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哪裡的幹豆腐最好吃?

我叫齊旭光


幹豆腐是東北地區的特產,尤其是遼寧地區的幹豆腐聞名遐邇。網上有很多不懂得幹豆腐的人僅憑藉一張圖片就經常把幹豆腐和豆腐皮混為一談,甚至還會和腐竹、油豆皮等畫上等號。其實遼寧地區的幹豆腐雖然和豆腐皮、千張、油豆皮的用料一樣,做法也很類似,但真的不是同一種風格,遼寧的幹豆腐比南方地區的豆腐皮更薄、更香,更加有嚼勁,更像是油豆皮和千張的混合體。

另外,遼寧遼西地區是幹豆腐的起源地,特別是錦州、葫蘆島的幹豆腐喜歡吃的人最多,經常有人拿這兩個城市的幹豆腐作比較,有些人認為錦州的最正宗,有些人認為葫蘆島的最好吃。其實準確地講葫蘆島的幹豆腐和錦州的幹豆腐起源應該是一家。因為幹豆腐起源之時葫蘆島還沒有建市,原名是錦西,而錦西康熙年間就屬於錦州府,只是建國後錦西縣升級為地級市改名為葫蘆島。
如果從幹豆腐的品牌來講,目前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是虹螺峴幹豆腐,虹螺峴鎮是葫蘆島南票區的一個鎮,這個地方與錦州市區離得非常近,剛才也說了這一地區歷史上都屬於錦州。目前虹螺峴鎮幹豆腐已經被設為葫蘆島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虹螺峴幹豆腐工序十分複雜,完美的幹豆腐十分薄,甚至隔著幹豆腐都能模糊看到書本上的大字。並且虹螺峴幹豆腐所用的水資源是當地礦泉水,所以最好吃的應該非虹螺峴莫屬。
遼寧其他地區也都有幹豆腐的生產,但是在製作工藝上還是虹螺峴最正宗,當然很多人吃的別的地方的幹豆腐也和好吃,畢竟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其實即便是虹螺峴幹豆腐目前也有很多都不是傳統手工生產,而是機器生產。要吃還是要找那些手工生產的,一斤能有將近四十張。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幹豆腐,熱乎兒的嘎巴嘎巴紙似的。

這是我兒時,總在街頭巷尾能聽到賣幹豆腐人的叫賣聲。因為我們東北盛產黃豆,大豆,高粱。所以說我們東北的豆腐是非常好吃的。用豆腐做成的美味佳餚,大家也是耳熟能詳。所以說不管南北的客人都願意吃東北的幹豆腐,大豆腐。就是因為願意吃,所以經常會問我哪裡的幹豆腐最好吃。



如果說東北的幹豆腐,我覺得在伊春的嘉蔭幹豆腐是比較好吃的。如果說遼寧的幹豆腐哪裡的好吃,我說那就是葫蘆島市做的幹豆腐最好吃。葫蘆島的幹豆腐是非常有名的,在葫蘆島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裡有一個叫虹螺峴鎮的地方。這個地方與葫蘆島東部與錦州街呀,坐落在紅螺山腳下。這裡盛產幹豆腐,名噪東三省,就是他好吃的出名,才引來不少美食客人的品嚐。
其實愛吃豆腐的人都知道,豆腐最好吃都來自於他的水。100多年來這個紅螺山的水,始終是做幹豆腐的最好的水源。所以做出來的幹豆腐都能鋪在報紙上看到報紙上標題的大字。這就是幹豆腐所具備的薄細特點。去年12月份的時候我就在葫蘆島是吃過這種豆腐,味道也確實的好。


伊春美食美客


要說遼寧的幹豆腐,最好吃的是一個不出名的遼西小鎮——八道壕鎮的幹豆腐!不止是幹豆腐,豆腐更好吃!

其他地方的豆腐我從來不敢生吃(就是直接拌醬吃),八道壕的豆腐,新買的豆腐,拌上小蔥,肉醬,我一頓能吃兩三塊!不吃飯都行!嫩!香!

外地的親戚朋友來八道壕,臨走必買的土特產就是幹豆腐和豆腐皮!冬天還有凍豆腐!水豆腐沒法帶,只能在這裡吃!吃夠了再走!

為什麼好吃?因為這裡是山地,水質好!水甜!這裡的人,個個都是一口潔白無瑕的牙齒!就因為水質好!


老貓炕上睡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據傳說,在遼寧幹豆腐界最有名的莫過於錦州北鎮幹豆腐和海城西柳小碼頭幹豆腐(非物質文化遺產)。

錦州幹豆腐以“幹、薄、細”著稱。“幹”是指豆腐壓得實、乾爽;“薄”是指每張豆腐厚薄如紙,太陽底下能透亮兒;“細”是指豆腐裡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幹、薄、細”是錦州幹豆腐的三大特色,被錦州人引為自豪,成了炫耀的資本。錦州幹豆腐在全國可以說是聲名遠播。

而去過西柳服裝批發市場的人都知道,小碼頭幹豆腐那才是真正的地方特產,據傳說小碼頭的幹豆腐好是源於小碼頭的水質和從清代傳承下來的老手藝,2015年小碼頭幹豆腐被列為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幹豆腐真正好吃的做法是拿起來直接吃或者配肉醬卷大蔥原滋原味幹豆腐就是香。

幹豆腐後續被開發的烹飪做法也很多如:最著名的平民神菜尖椒幹豆腐,韭菜炒幹豆腐,大白菜燉幹豆腐等,還有蔥油幹豆腐,涼拌幹豆腐,幹豆腐肉卷,滷水幹豆腐……

全國的小夥伴你們那裡有幹豆腐嗎?都有哪些做法一起分享一下唄😚😚😚







吃貨武林


你這個問題就得我這個吃貨來回答,首先,我覺得每個人對於同樣的食物的評價是不一樣的。但是,請相信我接下來的話,一定要認真聽。遼寧省最好吃的幹豆腐是我們葫蘆島的,吃厚的就屬建昌的水煮幹豆腐,炒豆角絲,辣椒絲,哇塞,都太完美了。記住炒菜要放幹辣椒,你就吃吧。

要想吃蘸醬菜,必須是葫蘆島蜂蜜溝的幹豆腐,怎麼說?一個字,筋道,柔軟,最關鍵超薄,老好吃了。有一次回大連給同事帶了幹豆腐,她們竟然稱為這個是豆皮!哈哈,笑死我了,的確,大連的幹豆腐就剩抹布。我們葫蘆島的豆皮更好吃。蜂蜜溝純手工幹豆腐,咋吃都好吃,尖椒幹豆腐,少放水咕嘟咕嘟一會,你就吃就完了,下手要快。😍東北常菜,頓大白菜,裡面放幹豆腐,那味道絕了,連湯都給我喝下去,保證蛋白足足的。哎呀,說這麼多,晚上我得去買點!


米露v


哈爾濱市賓縣寧遠鎮橋北河邊那一片和叢家屯有幾家被稱為寧遠幹豆腐,我不說這寧遠幹豆腐的味道和口感了,我介紹一下當地吃幹豆腐風俗習慣;老字號老何家幹豆腐,老馬家幹豆腐,還有幾家,鎮政府給授牌寧遠幹豆腐,雖然說鎮裡一共有幾十家做幹豆腐的,雖然任何一家的幹豆腐都比全省各地的幹豆腐都好吃,但是寧遠人認為只有這幾家被譽為寧遠幹豆腐,因為好吃,反正你要買就得提前預定,起早去排隊,手工製作一天就產二三十斤,基本上被飯店和辦喜事包了一半,老字號都是在家裡就賣光了,當地菜市場是賣幹豆腐的在第一排,在最前面,價格一直比肉禽類食品略高一些,豆製品比肉類貴這在其它地方也是少見的,,其餘的幾十家也叫寧遠幹豆腐,豆是當地種,水是當地的水,手工笨磨,燒柴草大灶,幾十年上百年也沒改變,當地無論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宴席必有幾道幹豆腐做的菜,無論大酒店小飯館小吃攤任何一家必有幾道幹豆腐做的菜,而且是必點菜,當地走出去的人,無論當了大官還是發財了落魄了,都對幹豆腐念念不忘,回來必吃幹豆腐,有抗戰老兵,歸國華僑外國友人,八九十歲高齡,特意回來吃這的幹豆腐,開車幾十公里去排隊買幹豆腐的,特意繞道就為了買幹豆腐的,路過的車輛都二三十斤的買,帶回去分給朋友,大老遠給外地的甚至國外的親戚朋友帶幹豆腐的多得是,可見當地人是多愛吃幹豆腐,也會品鑑豆腐的口感,也說明當地幹豆腐確實好吃,,


振刺青


我替我家鄉說一說 我是葫蘆島市的 我們這裡的紅螺幹豆腐 和建昌水煮幹豆腐是最出名的 虹螺峴幹豆腐要買到真的才好吃假的太多 因為就那一小塊地方的水做的才是真的 又薄又香 建昌的水煮幹豆腐是厚實的 適合切開拌涼菜或直接吃 我沒什麼文化 回答問題也就這水平了 看過的別罵我


睡不著42


推薦你們兩個小地方的幹豆腐,虹螺峴幹豆腐,這是最薄的幹豆腐,但是你沒有熟人認識基本買不到最正宗的,幹豆腐最重要的的是水源,水好乾豆腐就好吃,還有朝陽縣二十家子的幹豆腐,但是二十家子幹豆腐必須是南三家附近的村子做出來的好吃,重複一點,水源很重要,同樣的地方基本外地人買的全部都不是正宗的,相近的兩個村子水質都不一樣,所以幹豆腐味道也不一樣,


不起名字了feijin


就是小時候在家吃的幹豆腐最好吃 放學回家 在園子裡拔一顆小蔥 捲上一張幹豆腐 拿起醬缸裡的醬耙 豁愣豁愣 然後一蘸 大大的來一口 那個味道沒有什麼可以代替 家鄉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 都融在其中 所以我說家鄉的幹豆腐最好吃


哥要瘋一樣自由


我在東北吃過當地稱幹豆腐我們南方叫豆腐皮的菜,我覺得不管哪家都好吃,那種濃郁的豆香真是比南方豆腐皮好吃,可能是東北產大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