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赛马上就要尘埃落定,但是新一轮伤病潮又袭来,这与本赛季新规则有关吗?

体育界怪咖


对于有着82场常规赛的NBA来说,球员的健康问题一直是球队和球迷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出现伤病潮的时间节点为赛季初初和赛季末,赛季初主要为球员经过一个夏天的休息开赛初身体没调整过来,导致的受伤,最明显的的就是17赛季的时候海沃德,保罗,林书豪等等。

而赛季末的伤病潮则主要是因为经过将近6个月的比赛,很多球员的体能已经非常疲惫,身体的疲惫则导致了受伤可能性的增加,对于某些板凳深度不足的球队,或者是轮换人数较少的球队则更容易被伤病找上门。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想吐槽一下火箭,拥有着深厚的板凳深度,德安东尼今天打国王的比赛貌似又开始玩8人轮换了,对于长期上场时间超过三十分钟的5个火箭先发球员还是有点用的太狠,容易出现伤病。


大家最为熟悉的姚明,nba,国家队,无数比赛导致的疲惫,同样是其伤病不断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波波维奇这点做的堪称典范,对于一些不太关键的比赛战略性放弃,有事没事,轮休主力球员,职业生涯晚期的邓肯,吉诺比利,帕克能够依然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和波波维奇的保护关系也挺大的。

还有就是球员的自我保护,湖人时期的奥尼尔就是典范,常规赛划水,蓄力了大半个赛季,在赛程后半段发力,确保进入季后赛就行,而季后赛的鲨鱼才是真正的鲨鱼。

至于题主说的规则的改变,加快了比赛节奏,也确实导致了球员疲劳度度的进一步加大,成为了赛季末伤病潮的一个原因。


事哥侃球


伤病是所有球迷、所有运动员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在本赛季快要结束的时候,努尔基奇左腿骨折赛季报销,罗斯右肘骨折赛季报销、詹姆斯也因伤赛季报销。最近的几年NBA的伤病层出不穷,NBA也一直在想尽办法减少运动员的负担,比如提前赛季开始的时间;出台一些规则,减少运动员之间的对抗,所以现在很少能看到以前那种肉搏式的较量,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提速,远程三分等等。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先在出现骨折,断脚等伤病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很多。为什么呢?

其实我觉得还是和现在的比赛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以前的比赛也有过一些骨折的伤病,比如我们熟悉的乔丹,在生涯第二个赛季遭遇左脚骨折。但是大部分的伤病都是像膝盖这种因为长期累积起来的伤病。但是最近几年,因突发性伤病而赛季报销的例子特别多,2014年保罗·乔治断腿事件、17-18赛季年海沃德脚踝骨折事件、林书豪右膝髌韧带撕裂、考辛斯跟腱撕裂等等。为什么在减少了对抗之后这种突发性受伤反而增加了呢?我觉得问题就在提速上。

以前的比赛虽然防守凶悍,但是由于速度比较慢,大家双方都有反应的时间。同时几近肉搏的方式并没有很大的冲击力,反而多了一些缓冲,所以更能够保护好球员。虽然在严防之下体力消耗比较大,但是运动量反而比较低。

作为对比,现在的比赛在防守反击过程中,行进路线上机会是没有阻碍的,因此速度也会非常快,在没人干扰的情况下还好,一旦有人干扰,将会分散球员的注意力,如果发生事故,身体将难以承受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受到伤害(比如杰伦·布朗在与森林狼比赛中那个头部着地的球)。

联盟为了迫使比赛的连续性、观赏性,不断的修改规则;球队为了更好的完成反击,抢先完成得分,反过来却将球员置身非常危险的境地,弄巧成拙。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同时希望伤病滚蛋!


溪北风


二次进攻有原本的24秒改为14秒,无疑是为了使比赛打的更加流畅,更加快速,更加具有观赏性。但这种规则无疑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更加具有挑战的,十四秒说短不短说长不长,造成的结果是运动员更加卖命的防守,尽可能把这14秒防完。所以说运动员的身体对抗就会增强,常规赛还不太明显,但常规赛末端,也上了有些球队为了排名,也打出了季后赛的防守,这中强度的防守还要要求快节奏的打球,无疑增加了运动员伤病的概率。


小南说球


24秒改成14秒,已经增加球员之间的对抗次数,确实是对运动员的伤病都一定的影响,就连铁人詹姆斯也不例外。


蒂欧斯


个人认为无多大关系,很多时候是教练不能合理安排运动员的上场时间造成的,比如前几天的努尔基契受伤事件,在开拓者已经确定进入季后赛后还一味追求比赛的胜利,现阶段更应该去保护运动员,确保季后赛时的健康。


原野张


赛季跨度太长,比赛场数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