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入了惠州这个“坑”

今天,来说一个购房故事。一个早早选中了区域看好了楼盘,在房价3千多一平米迟迟不想入手,等房价到了8千多一平米匆忙买房的购房者,讲述自己入坑惠州的经历。

我是2013年大学毕业的,毕业之后在惠州找了份工作,跟房地产相关,那时候惠州整体房价还在5千多一平,当时那时候也没觉得便宜,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15万左右的首付也是一笔巨款。

可能是自己从事的是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原因,早早就开始关注惠州楼市,那时候想着说跟男朋友一起存点钱,可以买周边一点的区域,惠博沿江路的楼盘对于我来说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我是如何入了惠州这个“坑”

2013-2014:价格战 3字头 大把房

2013年的惠博沿江路是什么样子呢?路两边都是房子,一个接一个的楼盘,占地面积还都不小,感觉每个楼盘可能都有超过一百套房在卖,为啥,卖不动呀!

2014年,惠博沿江路不仅仅是库存重灾区,还是价格战的首战场,从江北驱车往惠博路,在即将进入金山汽车城的桥洞那里,就看到开发商的广告牌,3字头的价格尤其显眼,是的,在2014年的时候,这条路的很多楼盘3千多一平米的价格也愿意卖,然而并没有刺激到成交量,倒是让我这个“穷人”有些心动了。

毕竟户型不错,楼盘又大,价格又低,离江北也近,我一个刚毕业不久就要面对如豺狼虎豹般的生活压力的人,有套房子就不错了吧。彼时,父母愿意帮衬,男朋友的父母也愿意帮衬,首付对于我们两个“啃老族”来说并不是问题,月供也不高,我们两个工资虽也不高,但也负担得起每个月2000左右的房贷。

但是现在开发商已经降价了,后面会不会还降价?我和男朋友都很是犹豫,而且如果真的要买这里,我们还需要一辆车,交通不便也是这条路上的楼盘面临的巨大难题,另外,配套也是个问题,虽说很多楼盘都说自己规划有商业配套,但是谁知道会不会兑现呢?或者说,谁知道开发商会在什么时候兑现?

于是,在各种考量里,我们还是决定再等等,这一等就等到了房价上涨。

我是如何入了惠州这个“坑”

2015-2016:房价涨的太快 就像龙卷风

2015年,我们已将买房提上了日程,在看了几个片区之后,还是锁定了惠博片区,资金有限,我们两个人手头是没什么钱的,双方父母给的也就是一点首付,当时看了双璧湾、依云小镇、保利山水城、华基江山,双璧湾因为户口是惠城的,房价略贵于其他楼盘,我和男朋友更喜欢保利山水城一些。

当时觉得房价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迟迟没有入手,总觉得不急于这一段时间,这一拖就到了2015年底。

2015年底,惠阳大亚湾突然就火起来了,深圳客一批一批的来,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惠城都还没有多大变化呢,更不用说我意向的博罗了。

2016年,可以说是惠州楼市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从年初到年尾,整个楼市都处于火热状态,不仅仅是惠阳大亚湾,惠州其他区县也未“幸免”,全部上涨。到2016年年底,惠州房价已接近翻番。

再来看惠博路,均价已经达到7千多,我后悔没早些下手,但是现在下手又觉得自己买在了最高位,想着楼市火个一年半载可能还是要跌回去的,一下子涨这么多太不正常。

事实却并未朝着我预料的方向行走。

我是如何入了惠州这个“坑”

2017:我买房了

2017年,惠州房价仍然在涨,这一年,双璧湾9千+了,博罗的楼盘都到了七八千,仍然不见房价要下降的势头,我慌了。

2017年下半年,房贷利率隐隐有了变化,这个变化对于购房者来说并非好消息,房贷利率开始上浮了,从上浮5%迅速到了上浮15%。

惠州的地价也涨了又涨,拿地产生溢价已是常态,我对于房价下跌的想法彻底破灭,开始拉着刚领证不久的老公马不停蹄的看房。

惠博沿江路仍是我们的重点考虑区域,这时候赣深高铁的站点已经确定,北站新城的规划也出来了,我越来越看好这个区域,相信北站建好后一定能辐射到这里。

这一次,我们很迅速,从看房到给定金不到一个月时间,最终买的并不是保利山水城,而是它附近的一个项目,价格8300元/平米,房贷利率在买了理财产品后还上浮5%。

2018:房价平稳 房贷利率猛涨

2018年,因惠州的限价政策,惠州的房价并没有多少波动,但房贷利率上了“巅峰”,我听到很多人说自己的房贷利率上浮达到了35%,这还是在购买了理财产品之后,还有不少人说自己的房贷利率上浮40%。虽然房价没怎么涨了,但购房成本还是增加了不少。我还是庆幸自己买了房,哪怕被人说我买在了房价最高的时候。

2019:?

2019年,惠州的房贷利率开始降了,到现在,最低可做到上浮20%。越来越多人关注惠州北站附近的楼盘,内心有些小窃喜,感慨自己提早入手了这个区域,相信北站这一区域以后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