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说:人生一没有意义,二没有任何价值。那么,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罗曼罗兰哦


首先要弄清,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是这样写的:“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我是南京作家、策划师雷传桃,今年过了知天命之年,已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孙宝宝,眺望余生,以及芸芸众生,我认为季大师的这个著名论断,实在太正确了,完全说到了点子上。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把自己和家人吃好、喝好、玩好、乐好、住好、用好等,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样,固然是一种活法,但从人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所起到的作用则可以忽略不计。

季大师是站在人类、国家和社会发展这个很高的高度,来审视芸芸众生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从而得出了“话糙理不糙”的结论,值得所有人咀嚼和品味。

在季大师看来,要实现人类越变越好,把大同之域这一理想变为现实,需要无数代人共同努力。如同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像一条链子,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滚滚长河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季大师帮助芸芸众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那就是为了人类的更幸福和更美好,而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和一家人过得好。要跳出小我,为了大我。人生离不开衣食住行用等基本需求,但这不是人生的价值,也不是人生的意义。绝大多数人没有从中跳出来,把人生这个对个人来说,是处于第一位的大事情,弄得低俗了。

人活着,要对人类(国家、社会)发展承担起责任,这才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古代的圣贤、现代的英雄和各行各业的杰出者,给绝大多数人树立了榜样。在此,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盛世文娱


前几天在与几位朋友聚餐,席间谈到年龄的问题。有位boss说起自己前一天为老婆办了一张美容卡,希望岁月在她身上走得稍慢一点。在大家的感叹之中,一位大学教授语重心长,把眼光投向我,“从你这个年纪,到我这个年纪,隔了20年,但好像我昨天还是你,现在就成了我......”


本来推杯换盏的热闹,变成一阵沉默......


其实人长大就会发现,时间的水流得愈来愈湍急。特别是结婚生子之后,有一天我们倏然发现,一夜之间竟从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变成了从前嫌弃的广场舞主力大妈和大叔。


既然时光易老,如何才能不虚此行?所谓“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说,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生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


如果要回归本质,其实,芸芸众生,万千世界,又有什么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呢?在这个维度去思考,什么意义都不存在了!


人之所以生而为人,而不是猫和狗,因为人是有灵魂的。


柏拉图说,“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我很喜欢胡适,早早就将他视为我的文学情人榜上一员。他的自由之灵魂,理性之思考,是每个时代的人都为之震撼的。



对于人生,他在《读书与做人》中的看法尤为精辟:“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


“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胡适


也就是说,你现在去看几页书,那几页书就是你这段生命的意义,若现在去记几个英语单词,这几个单词也就是你这段时间的意义。而如果你只是无聊而迷茫,这段时间对你就是没有意义的。


正所谓,人生的意义,不在“苦想追求”之中,而在“行动创造”之下。如果有想做的事就去做,如果此刻你正在无聊发呆,那就去找点事做。


活在当下,便是最大的意义。


周国平在《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说:“人们说我们都是在追求生命的意义,我不认为那是我们真正追寻的,我认为我们追寻的是活着的体验......让我们能感觉到活着的喜悦。”


我喜欢上读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相比泡吧、唱歌、闲聊,它更能带给我愉悦——一种在精神土壤中开出的花,清香漂到了心脏的感觉。


人活着,不就是追求活着的体验吗?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有不同的体验,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吧,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挑战和尝试,生命的体验就会越来越丰富和精彩。


我很欣赏一部分女人,眼里除了孩子之外还有自己。在我看来,一个人可以没有工作,但不能缺乏人生的兴趣,因为一个人的活着的体验,很大部分来自于她追求某样事物时的喜悦。


如果你还没有培养你的兴趣,那就从读书开始吧。


就像胡适先生说:“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这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


真正享受过阅读时光的人会知道,精神上的愉悦感比任何感官上的刺激还要强烈。


总结一句,当下所做,当时所感,便是人生的意义。


作者, 五月笙:微信读书签约讲书人,专业书评人,有书、新世相等平台签约作者。
我会持续在这里分享「独特思考」、「读书方法」、「高效工具」
关注我,用心解读好书,用阅读赋能成长。

五月笙


前段时间夜里做了一个梦:和一个朋友去远行,由于地方偏远全靠步行,晚上住在一屠户家,屠户置酒款待,但他却在酒里下了药,等我和朋友醒来时,却发现赤身裸体被捆在院子里的木桩上!只见屠户和一帮手提杀猪刀,朝我俩走来,我问:我们素无仇恨,何故要谋杀我们!屠户说:我看你俩皮肉颇嫩,杀了做肉馅正好!我俩自知肯定是活不了了,朋友说:大丈夫死就死了,但是临死前好歹让我们大吃一顿,再找俩美女来给我们把盏!我什么都没说,只是心里盘问着:我死不足惜,只是我还有房贷要还,还有老母老婆孩子要养,我要没了,他们可怎么办啊……后来被惊醒了,坐在床头回忆着梦里的事,觉得可笑,临死了,想的不是如何想办法活下去,而是担心着那些我放不下的人和事。

那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很多人就给不出答案。因为活下去是所有有生命的个体的本能,一草一木都知道把根往有水的地方伸展,把叶向有阳光雨露的地方延伸,更何况是人呢?你去医院看那些身患绝症的人,他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治病,但你要问他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我估计好多都会说,不想死,想活下去。对!这就是本能,活下去,或许什么都不为,只是想活下去!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常说:人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很早以前我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人活着,那么苦那么累,那为什么还要拼了命的活下去!得到的答案也是不断转变!

现在的我觉得:活着已经不是为了什么,而是一种责任,然后带着这种责任,努力活下去,努力奋斗,顺便完成一些自己的和你关心的人的小念想!



我的兄弟叫酱爆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恐怕每个人都问过自己。

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来源于我小时候的一个梦。

记得小时候做过一个梦,就是自己的身体进入了一个螺旋式的无底深渊,身体,旋转着,越来越快,无穷无尽。

这个梦一直到现在,都不曾被忘记,总是在无意中忆起。

后来我就特别地怕死,觉得死亡,就像是走进那个无底的旋转着的深渊。

既然怕死,就要好好活着,而且是要努力地、认真地活着。

上有父母,生我养我,要尽孝。

结婚,与爱人携子之手与子偕老,要守承诺。

生子,呵护她长大,要尽责任。

工作,是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体现,要实现自我价值。

无论是孩子、丈夫、妻子、父母,还是社会角色,无论那个角色,只要努力、认真去做,好与坏,成与败,就无悔、无愧于心吧,这就是我认为活着的意义。

《小森林冬春篇》有段台词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让我对小时候的那个梦有所释怀,或是因为我梦中那个无底的螺旋式深渊,与市子所理解的“人本身就是螺旋”有些许地暗合吧。


皓月1117


季羡林说:人生一没有意义,二没有任何价值。那么,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对于这个问题,要明白,季老在其著作中的原话是这样的:“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实际上道出了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无奈。

我认为,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对这样的论点,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与怀疑。

其实,没有谁能够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很准确的回答什么是活着的意义。

为什么?

因为活着的意义在于个体,每个人、每一天、每一个场景、每一时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的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这个问题,就好比有人问李小龙:“请告诉我,大师,世界上最佳的招法是什么?”

离开特定的博弈场景和特定的对手,压根儿不存在什么最佳的招法,甚至连较好的招法也不存在。

人的存在,也是这样。

我们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而这个使命,却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并且,按照无神论的观点,我们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

这样的话,每个人的生命任务都是特定的,完成这些任务的机会,也是特定的。

生命中的每一种情况,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挑战,都会提出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

我们不应该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的,是生命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简而言之,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独特的问题,必须通过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意义的提问,对待人生,除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别无他法。

当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在临死前,道出所谓的人生真谛,即“人生毫无意义”时,由于作品即作者,虽然这是莎翁本人的观点,但你仍将信将疑;

当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对绝大多数人,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时,你同样抱持观望,与怀疑的态度;

当著名艺术家陈丹青说“人生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时,更是被骂得体无完肤……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生的无意义论,并不足于让我们从容自在地度过此生。

在我看来,肩负起你该承担的责任,就是人类存在的价值,也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如果你要像孔子、孟子、庄子那样,那立德、立功、立言,就是你的责任;

如果你要像乔布斯、马云那样,那么,立志改变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就是你的责任;

如果你要像古天乐、袁立那样,那投身公益、抚危济困,就是你的责任;

如果你要刘慈欣、村上春树那样,那著书立说、传播正能量,拓展想象力,就是你的责任……

当然,对于我们更多的平凡人,柴米油盐酱醋茶,父母老婆炕头娃,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我们的责任。

总之,你承担的责任有多重,你活着的价值就有多高,你生命的意义就有多大!

我是刘薄士,专注爆品研发、产品/品牌升级、IP打造、全网营销,不搞锦上添花,专门雪中送炭!自古评论出英才,欢迎拍码+拍砖。


刘薄士


标题里边问道:人为什么活着?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也是我常常会想起来的,不止一次会想到这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反反复复的,让我从十几岁疑问到现在30多。即便是到现在30出头了,但依然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有时候觉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是这般这般,然而不久之后又会推翻,觉得可能是那般那般,目前来说只是自己有一些看法跟大家聊一聊。

说到人生活着的意义。这个意义二字是人们强加给生命的。因为刚开始有人类时,人活着不需要考虑人活着是什么意义,人活着为什么?因为只为了填饱肚子,去狩猎,填饱肚子,遮风避雨。不会去考虑人生活着是什么意义,活着就是活着,既然活着就要活着,活下去就是最大的意义。

可是当我们人类一步一步的发展能够吃饱了,能够穿暖了,思想比较活泛了,有些人就要想着人为啥活了。

我也经常会想,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只是为了养育自己的儿女?显然不太是。儿女不需要你养育多久?你也可以选择不生儿育女。但是不生儿育女,自己的养老没着落,显然这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只是为了养育自己的父母,显然也不太合适,养育父母只是其中的一种责任。但是我们的人生并不纯粹是为了养育父母的。难道是为了造福社会?这个说的有点大了。能造福社会的有几个人?我们大部分人跟小草是一样的。冬去春来一秋一夏,一辈子就那么几天。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谈不上造福社会。活下来就很不错了。

可是我反反复复的去想,也始终弄不太清晰活着的意义。就像季大师说的那样也许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轻率的去结束我们的生命,当然我们有这个权利,但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因为你还有很多各种各样事情要去做,很多任务没有完成。我们这边想去死都是很难的,因为放不下舍不得!因为还有很多家人要依靠我们,这是我们要活下去的一种动力,可能也算是一种活着的意义吧,应该说这种责任算是一种意义。

为啥我们大多数人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也承受着很多的痛苦,要亲眼见证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但还是要活着,不管活得开心的还是活的不开心的都还是要活着。那么我还是倾向于活着的意义是为了履行各种各样的责任。既然已经活下来了,那么你就有各种各样的责任,也就是为了完成这些责任而活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的再单纯一点,我们人活着都是为了利益,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为了利。起早贪黑的逐利是为了什么?逐利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责任,更有质量的去完成我们的责任。百年之后,眼睛一闭,啥也没有了,那就彻底的解脱了,所以我们活着的意义,目前来说我理解为履行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


思维部落


人生一没有意义,二没有任何价值。那么,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

借用余华的一句话: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去死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我想季老应该想表达:意义本身没有意义,就好像你拼命去追求做一件事的意义本身就不会有任何意义。

我们很多时候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那么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呢?

我是个拙人,我是这么想的——我想在有生之年,第一:交三五胜似亲人的好友;第二:赚一些钱,不为别的,只为我要给父母过得好一点,还有与自己亲爱的人们周游世界;第三: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倾驻感情于他。第四:我希望能够见证孩子出生,见证父母老去。

如此,足以!




阅读患者


对于这个问题,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其实我们在思考问题以前不妨先看看两部小说,分别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余华的《活着》!从生命的本质而言,我们的出生是很难选择的。有人生于富贵之家,有人出生家境贫寒。但在命运的讽刺下,我们依然需要做出改变,哪怕遍体鳞伤,只要努力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正如《平凡的世界》之中的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虽然家境贫寒,但已然不遗余力做出改变,一是为自己的未来,也许是温饱的生活,亦或是美好的爱情。二是为改变整个家庭的现状,他们不能苟且一辈子,因为生活本身的意义在于,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心中希望所带来的诗和远方。虽然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为争名不为权利,但为改变自身命运奋斗的勇气与经历的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出生命的精彩,也许这正是活着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又如《活着》之中的福贵,虽然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祖上都是地主,不愁吃不愁穿,典型的富二代,家中有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女儿,但如果我们得到的东西不懂的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从这一点而言,命运似乎又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似乎命运给福贵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但即使经历一次一次的打击之后,福贵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一生的蹉跎岁月,艰难困苦,让他明白,其实活着的意义很简单,就是珍惜当下,不去回忆过去,更不要向往未来,唯有享受属于自己的当下才是最为惬意的,哪怕只有那一缕即将消失的夕阳陪伴。

但当我们回到现实社会,我们似乎都活在了别人的眼中,自己的价值与活着的意义,只能由别人来评价,似乎自己只有活成别人所羡慕的样子,才能体现自己活着的价值。很显然,我们每个人自己都在自欺欺人,在别人眼中活着是很累的,但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一切好坏都由别人来评价。我们更应该停下脚步来问问自己,这难道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某些人拥有做到宝马车里的幸福,但却嫁给的并非爱情,又在羡慕别人爱情的美好,但这都是自己的选择。一切都是虚荣心在作怪,又能怨谁呢?

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许,当我们有一天真正不在意别人评价时,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吧!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懂得活着的精彩纷呈,就可以体会到我们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人生原本不复杂,只要你简单,这个世界就简单。



凤凰涅槃宋晨声


从终极结果来说,个体的物质意义是归于零了,当然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人死灰灭而已。

但是,每个人还有精神传承的一面,那些我们今天念念不忘的伟人、大家,他们不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如科学成就,发明创造,定理公式,作品文集,乐曲歌曲,政治模式,治世方略等等吗?他们不是肉体凡胎的人吗?



所以,不能说人生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只能说普通人确实很难有突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但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就像你在单位是棵草在家却是顶梁柱一样,你对于你的父母和孩子来说,你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人。



哪个普通人的身上没有他祖先前辈的影子呢?所以,还是那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吧。

你要好好过你的人生,你要过好你的人生。因为,你的性格品质你的人生将成为你家族的血液的一部分。


用户51394162598


为什么而活着?人生在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曾经以为支撑自己活着的东西倒塌后,无法活下去。可是有一天他们真的倒塌了,我不能选择去死。所有人对我说,人生的支柱倒了,再去寻找新的。

寻找新的???

余华的《活着》我读了三遍,他在自序中说道: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开始的时候,以为我是为了某些东西——梦想和最爱的亲人而活。可是,真的有一天,梦想破灭、亲人离世,除了痛哭我无力改变任何现实。

我开始接受这句话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梦想破灭、亲人离世,支撑我人生的支柱倒了,难道我就不活了吗?不!为了活着我找了新的支柱。所以,人不是为了什么梦想之类的崇高的东西而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我接受了这句话,但是我不想承认他。我总是想为“活着”赋予更高尚的理由。

人生在继续。有时候,恍惚间,又不认同这句话,有些人貌似是有“活着”的高尚的理由的。或为了自由,或为了爱情……

所以我无法回答每个人活着的理由。

或许这种问题本没有答案,就像“真理是什么”类似的问题。

但我想讨论一下问出这个问题的初衷。

我很敬佩问出这个问题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我把这些认真思考人生的人分为两类:第一类,可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本没有答案,一直在思考和追寻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与价值,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人生;第二类,就是想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大多数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可能有的人兼有以上两个目的。

我想讨论一下第二种人。人来世上活一遭不容易,而且只能活一次。对于“活着”这么严肃的问题,怎么能浑浑噩噩呢?对于这样的人,你应该有用自己的一生去思考、去读书、去寻找的勇气和恒心。古今中外,多少先哲穷尽一生都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哪里有那么容易。可能,你在死去的最后一瞬间也没有得到答案。

但你思考的一生仍然是有意义的。季羡林曾说: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你应该把你一生的思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离去之时,你找到了答案自可慰其心;如果没有找到,但一生思考、探索,此时也应该是坦然的。

人生也有涯,而真理的探索无涯。就算没有找到,但记录自己的思考应该对后来人的探索多少有点裨益,这就是季老所说的承前启后的责任吧。

对人生的思考、对真理的探索如此,对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

大家都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所以就活着的目的来说,谁的生命也不比谁高贵多少,谁的生命也不比谁低贱多少。

可是,有的人“活着”重如泰山,有的人“活着”却轻如鸿毛。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