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自滿是前進中的絆腳石,怎樣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習慣?

Cherishmily


1.引導小孩客觀地認識自我

郭倩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女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理,凡事都不允許別人比她強,否則就會耍脾氣。一次和媽媽聊天,郭倩提到了與數學老師發生的爭執,原因是數學老師說郭倩的細心程度沒有劉娜好。媽媽聽了,語重心長地說:“老師批評你,並不是看不起你,而是希望你進步。老師能夠不怕你的抱怨,而選擇了批評你,原因就是他希望你進步。媽媽也是這麼希望的。”

聽了媽媽的話,郭倩深受觸動,後來,她果然慢慢改正了自負的壞毛病。小孩高估自身,認為誰都不如自身,往往是因為他們只看到自身的長處,而看不到自身的短處,總拿自身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所以,一旦發現這種苗頭,爸爸媽媽要及時給予教育和引導,讓小孩能夠正確地認識自身,看待他人。

2.表揚的方式要正確

雖然表揚教育被廣泛認同,但如果過分誇獎和肯定小孩,很容易使小孩產生驕傲情緒,認為自身是天下第一,無人能敵的。一旦小孩產生了驕傲情緒,再糾正就困難了。蕾蕾和媽媽一起玩跳繩。媽媽一口氣跳了20多下,而蕾蕾只跳了5下。媽媽覺得不能錯過這個表揚小孩的好機會,於是,她眉飛色舞地對蕾蕾說:“哇—蕾蕾好棒,簡直是跳繩冠軍呀!比媽媽強多了。”聽了媽媽的話,蕾蕾突然莫名其妙地把跳繩一扔,還大聲哭鬧起來:“不玩了!不玩了!”任憑媽媽怎麼哄,蕾蕾就是不肯繼續玩了。這下,媽媽很納悶:“怎麼還表揚出事兒來了?”

這樣的情況你是不是也常遇到?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問題就出在蕾蕾媽媽表揚不當上。在跳繩遊戲中,媽媽分明比女兒跳得多,女兒正暗自較勁兒要趕超媽媽呢,沒想到自身比媽媽差那麼多。可是這時候,媽媽卻冒出幾句表揚自身跳得好的話,還說自身跳得比她都強,這無異於給蕾蕾“當頭一棒”,使蕾蕾備感慚愧,讓她覺得媽媽在故意“討好”自身。由此可見,表揚雖好,但濫用卻是不可取的。

3.讓小孩正確面對批評建議

有些小孩自尊心太強,根本忍受不了一丁點批評。但是爸爸媽媽要知道,能夠正確面對批評和建議,小孩才會不斷取得進步,也才能贏得周圍人的喜愛和信賴。我們要讓小孩知道,他所受到的批評往往是因為他的某種缺點導致的,他只有接受這樣的批評,才能比較清楚地看到自身的缺點,讓自身不斷完善 和進步。

4.常給小孩講一些優秀人物的故事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小孩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多給小孩講一些優秀人物的故事,以此對小孩進行激勵。讓小孩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三門峽教育正能量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我有不同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夠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在現如今的教育環境下,都在提倡鼓勵教育,很少有說挫折教育的。是家庭還是學校,每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都會得到讚美,或者是物質獎勵。這本身是一件好事,可以讓孩子明白做得不好就沒有獎勵,做好了就能夠得到讚揚!

現如今的孩子都很聰明,如果得到了一點好處,他們會得寸進尺,希望得到更多。我舉個例子,有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剛當上班長的時候,他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因為一個同學排隊的時候排的不夠標準,將這個同學一個人關在教室裡。放學半個小時以後家長還在到處找孩子,最後好不容易才在教室裡面找到他一個人蹲在角落裡面哭。這個事情告訴我們孩子的人生標準他還沒有形成。他的很多行為習慣都需要我們大人去引導。

當我們的孩子取得好的成績的時候,我們肯定要表揚他的進步和努力。但是一定要讓他明白,一山還比一山高。可以用一種很含蓄的方式對他說:“孩子,你果然很棒!只是我今天遇到一道題很難,我相信你應該會!能不能幫幫我?”我們拿出一道比較難的題,讓他明白學無止境。

當孩子取得好的成績的時候,是最容易引導和溝通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讓他明白與差生之間的距離。自己應該去競爭的目標是比自己更優秀的同學。而不是說比誰強就可以了,可以讓他看一些表演類的更優秀的孩子的節目。讓他充滿更強的鬥志!


傳奇人在


驕傲自滿不可取,它確實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但是培養孩子要有遠大理想,要有自強不息,戰勝困難的決心,要樹雄心,要立壯志,這種雄心壯志,遠大理想與驕傲自滿是截然自同的。

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良好習慣,這不是一的話兩句話,一天兩天就能培養出來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多種因素,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的。

①首先,家庭影響,家長教育非常重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不但教會孩子說話,關鍵是教會孩子怎樣做人,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家長必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孩子做出樣子,從小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做人做事的良好習慣,對健康東西要虛心學習,不自滿。

②從小培養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尊敬師長,要知大知小通情達理,對於不明白的東西,要虛心請教家長、老師、同學,要虛心向他們學習,不要不會裝會,不懂裝懂,驕傲自滿,目中無人,到頭來有害於自己。

③謙虛謹慎要和膽小怕事區別開來,做人做事要誠實,要虛心;出現問題要勇於承擔,虛心接受批評,誠懇吸取教訓,這樣才有利於謙虛謹慎的良好習慣的形成,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超越平凡161778296


我們經常會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虛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有修養的表現。一個人只有謙虛,才會讓別人尊重。我們想要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習慣首先要幫助孩子認識驕傲自滿的危害!

一,驕傲自滿就是盲目自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會採取別人有益的意見,而是固執己見。

二,驕傲就是過度的自信,驕傲會矇蔽你的雙眼,讓你失去判斷事物標準的能力。

三,驕傲不僅使人落後,還會招致不良後果。比如自滿亡國的故事 : 五代時,晉王李克用帶著對梁、燕、契丹的遺恨而死。臨終前,李克用留給兒子李存勖3支箭,囑其復仇。李存勖不忘父親的遺志,出征時將3支箭裝入錦囊,凱旋後則祭祀在祖廟,以此激勵自己奮發圖強。在此強大的推動力下,李存勖攻城略地,滅燕破梁,又敗契丹,無往不勝。“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可是當後來天下已定,大功告成時,李存勖卻變得驕傲自滿起來,縱情聲色,終日與美女在一起。導致上下離心,國家日衰,三五年之後就禍端驟起,自己也被亂箭射死。 這個故事充分的說明:人不可驕傲,一旦驕傲,若不收拾,將會禍端驟起,不利於己在認識了驕傲的危害之後,我們也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如何區分自己的自信和驕傲。 自信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能使人樂觀向上;而驕傲是對自己的不全面認識,是盲目樂觀,常會讓人不思進取。我們要全面分析孩子的優點,當孩子取得進步時,也要告誡孩子不要沾沾自喜,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知識的海洋無窮無盡。



同樣作為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要整體的誇誇其談,也不要在朋友面前吹噓自己怎麼怎麼厲害,孩子也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所以父母也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事實!不要驕傲自滿,謙虛謹慎!

這都是自己的一點拙見,希望對你有用!


依依的成長日記


關於這個孩子成長的問題,作為一個老師而言也有非常多的想法,今天我就談一談。

首先,孩子出現這種可能性是因為家庭環境給予了孩子這種信心。

那麼從另一方面來講,我們家庭的物質條件啊,還有我們的父母的期望和期待都可以提供給孩子自信心,這本來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在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過於自信變成自負吶,對孩子的成長肯定是不利的,那如何去改變這種情況呢?

首先我們家長要重視這個問題,因為家庭教育在實質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起到最基礎的作用的,也是最主要的一個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在養成孩子的性格的這個問題上,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正所謂大河裡沒水,小河裡幹,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哪裡?來源於我們父母給的,那如果想避免這種自負的情緒,那父母就要適當的給孩子以鍛鍊的機會。怎樣的鍛鍊機會是合理的呢?下面我舉例說明。

一,可以讓孩子在家裡做家務,幫著父母去收拾家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每天早起早睡,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打理的僅僅有條。

三,控制好孩子的零花錢,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節約認真等一些良好的品質。

四,要對孩子狠一點,以上說的三條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要對孩子嚴加的管教,甚至進行懲罰,直到孩子能夠完成以上問題,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慢慢就會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現實的差距,慢慢的就會正確的認識自己。

五,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濟寧小新


首先父母要做到不要到處炫耀自己與孩子的長處或事物,也不要對孩子要求過分高。讓孩子容易獲得滿足。

其次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優缺點,同時要看到別人的有點。讓孩子知道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並且讓孩子坦然接受,同時要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社會是靠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來發展的。

最後,幫助孩子開拓視野。當孩子的見識增長後,他就自然會認識到自己的微不足道,自然會發自內心的謙虛起來。同時自身格局也會變大。


禾道教育諮詢


第一,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做好表率

第二,適當的誇獎和鼓勵是應該的,但是也要有打擊教育和受挫教育。

第三,多讓孩子跟比自己強和品學兼優的同學結交朋友,他自然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第四,多帶孩子出去長見識,多參加一些國際夏令營的這樣高質量的活動。


親寶寶1314


1)父母不要對孩子保護過甚,要敢於讓孩子接受挫敗感,讓他自己消化和調整。

2)找一些關於教孩子面對失敗的書籍,讓孩子閱讀。

3)找一些這方面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4)父母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言傳身教。

5)不要希望一天兩天就能讓孩子培養這樣的品質,需要長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