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block3的雷达系统有多强?

洋姜视频


相当牛逼,已经足以嘲讽阵风的RBE-2AA,叫板F-35的AN/APG-81了

枭龙战斗机最初配备的KLJ-7雷达本身性能和基础相当不错,这款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对3平方米大小反射面物体探测距离超过110公里,锁定距离超过75公里,并且抗干扰和对低空目标处理能力非常强。小巴最初考虑引进法国的泰勒斯公司的RC400雷达(幻影2000-5战斗机的RDY雷达发展型号),结果对比测试后KJL-7雷达性能远远超出。小巴枭龙生产线上的KJL-7雷达,其竞争失败者法国泰勒斯RC400雷达是RDY雷达的发展型号,RDY雷达也是对岸幻影2000-5和印度升级后幻影2000I所使用的雷达。

到2016年珠海航展时,南京14所展示了基于KLJ-7雷达升级而来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版的KJL-7A雷达,在航展上,实力嘲讽美国F-35A的AN/APG-81雷达。

中电科14研究所所长助理、技术专家王宏哲在访谈中说到“首次亮相航展的国产KLJ-7A型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的作战距离为170千米,与F-35的水平相当,而且这是在该型雷达的体积要小于F-35装备雷达的水平上实现的。”KLJ-7A雷达展示牌,明确叫板F-35雷达

之后,2017年《现代兵器》刊发的中电14所KLJ-7A雷达主任设计师徐健的访谈中提到,“KLJ-7A拥有千余个T/R组件,雷达虽然功耗低,但整体功率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采用数字波形雷达技术,“可轻松的发出出多种波形与不同种类目标交战;雷达的自由度高、带宽更广,雷达不会相互干扰,同时抗干扰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在提到与国外产品相比时,更是提到“KLJ-7A的技术细节可以匹敌F-22使用的APG-77雷达。”

而到了2018年珠海航展上,KLJ-7A雷达又有变化,侧面“长出”两块小型AESA雷达天线阵,形成一块主雷达阵面,两块侧视雷达阵面组成的三阵面AESA雷达。目前唯一一个采用这种三阵面雷达天线布置的就毛子苏-57的N050雷达系统,侧面各加装了一块358个T/R单元组件的侧视雷达,极大扩大了雷达覆盖角度,为战斗机提供良好的补盲能力。让高大上装备白菜化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F-35的AN/APG-81雷达被嘲讽,主要是F-35自己作死,机首上方的EODAS光电传感器和机首下方的EOTS光电指示系统挤占了大量空间,导致雷达空间不足。再加上为了成本考虑,要求AN/APG-81使用寿命达到惊人的5000小时,以确保F-35服役期间可以不更换雷达,这一指标逼疯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只能压制雷达功率和性能。而法国阵风的RBE-2AA雷达则是实力被嘲讽,法国佬雷达T/R元件也是购买美国外贸元件,本身技术水平比同行低半级,受阵风机首雷达尺寸限制,只集成了836个T/R单元组件。
所以枭龙block 3采用的KLJ-7A雷达,至少对空性能可以叫板F-35的AN/APG-81,实力嘲讽阵风的RBE-2AA,至于对岸F-16V使用的阉割版的SABR雷达更是不在话下,小巴媒体上爆出,巴基斯坦希望获取我军新一代空空导弹套餐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和霹雳-10E近程格斗导弹的出口型号,用来配给枭龙 block3。这一组合配备后,枭龙可以说已经成为三代半战斗机行列。苏-30MKI不是吹破天吗?哪又如何?看不起,小心别被枭龙揍趴下。


五岳掩赤城


关于枭龙III、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构成、巴基斯坦的军事建设体系化发展,我都有专门的文章,有兴趣可以到我头条号查看《枭龙出击(之一)——撑起印巴冲突的蓝天》、《枭龙出击(之二)——中国军事科技为枭龙III插上翅膀》、《巴基斯坦为何对中国武器如此情有独钟?》、《中国“雷石系列滑翔制导炸弹”,让枭龙武器库威力更强大……》、《中国LINK-17战术数据链让巴基斯坦军力倍增》。这些文章可以让你非常系统的了解中巴之间在军事装备合作与联合开发的诸多内容。

关于枭龙的第三个改进型,按照计划最晚今年年底也该首飞了。

巴基斯坦的说法是JF-17 Block III项目,其改进的幅度之大,非常令成飞人头疼。核心问题是JF-17平台是轻型战斗机平台,其自身空间有限,大幅度改动牵扯的问题太多,特别是改动机体结构,这对于一型已经相对成熟的飞行平台,任何人都会是非常慎重的。

所以,在JF-17 Block III之前,出现了JF-17B串联双座舱设计的改进项目。该项目彻底重新设计了座舱,在飞机脊背部增加储油仓,加大加宽垂尾安放更大的电子对抗与电子战模块,安装新型倾斜式尾翼,加装新式三轴线控飞行(FBW)系统组件,使用更大的机鼻容纳重新设计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增大机体结构,在机体脊背位置新增内部燃料空间,并换装测试大推力WS-13。

JF-17B项目实际上就是JF-17 Block III项目的前期铺路石项目。即便如此,成飞在进行JF-17 BlockIII初步设计时,核心问题依然是机首座舱、机鼻的超重让机体重心调整超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初步设计到总体设计阶段就花费两年半的时间。由此可见,JF-17 BlockIII的雷达系统、头显观瞄系统、红外探测系统都会出现在JF-17 Block III身上。特别是JF-17 Block III的雷达绝对不会时什么精简版的AESA体制雷达。

据说,JF-17 Block III其外形将会是类似F35那样的“胖子”,其机首的座舱、机鼻与歼十10C极为相似,其机身将JF-17B的很多特点继承下来,包括在机体脊背部增加的储油仓和加大加宽的垂尾,以及新型倾斜式尾翼。

JF-17 Block III的雷达很有可能使用“三面阵”结构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KLJ-7A“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正面“大阵面”集成的T/R模块应在1200个以上,每个侧面“小阵面”也容纳700个T/R模块。因此,KLJ-7A“三面阵”相控阵雷达的发射功率、探测距离、搜索范围、监视宽度都将是惊人的。特别是下视能力、雷达合成孔径能力、对地成像目标搜索与跟踪能力,以及抗杂波干扰能力,都将是单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无法比拟。

KLJ-7A“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大广角”特性,将极大丰富战机作战的灵活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首先,“大广角”让飞机跟踪、监视、锁定目标的范围更加宽泛,能够让先进的导弹获得更大的锁定立轴发射角度,并且,发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攻击空中目标时,其中继引导宽度不在局限于战机正面的左右各60°夹角区域内,能够实现战机正面180°范围内均可以实现中继引导。

其次,“三面阵”的“大广角”真正能让战机真正实现“边打边跑”战术。空战中的“稳盘”性能不再是缠斗的制胜法宝。KLJ-7A“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侧面“小阵面”始终能将战机的身侧情况“看得”一览无余,任何“并肩”绕飞的举动都等同于自杀行为。

再次,“三面阵”的“大广角”特性,让己方战机通过“侧向”监视敌方目标,利用规划的飞行路线,与敌方战机形成“速度矢量重合”,在“多普勒效应”的作用下,己方在敌方战机雷达上的信号会当做地面杂波被滤除掉,从而让己方战机在敌方战机雷达上消失,如同被隐身、隐形一样!

最后,通过空中多架战机搭载的多部“大广角”雷达进行编组,使其编队化身“小型预警机”。利用相控阵雷达的电子战与通信特性,由几部“大广角”雷达上的某几个R/T组件作为通讯模块使用,进行编队空域间自动联网、组网,实现在某一空域的广域范围内,对空、对地的共同探测与监视,指挥JF-17攻击群进行精确打击。


后面三个插图为被人原创,如要引用请与本人联系。


殷切希望与你直面交流!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


理智悍虎


最近一段时间巴铁的枭龙战机可谓是出尽了风头,继印巴冲突中首次实战就将印度的米格21战机击落一举成名后,最近一段时间更是成为了马来西亚用来对抗欧盟的重要王牌,特别是枭龙战机最近几年不断获得缅甸、尼日利亚等国的订单后。最近一段时间又传出阿塞拜疆已经看上了目前还处于试用阶段的枭龙Block3有源相控阵雷达版。那这款传说中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到底有多厉害呢?




枭龙战机作为我国和巴铁合作研发的一款轻型战机,从一开始的不被外界看好到如今首战就以击落一架曾经横霸天下的最早一批的二代机而被大家回过头来追捧。其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从早期的Block1到如今已经开始批量装备巴铁的Block2,升级幅度不可谓不大,首先肉眼能看到的是增加了可以大幅度延长作战航程的空中受油管和能够挂载更多的国产武器弹药,包括我国最先进SD10A空空导弹,这款制空导弹也是我军现役最先进的霹雳12中距弹的外贸版本,其次还可以加装专门为枭龙战机配套研发的CM-400AKG超音速空舰导弹来增加枭龙战机的作战能力,并且在航电系统上也得到了重大升级,比如增加了现在最主流的数据链系统,配合已经出口巴铁的ZDK-03预警机发挥出枭龙战机更大的作战实力。






现在枭龙战机已经进入到BLOCK3阶段,这也是枭龙战机已知的深度改进版本,将安装我国最新研制的外贸版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采用部分隐身设计,以及包括玻璃化座舱和航电系统的再次重大升级等。这个升级中最大的亮点还是该机计划安装的国产KLJ-7A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最早亮相于2016年的珠海航展,是由我国在雷达领域实力最为雄厚的中电科14所研制,主要是为了替代现有枭龙战机上安装的落后的KLJ-7机械扫描雷达而设计研发。该雷达从2016年首次亮相到2018年珠海航展上再次亮相,其在探测性能等方面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级,比如该雷达率先采用了“三面阵列”雷达技术,就是除了朝向前方的传统机载雷达外,其机头两侧还装有两块雷达天线,这样在枭龙战机执行作战任务时,三面阵列雷达让枭龙战机拥有角度更大的电子扫描宽容度,可以更早发现敌机和更早一步的制导空空导弹实现更大离轴角度的发射能力,进而让枭龙战机获得更为灵活和强大的攻防兼备优势。

目前该雷达已经安装在运7航电测试机上进行了多次试飞工作,并且已开始和处于试用阶段的BLOCK3版本的枭龙战机集成进行下一步的兼容和飞行测试任务。按照研制方中电科14所(该所在我国机载雷达上占有主导地位,包括歼10B/C、歼16/20上众多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都是该所研制的,所以枭龙BLOCK3上安装的KLJ-7A雷达从出身就不平凡,其性能肯定也不会差)的介绍,KLJ-7A雷达对空探测距离达到了惊人的170公里,这个距离就算是和F35战机上装的APG81雷达相比也丝毫不逊,怪不得该雷达的展板上直接标出了与“F35雷达性能相当”的宣传语。虽然从该雷达的天线孔径来看,其能够布置T/R收发模块的数量不会超过1000个(F35采用的APG81雷达的T/R模块数量超过了1600个),但是该雷达却拥有与之相等的探测距离,可见能够实现这样远的探测距离也表明我国在T/R收发模块的功率、体积和灵敏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的突破。同时该雷达工作在探测距离更有优势的X波段,并且具备对空搜索、多目标同时跟踪并计算最重要的几个目标的能力,以及对地/对海下视、电子对抗、地形回避和气象搜索等多种雷达工作模式和功能。
所以从该雷达的性能来说,虽然在综合性能上和目前四代中重型机和五代机上安装的孔径更大的雷达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但是毕竟这是一款为枭龙这种轻型战机研发的,所以在性能和成本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下,其能够有不逊于五代机的探测距离已经能够证明等枭龙BLOCK3正式量产装备后,其在雷达性能方面的能力别说和南边的苏30MKI上安装的20年前的祖克雷达相比胜出不少,就是和周边国家大量装备的阵风、F16等战机上安装的机载雷达相比在探测距离上也是有极大优势存在的,毕竟枭龙战机总师在回答BLOCK3版本的枭龙战机的性能时,直接用“来买的国家很多,签一个值一个”的话来赞赏枭龙BLOCK3的实力有多强。



魑魅涅槃


据说与国产j10早期的雷达是同一型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