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

朱大可: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

互联网广场的文化生态,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是哄客的主要阵地,他们借助微博之类的自媒体,针对各种新闻事件发表看法,以匿名、化名或实名的方式,卷入舆论制造的宏大潮流。尽管有“蛊惑”和“迷失”、“谣言”和“轻信”、“误导”和“盲从”的所谓“乱象”,但这并非是研究者担忧的重点。一个更值得探究的表象在于,自媒体的本性,一直在学堂和厕所之间摆动,犹如支配互联网的钟摆效应。

一项对某大学的内部学生调查发现,表示通过微博弄清各种现实真相、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同学,占到78%以上。这个数据足以向我们展示,微博上的真相披露,有开启民智的强大功能,正在成为推动思想进步的力量,必须小心地加以呵护。民众不是傻瓜,他们只能被暂时愚弄,却不能被永久蒙蔽。所谓“断开网线”才能改变命运的说法,只能暴露出对网络民智的恐惧和敌意。


朱大可: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


有人抱怨微博存在着大量“负能量”,并将其归咎于一些有影响力的“公知”。这是一种荒谬可笑的言论。“负能量”的确存在,但不在于“批评政府”的一边,而是在于触发事端的根源——犯错的政府部门。在应对民众的批评浪潮时,涉嫌违规执法者不是否认基本事实,就是以所谓“临时工”、“实习生”之类的谎言来加以搪塞。若公众批评不能推进工作的改进,便只能令管理者的诚信/公共形象危机更加深重,而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危险的“负能量”,它正在成为中国改革的最大障碍。

是的,政府不可能被民众骂倒,但它却会被自己的丑行所拌倒。不要埋怨公知和百姓,也不要争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而是要学会自我反省和检讨,并不断矫治正在腐化的官僚政治。没有公正的行政体系和正义的文官风格,就不会有良善守法的民众。如果弄不清这个因果逻辑,就不会有清廉的政治文明,也不会有“中国梦”的兑现时刻。


朱大可: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

互联网的负能量,不是来自网民的表达激情,而是在于放肆的语言污染。我们已经看到,正是在以微博为主体的互联网广场上,大学教授和娱乐圈搞笑明星,以脏词跟网民对骂,直接把贫弹扔进茅坑,激起大面积污染。这是一种精英和网民共同营造的秽语狂欢,而微博主管机构对此含笑不语。勤奋的“小秘书”只删除有“不适宜对外公开”的段子,却长期放纵毒化互联网生态的污言秽语,试图以放纵针对平民的秽语,来换取对政治话语的严控,由此获得互联网的“生态平衡”,这已是各大主流门户网站的基本游戏规则。但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那么互联网已经获取的艰难进步,将会遭到彻底瓦解。

中国哄客需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如何倾听不同意见,并“誓死捍卫他人说话的权利”。但十多年来,许多人在这此方面没有明显进展,甚至有日益退行的趋势。拥有一个可能正确的观点,只是进入公共讨论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表述这种观点,并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养,更是公民的基本责任:当你捍卫了其它公民的话语权利时,你也就捍卫了自己的话语权利。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广场,这种权利上的互相呵护,是公民理性对话的重要保障。

朱大可: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



导致网民不懂得理性对话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完全拒绝争论。官员和老师负责提供“唯一正确”的标准,决不允许下级跟领导争辩,更无法容忍学生在课堂上跟老师和同学争论。这种“一言堂”、“标准答案制”和“大一统文化”,是旧帝国专制文化的神圣遗产,却被完好地继承下来,成为支撑中国公共交往的基本逻辑。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正确的”知识和观点,从来就不是学习、争论和自行分析的结果,而是至上而下强行灌输的产物。这种思想专制传统,令中国人习惯于统一的思想和声音,无法接纳多元化的意见格局,也从未学会容忍不同观点,更不懂得如何展开以尊重对方为前提的理性争论,一旦面对不同意见,就会本能地仿效官员、老师、家长和警察,采用激烈方式进行回击,用各种高强度的秽语,殷勤问候对方及其母亲及其祖宗,由此制造激烈的口水暴力。

朱大可: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


这种由体制导致的文化病症,可以称为“暴力对话强迫症”,它把所有平等的观点争论,都变性为可笑的话语斗殴,在影响互联网广场生态的负面因素中,这是比较令人难堪的一种,它强化了互联网作为厕所的属性,而且有继续转型为战场之虞。它所制造的口水冲突,无法推动历史变革,而只能掀翻社会正义的标杆,把中国拖入文革式的深渊。但推动话语卫生的根本路径,并不取决于网民自我清洁的美德,而是取决于互联网商的秽语过滤机制,没有这种机制,任何言辞美妙的“网络文明公约”,都只能是一堆无效的废话。


注:本文在人民日报发表时,被编辑作了删改,以致文义发生偏斜,且没有征求本人的意见。本处发表的是原文。

本文配图皆为各种版本的后现代画作《蒙娜丽莎》

上传与管理:杰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夏上古神系》为朱大可先生耗费20多年的研究成果。全书以跨文化的全球视野,运用多种学科工具,独辟蹊径地探研中国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发现并证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这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源于非洲、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源于非洲之后,第三个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向西方主流人文阐述体系注入“中国元素”。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可视为1949年以来中国学术的重大收获。

朱大可: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

欢迎各位网友订阅《文化先锋》,搜索微信公众号iwenhuaxianfeng,或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