性真的善良,糾結於虛不虛偽,是不是多餘呢?



空空的智囊


承認?每個人都有功利心,為什麼需要自己承認?所以何來虛偽?“功利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源泉。每個人的活法都不一樣,但是自私是人共同的本性,表現在方方面面。所以做好自己就好,不與嚴重自私的人深交即可。


睡眠與精神心理專家


打個比方。一群人在一起請客吃飯,人見到可口的食物,但是,表現出謙讓,禮貌,只有資本主義,才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金錢至上,赤裸裸的,難道好麼。其實,人文是一種滋潤,一種緩衝,沒有緩衝,人會變成什麼?動物,獸性。


廬山百龍霸1


每個人所追求的生活不同,往往人不敢直面自己的心,功利心的膨脹矇蔽了真實的自我,分不清什麼是慾望和需求!


y二姐


人之所以能成為動物鏈頂端,就是有了功利性,有功利性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違揹人類法則的功利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