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做客蘭州文理學院與師生探討“對中國傳統文化愛與怕”

朱大可做客蘭州文理學院與師生探討“對中國傳統文化愛與怕”


朱大可做客蘭州文理學院與師生探討“對中國傳統文化愛與怕”​6月23日下午,由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蘭州市文明辦、蘭州市文旅局承辦,蘭州市圖書館、蘭州文理學院協辦的一場名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愛與怕”專題講座在文理學院綜合樓學術報告廳舉行,講座邀請到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學者之一朱大可前來講述,講座吸引了近300位文理學院的師生前來參加。

朱大可,1957年生於上海,祖籍福建武平,客家人。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學者之一,也是中國當代最優秀的批評家之一。現任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中心教授,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廈門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座教授。《新世紀》週刊、財新網專欄作家。朱大可在中國文化界享有盛名。他思想前衛、睿智,話語閃耀著理性、激情和啟事的光輝。他學識淵博,紮實的學術功底以及守望文化現狀的理性和深刻,對當代文化研究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2006年9月號《鳳凰生活》雜誌,推出“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朱大可入選,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朱大可做客蘭州文理學院與師生探討“對中國傳統文化愛與怕”​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愛與怕”講座中,朱大可由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機制談起,以生動活潑的例證,探討中國文化的傳播、融合以及改造的過程,更進一步分析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以及傳播中國文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併為聽者梳理了民族文化及人類共同價值之間的辯證關係。

朱大可做客蘭州文理學院與師生探討“對中國傳統文化愛與怕”​講座中,朱大可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演變、興衰過程和明清變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作了精彩的闡述。在談到當代中國文化時朱大可說:“1980年代,啟蒙運動崛起,大家才開始重新恢復對中國文化的意識,發現到中國文化其實沒有那麼不好,這才又漸漸帶動起中國文學的新氣象,以國學反對西方,開始了對中國文化無條件熱愛,對西方文化無條件害怕的情境,以排外的立場,力主迴歸中國歷史傳統,借鑿儒家、墨家、道家及佛家價值觀,也造就了一場國學熱、讀經熱、民俗熱等。”

朱大可做客蘭州文理學院與師生探討“對中國傳統文化愛與怕”​朱大可用許多有趣的例子來探討中國文化,臺下觀眾仔細聆聽,又不時被逗得哈哈大笑,許多觀眾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拿出紙筆認真地在做筆記。除了探討中國文化的問題,朱大可更言如何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而文化傳播的終極目的,即是在於尋求各民族之間的理解與和解,而非製造敵意和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