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在一家染著純白漆面的療養院裡。

有一位老先生,每天孜孜不倦地為一位老太太,講著一個來自上世紀40年代的愛情故事。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他動作遲緩,手裡總是抬著一本褪色的筆記,一遍又一遍地娓娓道來。

儘管老太太記性不太好,但老先生依然充滿耐心,會為她複述每一個細節。

相信你已經猜到了,今天想跟大家聊的,正是誕生於2004年的經典愛情片——

《戀戀筆記本》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愛情片很多,但能挺進豆瓣top250並常年保持不掉線的,永遠都只有那麼幾部。

而《戀戀筆記本》,正是那部以超過33萬人打出的8.5的高分、常年佔據著豆瓣top250榜單的作品之一。

影片改編自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同名小說,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

後來耗時七年終於被搬上大熒幕。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製片人馬克·約翰遜曾參與製作過奪得奧斯卡小金人的《雨人》,同樣也是豆瓣top250的作品之一。

之所以選擇《戀戀筆記本》這部小說來改編電影,馬克·約翰遜曾坦言是因為:

偏愛這個愛情故事不僅轟轟烈烈,而且綿長持久。

而這個綿長持久的愛情故事,正發生於開篇提過的老先生口中的上世紀40年代。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期,一個平常的夏天,艾麗跟隨家人,來到了南卡羅萊那州的海邊小鎮度假。

17歲的美麗年紀,艾麗和所有青春大好的女孩一樣,每天都與朋友們相聚狂歡。

他們去遊樂園、開碰碰車、坐摩天輪;日子過得快樂而平靜。

直到一個男孩的出現,艾麗的生活被掀起無限水花。

他叫諾亞,一個勇敢積極的大男孩。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或許是因為太年輕,在這位富家千金面前,諾亞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窮工人”的身份,也從不去想未來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總之諾亞心動了,他開始對艾麗展開瘋狂追求。

在遊樂園攔住去路問對方能不能和自己約會;或爬上摩天輪“以性命要挾”對方答應自己。

他當然知道艾麗也和自己看對眼了,否則不會這般“無恥”。

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在展示自己年少的輕狂、熱血,以及對愛情的孜孜渴求。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很快,在諾亞的“威逼利誘”之下,艾麗無奈而又欣喜地和這個大男孩date了。

他們一起看電影:那是每天都有鋼琴課、繪畫課和各種課的千金艾麗許多年都沒有做過的事。

一起“壓”馬路:這次不是走哦,而是真的“壓”。

躺在馬路中央,艾麗問諾亞如果被車碾死怎麼辦;結果當一輛車按著喇叭瘋狂駛過,她自己是笑得最開心的那個。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一起游泳、一起騎自行車、一起吃冰淇淋。

總之在那個永恆而炙熱的夏天,他們一起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

就算到了夜晚也難捨難分,哪怕道上100遍晚安、行了1000次晚安吻也還是不夠。

他們沉溺、瘋狂、無所保留,和每一對相信自己遇到了真愛的情侶一樣。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但夏天總會過去,富家千金和窮工人的愛情故事總會結束。

艾麗的父母很快就成為了這場愛情的絆腳石。

為了找回夜不歸家的艾麗,他們甚至不惜驚動警署,然後提早啟程,離開了這個絆住女兒的小鎮。

在離開的前一夜,諾亞和艾麗大吵了一架。

他們煩惱、焦躁、不知所措,看不見未來在何處。

分離的恐懼包裹著兩個熱戀的少年,他們需要把這份不安趕在最後一刻“一吐為快”,哪怕是以破罐破摔的方式。

儘管到了第二天早上,痛苦和思念依然還是會如影隨形,一分不少。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所以艾麗飛奔去見諾亞了,在離開的最後一刻,如同諾亞也毫不猶豫地去追艾麗了一樣。

但我們都明白這是無解的。

千金小姐總要回去讀大學,窮工人也總得為了維持生計繼續在家鄉打工。

時間不會停下,生活重新開始。

漸漸地,艾麗會再遇到追求他的公子。

他們一個嬌俏高貴、一個風度翩翩,門當戶對萬事完美。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諾亞身邊也多了陪伴的人兒,是諾亞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遇到的女孩。

女孩和諾亞一樣孤獨:

躺在諾亞為艾麗建造的這所白房子裡時,她猜不透諾亞的心思,也不知道諾亞每每對自己說話時,眼睛都在看向何方。

但她從不勉強,因為她自己也曾深愛過,並失去摯愛。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有人說《戀戀筆記本》是一部童話,它炙熱、痛苦,也現實,但它讓我們相信了真愛最後總會在一起的。

如同七年之後,諾亞還會再追求艾麗一次一樣。

什麼時過境遷、什麼人生遺憾,如果結局本可以完美,為什麼非要給自己編造退縮的理由。

如果相愛的人最後沒在一起,那隻能說明愛得不夠。

所以諾亞行動了,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挽回,但他明白自己想做什麼。

比如為艾麗準備一場俗套的燭光晚餐,就在他們曾經熱戀的白房子裡;比如為艾麗念一首詩,只為了能在夜晚多留她一會兒。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比如帶艾麗去看“天鵝湖”奇觀,只為了明天依然有藉口把你找來,讓你看看,這七年我到底藏了多少想跟你一起看、卻還未看的東西。

在從“天鵝湖”回來的路上,下起了大雨,艾麗邁著急快的步伐向車子走去。

彼時有一個帥氣多金的未婚夫,正在旅館等著她。

但她轉身了。

氣急敗壞、幾近崩潰地,質問諾亞為何一封信都沒有給她寫過!她明明等了他七年。

但我們都知道,諾亞寫了。

一天一封綿綿愛意的情書,一年365封,全部都到了艾麗母親的手裡。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一份毫無保留的真愛,還是一個對自己還不錯的富家公子?

在艾麗做出選擇的最後關頭,母親帶她來到了一家舊採石場,在那堆彎腰幹活的狼狽工人裡,母親指向了其中一位繫著髒兮兮圍裙的中年男人。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婚後的許多年裡,她路過這個採石場,都會停下來看一看他。

她常常想,如果當初嫁給了他,現在的生活會是怎樣?

如今她在轎車裡,而那個人在沙堆之下,兩個人甚至無法用“平視”的眼神去看對方。

這是母親的選擇,事實證明這場選擇為她贏得了許多,甚至說半個人生。

但回去之後,母親把那365封信還給了艾麗。

因為或許連她自己也想不明白,如艾麗所說的,當富家公子向她求婚時,她是真心答應的,自己也是真心愛著他。

但為什麼,婚後的這麼多年裡,她還會在路過採石場的時候停下看一看?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童話的最後,諾亞和艾麗當然是在一起了,否則他不會在多年過後,在艾麗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之後,陪她住進了療養院。

並日復一日地為其講述這個只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

愛情電影裡涉及阿爾茨海默病的故事有許多,但我最愛這部。

因為它不僅在探討真愛,還在探討真愛與階級金錢的關係。

當今社會我們已經過多地把愛情和金錢聯繫在一起,甚至劃上等號。

而現實是,許多時候我們所面臨的選擇,卻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一個情深專一的窮小子,一定會對應一個濫情無德的富家少爺。

如同電影裡的艾麗一樣,人們往往會遇到兩個好人,只是一個有錢、一個沒錢而已。

這就是現實,所以選擇才會變得更加艱難。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按照如今我們的價值觀,大多會選擇有錢的那個,而不是更愛的那個。

但美好的童話告訴我們,真愛永恆。

我這樣說並不是想誇大愛情的力量,削弱金錢的作用,畢竟愛情總有摩擦,金錢總能買到滿足。

“貧賤夫妻百事哀”是老祖宗早就告訴過我們的真理,柴米油鹽醬醋茶也總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消磨你的耐心。

但我只是想說,如果對方是優秀的、積極的、努力奮鬥的,始終想要給你最好的,並且還是在你們可以衣食無憂的條件下,那他值得一次被你相信的機會。

多年的生活經驗讓我懂得了一個“不成熟”的小道理:

只要活在幸福之中,生活總不會變得太差。

簡而言之,幸福促使人進步。如果你曾經1天掙150,幸福可能會讓你更快地到達1天200。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當然以上想法均建立在沒有溫飽問題的條件下,但我們現代人,卻往往在“衣食無憂”和“大富大貴”之間糾結。

我見過許多過了一輩子平凡生活的美滿夫妻,到了老年依然覺得自己很幸福。卻極少見到兜裡揣著大錢的失和夫婦,晚年還能露出多少真正幸福的笑容。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如同《戀戀筆記本》裡的諾亞與艾麗,片尾當他們的兒女們來到療養院看望他們時,我們發現這一家人是體面的。

他們並沒有像艾麗母親錯過的那個採石工一樣狼狽。

他們過得很好。

新年伊始推薦這樣一部美好又溫暖的童話,也祝願大家2019一切都好。

始終被愛包圍著,也始終相信愛。


原著曾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年之久,它是經典愛情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