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秸秆为什么屡禁不止?

吉林交警总队


◇个人觉得有很多因素:如地方对秸秆科学处理的方法推行缓慢,农民的劳动结构发生变化,一些利用秸秆的企业还未为建立······

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人及其它动物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各地严禁焚烧秸秆,不少地方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派出督查组分赴各地开展明察暗访,对禁烧工作不力的地方予以通报批评。

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手机短信等,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普及综合利用科技知识,曝光随意焚烧秸秆的行为和人员。然而,每年到了夏秋季节,燃烧秸秆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1

农村劳动力结构出现变化,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留守人员以老人小孩为主,秸秆搬运缺人手;

2

农村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农村能源由过去的烧柴改为烧煤、液化气和用电为主,大量秸秆不再作为燃料用途;

3

是秸秆发电市场利益机制尚未形成,商品化有困难。目前,油菜秸秆的收、捆等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高于厂家的收购成本,农民从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上得不到好处;

4

是单一利用方式存在缺陷,如秸秆粉碎还田后可能发腐成氨肥,一旦过量则导致秧苗返青困难。


虽然国家总体上严厉打击焚烧秸秆,但眼看春耕将至,不少耕种的农民铤而走险去违法,偷偷焚烧秸秆,只是为了能够正常播种,挣点血汗钱,讨个生活养家糊口!

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对8起焚烧秸秆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力震慑了违法行为。"既然我国一直都提倡问题必须从根本抓起,

那此次事件中,问题根本真的抓对了吗?农民真的是主导因素吗?

专家不切实际的建议

秸秆还田就是当时被采纳的专家意见,但现在看来,秸秆还田明显是弊大于利!导致不少农民朋友认为专家不切实际,故意刁难。

下面列举农民还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污染:还田中需要将秸秆粉碎,会产生大量粉尘,这种颗粒物随风传播依旧会造成环境污染;

2. 虫害:焚烧可以杀死大量幼虫,但还田却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存留的幼虫卵孵化后会啃咬作物,直接影响农民来年收益;

3. 减产:依照目前技术而言,还田后土壤空隙会变大,导致种植的作物容易枯死,减少产量

4. 时间过慢以及养分争抢:秸秆只有腐烂后才能增加土壤养分,会限制农民耕种频率;而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也会与作物幼苗抢养分,导致减产

在实践的检验下,专家的建议如“空中楼阁”,完全不切实际!但这都能得到广泛推广,对此不少网友评论"那些砖家只会理论,没有实践,真的很坑人"。

其次,专家压根没有考虑过农民收入低,还田只会降低农民的收益和加重农民的负担,因此还田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情有可原。

况且科学不仅仅是提出设想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不断检验、修正,甚至推翻。专家的价值不是提出了多少纸上谈兵的想法,而是推行了多少行之有效的举措


小熙带你看世界


秸秆问题是所有农民的关注点,烧与不烧,烧后怎么处理,不烧怎么处理,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是强调了在禁烧期间,烧荒拘留。


至于为什么屡禁不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九点:

第一点,过去秸秆很少有烧的,家里靠秸秆取暖,农民都拉倒到家里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秸秆基本不捆,放在地里不烧,也没地方放,而且村里也让放秸秆垛。

第二点,农民响应了号召,把秸秆打成了草包,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处理,推到坑里一火烧了,费时费力费工费钱,最后还是烧,不如在地里烧胜省工。

第三点,许多人把秸秆雾霾都归于农民烧荒,其实太过片面,秸秆确实有影响,但工厂废气,费烟,交通工具尾气等等,都是雾霾的主要因素,单单把秸秆拿出来,让农民感觉到不公平。

第四点,秸秆还田技术还不太成熟,各地方的气候,温度不一样,不能一刀切,在南方实验秸秆还田的成功方法,在北方不一定适用。



第五点,烧荒对农民有利,虫卵,病菌,草籽,在一场大火里都能消灭,对来年春耕非常有利。

第六点,烧了秸秆,地里的草就没有了,都变成了草木灰,也就是钾肥,对于旱田地,有点草还可以,对水田来说,草就是活,必须捞干净。

没有稻草,插秧的时候,就不会影响苗扎根,掉苗少,农民补的就少,秧苗的成活率也高。

第七点,秸秆不烧,还有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深翻,太浅盖不住秸秆,只有土多了才能盖住,但深翻一般的车就达不到要求,费油费车不说,有的农户还得雇车干,得不偿失。



第八点,本身农作物就掉价,农民就不挣钱,再增加农民的成本,自然受到抵抗,所以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烧荒省钱啊。

第九点,不做引导,只是一味监管,思想工作没有做到位,农民没有意识到秸秆的危害,农民都是靠种地为生,不问缘由,就禁烧秸秆,农民一定反弹。


法律上都讲,法理不外乎人情,,如果在道理上讲的同,那个农民都是通情达理的人。

以上九点就是‘’田俊超白‘’的真实想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果有什么不对,请大家在下面指出。


田俊超白


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是成本太高,人工费、运费都是一笔开销。何况打包整理有时不知送到何处。

俗语: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买卖无人干!

禁止焚烧农田秸秆麦杆等,理由就是环保!

环保,人人支持!

但农村人有一点想不通,即使完全禁止田间焚烧,对改善城里的环境能起多大作用?。

中华民族是农耕文明,无拘无束地烧了几千年(或焚烧肥田,或做饭取暖,或烧窑建房等),都是蓝天白云、空气清新。

怎么如今就戴上了环境污染的帽子呢?

即使今天,城里人常常喊雾霾,有时连月亮太阳都看不清楚,农村不还是气候宜人、满天繁星?


碧水青山0


近些年,环境污染严重,但决不是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原因很多,秸秆本身就是环保产品,基本没有化学成份,焚烧秸秆的烟也是青烟,对环境影响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过度对资源的开采,消费品特别是低质塑料品的消费,过度抽地下水,工业用煤气到百姓家大量消耗,这些无序对空气污染影响最严重。五六十年代为什么焚烧秸秆很少呢?其原因应有这么几点,一是六七十年代玉米产量还是比较低,秋后秸秆也就少;二是在一些地方秸秆是老百姓的主要烧柴原料;三是东北是玉米的主导产区,种植面积扩大,就会产生一定的秸秆存量;四是由于农村常住人员的减少,秸秆自家消耗量逐年呈下降趋势,给秸秆存放带来防火隐患;五是农村家家对煤气需求增加,固然也减少秸秆消耗,这是秸秆在农村的使用状况。从为什么焚烧秸秆看,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焚烧秸秆主要是减少对玉米叶子的焚烧,同时可以做肥料;二是对病虫害通过焚烧方式进行有效根除,防止次年发生;三是将秸秆粉碎还田做肥料农民不认可,玉米秸秆腐烂时间长,也不利于耕种,由于种子出现不接触土壤情况,就不能保证种子发芽率,会影响产量和收成。所以说,农民主张焚烧秸秆的做法还是支持。


永远吉祥319


西门观点: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制作燃料和饲料成本太高,农民负担不起,只好偷偷焚烧。不要强行禁止,要对秸秆处理进行政府补贴,让农民减少经济负担,才能解决问题。

焚烧秸秆的确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给交通运行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存在引发山林火灾的潜在危险,专家建议禁止农民焚烧秸秆,也没有错。然而,错在农民吗?也不是,农民也是在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偷偷烧之。

专家建议秸秆还田,先不说秸秆还田影响种子发芽,容易滋生害虫,存在弊病,光那笔费用农民就掏不起,如果花钱进行秸秆还田,种粮就会赔本。

再说制作饲料或者燃料,一是这样的企业太少,没有人来收农民的秸秆,即便有,也要农民自己把秸秆送到企业,本来收购价格就很低,加上运费,还要赔钱。

所以,农民也要生存,也要养家糊口,也要养儿育女,赔钱种粮,不是农民不干,是因为农民没钱。

强行禁止是不人性的做法,还是要对农村秸秆处理做一些补贴,让农民减少一些负担,这个问题才能解决。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我是东北老农,我这里一般人家种地都是上百亩,有的好几百亩。种大豆还好说,秸秆可以散在地里,也可以拉走。如果种玉米,想把秸秆收拾出去,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太费工。而且现在都是机械收割,直接就把玉米秸秆粉碎了。如果不烧了,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深翻,可是深翻费用太高,多数农民无法接受。也许政府可以强制不让农民烧,可是真实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农民烧秸秆的季节,正是火险高危期,你不让他烧,他也会偷偷去烧,这样更会引起森林火灾。所以一些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为了避免受到更大损失,无法对农民的行为进行严控。如果真正想禁止农民烧秸秆,只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要想法设法为农民处置这些秸秆。把玉米地免费深翻,把稻地稻草打包运走卖给养殖户。或者给农民足够的补助让他们处置秸秆,如果再烧扣补助,罚款。反正需要政府下更大力气,更大耐心来解决这个问题。



占礼文化杂谈


秸秆屡禁不止,根本原因现在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就目前的这几种处理办法,也就是秸秆还田,秸秆制作燃料,秸秆制作饲料,工业原料等等。以上几种办法就目前来看并不能很好的实行下去,因为各种技术都还有缺陷,就那秸秆还田来说,秸秆腐烂会有害虫滋生,对来年种的庄稼生长不利,容易生病,导致植物枯萎死亡,其它几种基本是因为处理成本太高,做出的产品价值没有成本高,所以农民并不愿意那样做。

现在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焚烧秸秆,我们前说焚烧秸秆的好处,第一焚烧完的灰烬留在土壤里,第二年的庄稼可以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第二,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不需要提高焚烧秸秆进行取暖了,而且不像原来,家里都有牲畜,秸秆大多数都喂牲畜了,即使焚烧秸秆对大气有污染,但是目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lv前方的路途


我是农民 政府让我们秸秆还田是个好事能改良土壤,但是秸秆还田可不是个容易的活,首先需要大型农机配套,这一套下来估计得个五六万吧,原本不富裕的农村人有几个能接受得了吧。不烧也能用免耕机播 可但是地上厚厚一成秸秆农药落不了地 荒地不说地温上不来能不影响产量吗。

我们这里有打包的 一亩地55块,弄得也不干净还得收拾,原本种地就挣不了多少钱 大家说说能用的起吗?听说国家给还田补贴 好像就20块左右只能是呵呵了。

振兴东北大豆说得多么让人兴奋,一块五毛多点 都不好卖 你说让我们如何去振兴吧。经济效益面前不得不选择种植玉米。

建议专家们不要一味地提禁止令了 切切实实的到农村来走走 看看 听听 回家去再好好想想拿出个真正利国利民的建议来好吗。最后还得说 秸秆还田费工费力又费钱。


禁养宠物就少吃转基因


可以不烧,先拿出解决办法。

不烧怎么处理?谁来回收?不回收放哪里?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就一禁了之,现实吗?

总不能让秸秆放地里不种粮食吧?

民以食为天,拍屁股下命令的事少干也好!

邓小平同志说过,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砖家官员们去种两年地,看看他们怎么处理秸秆再说。


红岛建设888


为什么还有呢?这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光说不“做”,这里所说的做不是指农民,而是不让农民烧秸秆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原理很简单,秸秆就是绿色农业垃圾,与我们生活中的垃圾道理是一样的,这是秸秆是环保的。如果要用垃圾的概念套上去你就明白了,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首先我们要把垃圾收集到一个地方,再拉到各个垃圾站做分类压缩处理,这期间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他们不仅要搞生产还要睡觉的,农业垃圾那么多,他们就是不吃不喝也弄不完啊,他们不是万能的机器人。他们也知道有污染,但是不烧第二年就有老鼠,有虫子,极大的影响收成。光说禁止,都没有给农民解决的路子,说有用吗?想得很好,规划很到位,谁去真正的去帮助了吗?粮食价格那么低,还要花钱来处理这些,农民还吃什么?有什么比打一下火机快、不费钱、省力吗?再说烧秸秆真的是导致雾霾的最大原因吗?如果按照污染的角度来说,农村烧秸秆,农村应该是污染源,但是反观农村的空气是最好的,很多人都认为都飘到城市去了,那你就错了,因为燃烧产生的还不够农村的植被吸收,即使怎么也对城市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城市人多,车多,还有工厂,更重要的是植被少,完全吸收不完这些污染,不产生雾霾才奇怪。不要一味的禁止,首先要实地考察,调查清楚,只是秸秆吗?那工厂呢?车呢?人呢?大自然自净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