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大省以後怎麼發展?

回憶當作塵埃


先說河南的農業

河南作為我國糧食產量第二的省份,農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劃定的耕地紅線是18億畝,而河南則要在2020年達到1.2億畝的紅線。現在河南也是我國第二大食品工業省份,2017年食品收入一萬多億。

所以河南在將來的發展上還是會重視農業,發展食品工業,繼續成為我國的糧倉、廚房。<strong>

再說河南工業的發展

富士康在2008年入駐鄭州對河南而言是承接工業轉型的一個標誌,簡單的來說就是河南現在是以製造業、重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也是為了讓更多人就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河南就要引進一些金融、科技、高新技術這樣企業,提升第三產業比重。

在2018年河南第三產業貢獻率也超過50%,所以河南以後就是引進更加有活力的工業企業。<strong>

最後說河南城市發展的總體佈局

中原城市群就是一個整體的框架,包括著鄭州大都市區以及之下的鄭汴一體化和鄭許一體化,像將洛陽設為副中心城市,鄭州南站建在港區東南也可以看做是服務於城市群的。在發展上,先是鄭州建設大都市區,再是用城際交通連接核心的九大城市,最後就是向外進行輻射。

所以河南在以後的發展中還有繼續增大增強中原城市群,這也納入到了十三五的規劃中。<strong>

總之,現在的河南就像是幾年前的沿海發達省內,雖然是農業大省,但同時也是工業大省、人口大省,所以在以後的發展中還是會守住農業,發展工業,解決一億人的富裕問題。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strong>


<strong><strong>


河南這些事兒


這是千百年來、歷朝歷代對河南最基本定位,中國是個“三農”國家,“三農”不穩影響整個國家安全,但是,河南又是個文化厚重地方,沒有河南就沒有中國,因此,未來中國發展應該在穩定河南“三農”基礎上大力挖掘推廣、扶持、做強做大河南文旅產業,河南是中國未來“軟實力”的堅強基礎!


旅遊酷訊


說說我家吧,以前交地款地都扔了,現在一直沒有動地,我們村的地面積太小几分地也有最大也就兩三畝,收割機都不願意來,還有就是地太少,一家人七八畝地太少了,如果不出去打工要餓死人。我覺得如果讓農民過好生活要地多,一家最少五十畝地可是地少人多,還是出去打工吧


快樂無限10916668


太簡單了,河南要努力擺脫農業省的稱號,開始過渡到工業強省和服務業強省的新時代。每個縣城都開發新區,把城鎮建成區都再擴大2-3倍。完成城鎮化80%,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畢竟糧食太便宜,交給10%以下的人來種就行了。











守護人類


河南想發展的很好,除非把西北的戈壁沙漠變成良田。

江南的魚米之鄉現在很多變成了工業區,那麼耕地的紅線又必須要保證,騰不出來耕地的情況下只能犧牲工業先保證填飽肚子。至於對河南是不是公平那又另當別論。

看看河南周邊,山東就不用說了,遍地都是企業。河北省的耕地這些年也是大幅度減少,僅北京、天津和唐山就擴大了多少倍,再加上雄安新區,耕地銳減是毫無疑問的。

皖北還好點,皖南也跟江浙差不多。

糧食安全重要,但不能就此不讓河南人民發展經濟。所以鄭州從解放初期的兩三萬人發展成千萬人口的超級都市,佔用多少耕地?再加上另外17個地級市哪個不是比解放初成倍擴大,如果不能補充耕地而繼續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形成城市群后,我們吃什麼呢?

所以呀,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紅旗河要抓緊實施,從西藏調水補充西北荒漠,讓戈壁變良田才是最重要的事。至於阿三那邊有意見,可以先保留嘛。


亂眼看世界


很簡單,中國是農業大國,國家怎麼發展,河南就該怎麼發展,如果限制發展工業和現代服務業,是對河南人的不公!


大漢天真


蓋樓,多簡單啊……


中原之郎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已經定下了發展基調,河南還是堅持農業大省不動搖的發展方針。河南省政府已經下發了農業發展綱要。


知足常樂50216672


好好種地,多餘糧食發展養殖業!農閒時不要外出流浪乞討耍猴吹號猜瓜子,


流浪乞討的職業井丐


農業生產要走農場式的經營模式(土地使用自主自願)破除一切干擾。把勞動力徹底的解放出來,富餘下來的勞動力走進工廠或走出國門承攬工程或工業農業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