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号这期《欢乐喜剧人》怎么了?怎么都玩煽情,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佚名的文化课


煽情是简单粗暴的拉票方式

3月31日《欢乐喜剧人半决赛》,一共五个作品,只有张鹤伦和郎鹤炎的相声是纯粹的搞笑,其他四个作品都有煽情的元素,令人哭笑不得,这个比重确实太高了。

首先出场的是周云鹏和王龙,带来的作品是《我要买房》。前半段以一场误会展开,我认为颇具笑点,有几个很有新意的包袱,比如“脚大为兄,长兄为父”就挺好玩的;但是在作品后半段的突然转折煽情部分令人猝不及防,切入的过于生硬,虽然赚足了眼泪,但是经不起推敲。其实在周云鹏提到其母亲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这是个恐怖题材的作品;他的描述给我一种错觉,感觉他母亲是在这个房子里去世的,所以我一直惊恐的看到最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根本哭不出来。

第三个出场的吴彼、金靖和刘胜瑛,他们的作品一如既往的有新意,很切合社会现实,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幸福,勉强的凑合一辈子,令人又捧腹又心痛。和周云鹏的作品相比,这个作品从开始就已经设置好了基调,最后的煽情显得自然一些,没那么突兀。不过在语言包袱的设计上是他们的弱项,所以显得笑点不足,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喜剧演员,后续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第四个出场的是郭阳郭亮,带来的作品《最美的收藏》有点虎头蛇尾,其实刚开始拿郭德纲砸挂的那个“吊带”的包袱挺好玩的,如果全场都能维持在那个水准的话,就是一个高水准的节目。但是在正片开始后,有一种为了煽情而煽情的刻意,大部分观众并不买账,所以得票数最低也可以理解。只能说这对演员很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叶逢春的作品一如既往的高级,不过半决赛的《遗忘》比起前几期的作品水准大跌,特别是在包袱的设计方面比较欠缺,前半部分比较平淡,后半部分的煽情也在意料之中,除了能赚人眼泪以外,并没有多少亮点。之所以最后能拿到第一名,很可能是观众对于他父亲刚刚去世而给予的同情分。


比起令人捧腹的包袱、精湛的演技、精巧的剧情设计来说,煽情是最为投机取巧的方式,既能够打动观众,又能够降低表演难度,对于喜剧人来说是既省力又讨好的方式,所以在《欢乐喜剧人》进行到半决赛时,大家都已经精疲力尽,才思枯竭,煽情这种方式被广泛使用也就不难理解了。


喜剧应该为笑而笑

我们喜欢看喜剧节目,首先为了开心,而不是为了被感动,所以喜剧人应该把搞笑作为第一要务。当然了,不是说喜剧就不能煽情,但是要分清楚,是先笑还是先哭?如果在剧情设计、包袱设计、人物表演等方面都是以喜剧为出发点,只是在结尾部分为了升华主题思想而煽情,那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如果从节目开始就设定了以煽情为主题,仅有的一些包袱也是为了煽情服务,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喜剧作品。


喜剧节目中的煽情戏份越来越多,从侧面说明我们的喜剧人才匮乏,已经很难再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表演来打动观众,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用感情来绑架观众,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体现,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种方式。


《欢乐喜剧人》已经没落

由于在节目创作方面出现瓶颈,国内喜剧人才的缺乏也令《欢乐喜剧人》节目组为难。在今年第五季节目的前半部分,完全是靠流量明星张云雷维持热度,无论是在节目剪辑,还是在节目包装方面,都各种蹭张云雷的流量,维持收视率。在张云雷退赛以后,既没有流量,又没有质量,除了煽情已经一无是处了,试问这样的节目,还会有第六季吗?


相声演义


确实看不下去了,越往后越没兴趣。《欢乐喜剧人》真的落寞了,参加这一季的演员水平太差,除了德云社的人。

很多网友都是因为德云社的人才喜欢上相声,而且平时没事干的时候就喜欢在头条里面刷德云社的视频,所以,德云社的相声对网友的影响最大,而网友们也最喜欢看的就是相声,对其他类型的喜剧节目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

即使有一些人很卖力演出,但是他们的作品形式首先就不吸引人,没有观众缘。周云鹏、叶逢春、小沈龙他们几个人,从外形上来看一点都不顺眼,本来对他们就没什么好感,每次看喜剧人的时候,看到他们几个,看几眼就不想再看了,就期待着看德云社的人。


过度煽情,招人反感

3月31号的《欢乐喜剧人》,除了张鹤伦、郎鹤炎的相声是纯粹的搞笑,他们也是唯一以相声形式走到半决赛的喜剧人,其他都是小品之类的,观众不是很喜欢的那种类型,而且还过度煽情,招人反感。

看了以后,觉得周云鹏的相声空洞无味,转折太快,看似感动其实并不感动。叶逢春的感觉也没什么亮点,只是后面说他比赛前几天父亲去世了,仍然坚持表演戏剧,让人有点敬佩,整体看下来真的没啥意思。


还是喜欢张鹤伦和郎鹤炎的相声,《欢乐喜剧人》本来就是喜剧人的舞台,喜剧就是让人笑的,而不是让人哭的,如果是让人哭的话就不要叫《欢乐喜剧人》了,应该叫做《感动喜剧人》。再说了,本来高高兴兴的看喜剧,结果哭的一塌糊涂,好像演戏一样,真的是走错地方了,他们应该去拍电影才对。

《欢乐喜剧人》这种电视舞台的限制太大,有很多讽刺类的东西不能表演,严重影响他们的创作源泉。再加上在短时间内要求那么多的作品,一般情况下选手很难适应,只能靠煽情来博取眼球了。现在很多节目都有煽情的成分,只有煽情才能够获得高度关注,这也是一种自我包装的手段。



演员的整体水平很差

单纯的做喜剧不可以吗?非要加一些煽情的片段,很招人反感,拉低了喜剧人的档次。不过,喜剧行业的人才确实挺欠缺的,虽然有很多的人都在这个行业打拼,实际上真正出名的真是凤毛麟角。所以,为什么《欢乐喜剧人》越来越不好看了,整体上来说,现在参赛演员的水平确实太次了。

这一季的《欢乐喜剧人》整体看下来真的没意思,特别是小沈龙,周云鹏等人,早都看腻了,他们老是那一副德性,一点兴趣都没有了。要不是因为之前有张云雷来参加,估计都没有多少人会看的。




《欢乐喜剧人》落寞了,没有好的作品,只能拼命的用德云社的人来蹭热度,张云雷走了以后就没什么热度了,即使郭德纲主持这个节目也没有太多效果,演员整体的水平拉低了整个喜剧人的档次。

第5季《欢乐喜剧人》收视率越来越下滑,估计肯定不会再有第6季了。3月31号的半决赛都已经让人看不下去了,后面就更不想看了。


R娱记


目前不单单是欢乐喜剧人在煽情,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在煽情

煽情这股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刮起来的。但在早先时候,最能煽情的是歌手。

我们打开任何一档选秀节目,当歌手唱完最后几句歌词的时候,评委会问到:你为什么选择唱歌这条道路。

好了,接下来的十到三十分钟内,你就会知道这群歌手有多么可悲了。要不是爷爷奶奶得了绝症,要不是明天吃不饱饭,要不就付出了一切只为唱这首歌。不把你整哭了,都不算歌手了。

欢乐喜剧人从第三季开始,也沾染上这种毛病。每次小品、舞台剧我都只看前1/2,剩下的直接跳过。

好端端的小品、喜剧,愣是把观众给整哭了。真不知道说你们是太优秀还是太恶心。我要是想哭,为什么来欢乐喜剧人?我看韩剧好不好?

什么叫欢乐喜剧人?你得欢乐呀。不欢乐,还喜剧个屁?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每次点评这个小品的时候,总会有人说:不错不错,有笑点有泪点。

每每想到这,总会明白为什么刘老根和德云社能够长盛不衰了。最起码,他们没憋着坏把观众整哭。


虾仁儿谈娱乐


没了磊磊,再没看过的飘过


妞妞牛牛的妈咪


叶蓬春的最好,郭阳郭亮第二、張鶴伦、郎鶴焱第三,演的挺好。效果很好!


哈瓦蘇瀑布


我就纳闷了,明明叫喜剧人,为毛都得哭的稀里哗啦的呢?靠悲情戏凑喜剧啊?真跟老郭说的似的,以后就叫悲喜人生比较好!除了小白大黄,哪个都有哭戏,上海那俩女的,太做作了点儿,还有叶逢春,他演的好不否认!但是真的不用总是刻意强调什么南北喜剧!能让大家大笑的,你叶逢春不说话不是也拿高分么?说中国话也行,不说也行,喜剧就是喜剧,干嘛让人看完了堵心呢?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要不是冲着还有相声,我尼玛才不看呢!


隋小9


喜剧人每一集我都看,但是到煽情部分我也自动快进,现在能不能有点纯粹的喜剧啊,我是来看喜剧的,不是悲情舞台剧

不是说喜剧一定不能煽情,像贾玲有个小品《你好,李焕英》我印象深刻,结尾真情实感,哭的稀里哗啦,但是现在这些小品为了拉票还是为了使作品升华?尴尬强硬煽情,我都尴尬的不忍直视

欢乐喜剧人第一季应该是最好看的,后面喜剧人资源短缺,其实国内实力突出的喜剧人也就那几个了,替下一季喜剧人担点心,还有能凑一场有实力的喜剧人吗

表扬一下德云社的表现,张鹤伦的相声应该是到目前煽情最少但是效果不错的了



大白的生姜


讽刺不能搞,纯搞笑不显档次,只能煽情提升一下。


就是不在服务区


三个月,近60个节目!要求作品多是新的!其本身难度就很大!而且讽刺社会审核不过,无厘头搞笑不显档次,只有通过亲情、感情来煽情提升一下。这是喜剧人的无奈!


常熟大秦


搞笑的节目,非要煽情,然后来点教育意义。个人观点:这种根本不可取,搞笑就踏踏实实搞笑,让观众开心,谁看喜剧还憋着要去受教育的。真的领悟到什么,那也是从笑声中领悟。这点最佩服老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