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河南的城市发展只有郑州一家独大?你怎么看?

才看天下


从2018年的经济总量看,郑州是河南唯一一个过万亿的城市,而其他地市连五千亿都没有达到。并且在政策上郑州是省会,国家支持建设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家独大;在交通上形成米子型高铁网络,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家独大。


但放眼全国,郑州与其它城市相比真的不算什么,排在第一的银川占宁夏的一半以上,2017年省会城市经济占比超过本省30%的有10个,而郑州在所有省会中只排在了倒数第七位。

其实这种情况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就是一主多副带全省,先富带后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集中资源发展一座城带动一个省,所以这也是我国国情的真实写照,也是城镇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事。

总之,郑州在河南确实是一家独大,但这也并非郑州能够决定的,郑州每年也在吸引更多人来此居住,带动全省发展。所以无论是否多么强,郑州惠及的还是我们河南自己的人。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成都人口1605万,占四川全省人口19.3%:成都去年GDP13890亿人民币,占四川全省37.6%:武汉人口1089万,占湖北全省人口18.5%:武汉去年GDP13400亿人民币,占湖北全省36.7%:郑州人口986万,占河南全省人口10.3%:郑州去年GDP9003亿人民币,占河南全省20.0%: 可以看出

成都用19.3%的人口产出全省37.6%GDP

武汉用18.5%的人口产出全省36.7%GDP

郑州用10.3%的人口产出全省20.0%GDP

有100个馒头我们来看四川、湖北、河南是怎么分的:

四川:成都1605万人拿走了37.5个馒头,剩下6655万四川人分62.5个馒头

湖北:武汉1089万人拿走了36.5个馒头剩下的4813万湖北人分到了63.5个馒头

河南:郑州986万人拿走了20个馒头剩下的8580万河南人可以分到80个馒头:

郑州GDP虽然只占河南全省的20.0%:却是最吸血的省会城市,比四川的成都、湖北的武汉更加吸血:为什么郑州GDP只占河南全省20.0%却比别人家更加吸血,是因为整个河南都穷的非常平衡,让普通的河南人错误的感觉郑州占20%的GDP很少,他们不知道的是省内第一大城市郑州这20%的GDP只占全河南人口的10.3%:郑州人拿走了这20%剩下的差不多9000万河南人只能拿到80%:还有比这更难看的吗?郑州就是大吸血鬼、一城独大的吸血鬼呀!这也再一次说明河南太穷了,太平衡的穷了。河南人接受穷这个现实吧,在网上打嘴炮是没出路的,正视现实不要让别的地方人对你们喷口水。


至臻佳境


忍不住说两句,大道理不讲。河南因为是人口大省,历来人均产值偏低,楼主不要偷换概念,按城市发展来讲,河南省各市是全面开花,郑州作为年轻省会,也是有必要举全省之力发展,然后再由输血像造血转变。河南由于是农业大省,地理位置和国家战略所限,还要继续用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全国百分之十的粮食,用来养活全国十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没有国家政策的情况下,用最少的人创造的gdp,对比一下郑州和河南的发展速度,仍然像河南高速公路一样创造了全国奇迹。相反,城市发展是以人为本,人口多并不是坏事,河南藏而内敛锋芒,纳而蓄势待发,世界曾形容中国曾经是沉睡的狮子,河南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NovA


郑州的情况:去年郑州GDP9003亿,就占河南全省GDP的20.0%了,郑州只有区区的986万人口。郑州人口只占了全河南省人口的10.3%,郑州10.3%的人口产出了占全河南省20.0%的GDP。对比下其他省会城市省域人口和省会城市GDP的比例,可以发现郑州和兰州、西宁、贵阳这样全国最贫困的省份省会城市一样都是靠吸省内兄弟城市的血在发展。话说回来河南和上面几个省就是全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都属于国家说的老、穷省,河南和宁夏、青海、云南、贵州、新疆、甘肃、西藏一道分别都是全国最贫困、最穷的省第8到第1名。所以郑州在河南就是一城独大,和其他省市比河南也没有很多大富豪,河南省内像熊猫珍贵样的几个有钱人的财富,在其他省市富豪面前充其量是人家的零头。河南富人又少比例又小,统计上又平均不下穷人头上来,搞的十八地市一亿河南人都非常均匀的贫穷,这也是河南人常说河南发展非常平衡的原因了。平衡的感觉让河南人误以为河南人生活的还不错、郑州就是国际大都市。殊不知郑州985万人分走了整个河南20%的蛋糕,剩下17个城市9000万人才分到蛋糕的80%:这样一看郑州是百分百的吸血城市,可怜河南剩下的那17个城市已供血不足了。


啡黄色


我感觉还好吧。从全国来看,虽然郑州是河南省以全省之力打造的单核省会城市,但是截止到18年的经济数据,郑州市的GDP总量仅占全省的20%左右,远远低于四川之成都、湖北之武汉、陕西之西安。

从中央层面来看,目前国家支持各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直辖市等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以城市群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东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均衡。前不久国家还点名济南、沈阳、南京、厦门等副省级城市首位度不够,带动区域经济能力不强。

从省内来看,河南18个地市,区域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均衡,但是如果省会带头大哥带动力不强,大家没有你追我赶的一股拼劲,要这样的均衡也没什么用。所以凭全省之力优先发展省会郑州,而且目前郑州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可以更好更多的得到国家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发展,只有省会强了,下面各地级市才会更强。

面对周边的成都、武汉、西安虎视眈眈,济南吞并莱芜、合肥的大巢湖时代,需要郑州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格立于不败之地,带动河南全省的经济全面发展与升级。


許慶蒙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河南省作为中部的大省份,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似乎是一家独大,今天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对这样情况的看法。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虽然说是一家独大但是经济首位度还算低的

简单来进行计算,河南省2017年GDP为4.5万亿左右,郑州GDP为9130亿左右,郑州占据河南省的比重为20.3%;同为中部的武汉占据湖北省的比重为(1.34万亿元:3.65万亿)36.7%,长沙为30.3%等等

,可以说不用全国对比,仅仅中区来说郑州虽然说一家独大,但是首位度是远远不够的,个人觉得至少要达到30%以上的比重。这点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中已经提出来了,未来郑州加快发展经济体量将会是重中之重。

中西部这样的省份要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就必须提高省会城市的经济首位度

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于中西部城市的一贯态度就是首先发展壮大省会城市(或明星城市),原因有几点:

第一、省会城市发展不好,那么其他地级市更没有戏。一般来说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是聚集交通、经济、文化、政治等为一体的,如果这样的城市的都发展不好,那么我很难相信其他普通地级市会发展好。

第二、省会城市发展好了,才能保留本地优秀企业和资本不外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都是东强中西部弱的情况,包括产业、资本、政策等等都是如此。资本和企业的逐利性必定使得他们去向经济发达和机会多的区域,而东部地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本省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足够吸引力,那么好的企业和资本外流是必然。

第三、省会城市发展好了,才能可能吸引一些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资本和企业的逐利性也使得他们会流向更容易带来利益的地方,面对东部地区日益失去的劳动力优势,如果中西部地区再不抓住机会那么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就是空话。

第四、只有省会城市起到带头作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才有可能成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武汉,武汉经济首位度在湖北是最高的,自然也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好的,如果不是有这么好的发展基础,怎么会吸引小米、金山和联想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怎么会成为中部地区最有竞争力的城市?包括如今湖北已经开始在发展宜昌和襄阳两座区域副中心城市,无疑这也是得力于武汉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吸引力。

或许未来中西部地区省份经济和产业的竞争说白了就是省会城市之间的竞争

甚至可以说,目前或未来十几年中西部省份之间竞争其实就是省会之间的竞争。因为大家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而且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享受的国家政策都大同小异,那么最后决定优秀企业和产业落户的因素就是这个地方省会城市的吸引力大小了。

虽然说目前看似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地级市的发展,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长远来看对于整个省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绝对是有利的。再比如:如果当初河南省不把富士康安在郑州,而是放在其他城市郭台铭会同意吗?肯定不会,因为企业看中的就是郑州的交通区位优势。所以,不是很多企业不去其他地市,因为现在很多地市的基础配套达不到企业要求。所以这也是很多地级市在积极发展交通等基础配套的原因。

综上,个人觉得对于中西部省份来说省会一家独大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原创不易,喜欢就点赞、关注、转评吧。


勇勇晓谈壹贰叁


一家独大有真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i然,也有省委政府的推动,从兄弟省的发展来看也是一个比较普遍卜的现象,比如湖北的武汉,陕西的西安,四川的成都,安徽的合肥等,从经济的发展规律看省会有独特的优势,交通、文化、金融、信息等优势明显,特别是相对不发达的中西的省份会更加明显,发展要素自然而然的向中心城市一一省会集聚!造成省会独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病的出现,溢出效应也会出现,就会带动周边城市群的发展,加上国家省委省政府的新的发展战略,提出洛阳为中原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河南双核、两中心的发展就会形成!


天健35


是一家独大 这就对了,但是郑州在河南的首位度还不够。

河南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人文文化,郑州作为八大古都在历史长河露了一下头就默默无闻了。安阳、洛阳、开封、南阳、许昌等等都在历史留下浓重的一笔,但到现代也都沦为三四线城市,河南省在中国的地位每况愈下,人口外流严重,目前是一个农业大省,比起历史上辉煌可谓没落了。

纵观历史,每个城市的崛起它的地理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西安在大唐辉煌是因为当时版图大概就是现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江浙、湖北、甘肃等区域,西安基本也算在中心,但是由于偏西 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两都治,洛阳崛起。这两个城市符合当时战略,都有天险可守。宋代为何定都开封而不是洛阳,可以看到当时的版图,开封处于一个中心,交通方便,以后南京 北京都是和当时版图或战况有关系。再说说经济 ,扬州,当时经济发达区域中心,交通便利。上海、广州等港口城市,这时候海运发达,各国交流基本依靠水运。深圳,紧邻香港,能减少流通交流环节,综上所述,一个城市的崛起和他的交通密不可分。

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为何京广和陇海交汇点是郑州?而不是别的城市,别的城市不要眼气,看地图就知道,在洛阳绕路不说,建设成本太高,开封又由于土壤问题也是代价过高。看版图,郑州处在人口密集城市的中心,便于货物的中转。选取郑州作为中心城市就是位置决定的。有些人老是酸溜溜,但你所在城市牛的时候不是也是因为位置,否则也不会有辉煌的历史,现在凭啥指责郑州?典型的双标。

中国自1840鸦片战争进入近代最黑暗的时期,河南更甚,明清就开始没落,民国河南更是民不聊生,解放后受政策影响在我国算个贫困省,让外省诟病,甚至地域黑。为啥这样?就是没有一个强大中原城市,没有发言权。还有就是某些人还活着历史,觉得自己的城市在历史上多牛逼,思想保守不解放,浪费大量机会,甚至在郑州成为省会后在河南也没多大发言权,别说帮助别的城市,就连自身也是平平淡淡,空有好的位置确没用好。随着社会进步。河南政府终于明白,河南只有郑州有能力做大做强,郑州做大做强,河南才能变强,近10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郑州一年一个台阶,河南也开始蒸蒸日上。

至于有些人的闲言碎语我觉得除了表现你的格局和眼界低外,给人添堵外,啥用没有。如果其他城市有这样的位置和机会中央会不给机会?还有说郑州抢其他城市地盘更是无稽之谈,地是你家的。你原来的区域不也是国家划的,包括现在的分省和历史上一样吗?你守不住还怪别人,无知加弱智,你觉得郑州那个周边地市愿意和你混?上海,深圳原来都是小渔村,是不是也是抢别人地盘?还有人更可笑说郑州抢了其他地市的资源,原来郑州不抢的时候你发达了,河南经济好了?正是因为郑州发展趋势好,带领河南日益强盛, 国家才会给河南投钱投项目,河南和郑州才会钱生钱,钱滚钱,河南人民才不用背井离乡去发达区域打工,守在家门口就有就业机会,过些年可能在外地安家的河南人会移民回来,在河南就能找到高薪工作。如果我们河南人连这个概念和头脑,穷是很难改变的。

河南就是要抓住机会大力发展郑州,带动河南。 我觉得现在投入不是多 ,而是少,应向武汉、西安等学习,才能形成粘性,聚拢河南人民的心,河南经济才能再上一步。

我也不是正宗郑州人,郑州90%都是外地人过来的,大家都为这个城市努力,尽管还有很多问题,但这才有机会,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你还有机会吗?大家应该趁郑州刚起步来随他一起成长。欢迎大家理性拍砖。


看热闹不要搓火


河南省地处华中腹地,现拥有十八个地市,郑州只是河南的省会城市,中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所以,郑州集所有的经济资源和区位优势为一身,也是河南发展最好最快的城市之一。

郑州曾经只是一个小县城,为什么能“一家独大”,就是因为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和陇海铁路的修建,彻底改变了郑州的命运,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繁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一跃成为国家新一线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

河南拥有华夏的文明和历史,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洛阳和开封都是千年古城,许昌是三国故都,信阳是北国的“鱼米之乡”以省会郑州为中心,辐射十八个地市,城市之间的经济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发展,河南未来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美食纪


两张图。

第一,中国27个省会城市占本省的GDP占比。

第二,夜晚的灯光图,圈⭕内的是河南。

自己有判断力的话该明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