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龙洞探秘,这个悬于绝壁之上长约百米的山洞,刻有50多尊佛像


济南龙洞,位于济南近郊东南15公里的龙洞山上。龙洞洞口高2.7米,宽1.3米,两侧石壁刻有对联"真气森喷薄,神功接混茫",为清朝同治年间济南知府龚易图所书。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大地上洪水泛滥,洪水的发动者就是以共工为首的若干条孽龙,其中有一条孽龙盘踞在济水里。它兴风作浪,肆意发作,淹没许多地方,使人们无法生存。

大禹奋起要抓住这条孽龙,这条孽龙急忙逃窜,躲到了济南东南山区里,一头钻进一个山洞里面。大禹登高望远,见佛峪的一个山洞里露出一段龙尾在悸动,他大步向前,抓住了龙尾。那孽龙急了,拼命用龙角拱山往上狠钻。

只听得一声巨响,碰出了一个洞口,孽龙纵身上跳,窜将出来,向南逃去。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的山洞,这个山洞就被叫为“龙洞”了。

这里既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又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自宋代起龙洞就已成为游览胜地。

洞东西相通,长约百米。进入洞口,洞中有洞,初为高敞穹隆石室,大可容数十人。

顶部有一小洞砂石已经坠落,有一个此处危险严禁攀爬的牌子。

洞中有一个天井,可以窥看藏龙涧峡谷全貌。

洞壁间镌刻佛像三组,50余尊,其中三尊高4米,为东魏天平年间作品,法相端庄,风格古朴。

狭窄洞壁两侧刻着摩崖佛像,多为隋代凿建。

继续向里走,洞身变狭,忽敛忽舒,曲折盘桓,深邃幽奥。

洞内怪石横出,钟乳倒挂,石花丛生,水珠下滴,铿锵有韵。

宽窄不一的洞壁形似一个人的头部。

继续往前走,看到前面透出一丝亮光,这就是另一侧的洞口了。

洞内漆黑一片,高低不一,必须借助手电的亮光才能在里面走。

洞的高度时高时低,有时必须弯下腰通过。

龙洞进口相隔一两米之处不,也有一山洞,悬于陡壁上,无路可通。风景与人文兼具的神秘龙洞,等你来一探究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