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走下坡路了吗?

醉生梦死弟弟


先说一条众所周知的消息吧!2019年1月1号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相信对电子商务会更加的规范化、正规化、法制化。该法的实施对打的电商平台无疑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对淘宝,京东这种大的电商平台。


关于淘宝是不是走下坡路了?我的感觉从流量上说这样的。

如果今年赚的钱没有去年的多就是走了下坡路,对于淘宝本身而言,赚更多的钱是肯定的,但对于卖家而言赚更多的钱变的不易,对于买家而言买到性价比较高产品也是不易的。既然卖家和买家都不易,那么流量就会相对减少。因为对于淘宝卖家而言,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当然对于买家而言,也不会在一个篮子里挑鸡蛋。

但对于淘宝本身而言可能并没有走所谓的下坡路(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流量被分流出去就导致获取流量的运营方式花样百出,淘宝运营成本相对增加,玩法相对复杂,收费逐渐增加。不过引文有竞争,就需要有创新,要有创新就要花更多的钱去创造这些新意。

还记得18年春节期间的全家淘宝亲情绑定营销策略吗?这次流量的扩充可以说是以亿万计的。不过目前市场上淘宝多了很多的竞争对手,像京东、苏宁,还有去年火的一路飙升的拼多多。所以淘宝的流量逐渐被分流了出去,但是市场占有率仍然是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其实电商的消费群体一直在扩大,由原来的青年往中老年进行扩充;由原来的城市到农村,再由农村包围城市的电商战略升级。消费也随之升级,人均网上消费价值的提高,商品种类的升级,消费商品等级的升级都在影响着电商平台的流量。

其实如果你说淘宝在走下坡路,可能会因为卖家再不是那么容易赚到很多钱,买家没有那么容易享受更多的福利。其实高红利期过后必然要趋于稳,这个时候就是看谁创新了,也就是看谁点子最多,花的钱最多。


stormzhang


2018年双12前夕,我终于静心写一篇关于电商的文章,不管对或错,是我的心得,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我相信当年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是因为看到未来的新的商业模式,就是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互联和物联方向,还有一个方向就是“懒人经济”,我也相信早期所谓的18罗汉大多数都不会是精英的,只不过马云为大家织了一个梦,所谓的技术大咖,我相信当年的技术水平也是很低的,但这个梦想是伟大的,建立一个最基本的平台,但如果马云没有遇到了2个机会,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机会是遇到蔡崇信,这个人有大企业的现代管理和组织能力,尤其有融资能力,早期马云在中国融资成功率基本为零,为什么?早期中国的大多数投资人都是投机商,没有战略眼光的,蔡崇信刚好有国际融资关系,资本也看准了中国商业模式的方向,但结果和马云的理想应该是相悖的(马云初衷应该是为中国建立更良好的经营环境,但后期淘宝,天猫的所有经营都只围绕血淋淋的赚钱套路,2018年马云基本脱离阿里巴巴的战略层面也是必然的),融资成功后,阿里巴巴为主的电商才是真正进入中国经济舞台;第二个机会就是政府准入,建立第三方平台和信用系统,这是电商成功的最关键的环节,所以说,电商平台踏在实体经济和中间商的血泊上,靠的是政府的护航,到现在电商已经影响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

现在,我们不得不认同互联网对销售,服务,物流,金融的便利和快捷,这是一个先进的商业模式,但同时摧毁了很多实体经济行业不公平,不透明的商业模式,但我们的代价是什么?第一是绝大部分的实体经济主导的批发和零售的店面大大减少,包括房地产,宾馆等等,出现大量失业群体(如果所谓的淘宝店,快递员的就业比实体经济的就业岗位要高的话,那只能说呵呵了),中国最大的房东是谁?大家都知道是阿里巴巴,收益是谁?不是政府而是阿里巴巴啊!换个角度,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谁?是国际的投资集团,是美国,日本啊!甚至我还在考虑说一个词“阴谋论”,失业率高,经济低迷对谁有利?是美国,日本,欧洲!为什么他们的电商为什么没有我们“先进”,是技术不够?错了,核心是怕失业率提高!凭什么阿里巴巴只需要在网上圈个地方,网店成本很低,就可以大量开卖!以前的房东是谁?其实不仅是个体房东(养活很多人的哦),也是政府啊!凭什么上市收益都归阿里巴巴,造成政府大量损失和就业!

2018年,当我们越来越困惑于天猫,淘宝,拼多多,京东的运营套路,我们应该看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就是资本从头到尾都是“血淋淋”的,吃人不吐骨头的,要获取利益,只有一条方法,就是复杂,复杂,更复杂,更不透明(哪个电商卖家敢说自己运营很牛?规矩是平台定的,不可能让你简单的),而且最恐怖的是前几名的电商平台竟然垄断80%以上,跟实体经济的模式一样,对平台来说,越复杂越容易有收益,所谓的千人千面,直通车等等就是个套路,“头羊效应”导致商家的价格和利润大大降低,仿冒成风(现在谁去开发?谁去升级品质?),如果没有优势的产品和渠道,靠烧车和刷单是肯定死亡的,建议不要大量投入前期费用!

有一个小故事,狼捕捉羊的最高的策略是什么?当狼群策划抓羊群时,会先安排好地形,最好是3面包围的山体,然后引诱和逼迫羊群进入死地,狼群会先攻击弱小的羊,但有个环节就是,不会全部消灭羊群的,因为头羊和健壮的羊有很大的攻击能力的,狼群会放生这些有危险的羊。大部分的电商商家都会慢慢压榨后死去,只有极少部分的“头羊”和“健壮羊”能够生存;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电商越来越难的原因了吗?

2019年《电商法》的诞生,会有什么改变呢?

以淘宝,拼多多为主的商家将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中高层级的个人店,你可以刷十万几十万的刷单吗?以前可以大量刷单,是因为没有税收,现在要加4%的税收,谁舍得?当然对小微的卖家倒是没有太多影响!

政府监管能力大大增强,平台业绩将大大降低,双11,双12活动作假将严惩,导致几个电商平台的股票将大大下挫,资本家该离场的时候该来了;

现在很多问题是,电商经济已经深入人心了,尤其是消费者,电商模式现在造就了大量的“懒人”,有什么好的举措?政府需不需要更严格的管控电商平台吗?如何把电商和实体经济有效结合,是很大的也很重要的课题,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O2O的学习者和践行者


有关淘宝的话题,我最有发言权,因我从13年开始做淘宝,至今已有5年了,说一下淘宝的情况,也有困难,也有收获,我是从13年春天来杭州开始做的,那时淘宝已经红火两年了,刚做淘宝时,并不顺利,因为对淘宝里面的技巧和方法一点也不懂,眼看着市场上别人大包小包的拿货,发货,一个词羡慕呀,可淘宝这事在书本上也没学过,百度上查到的知识根本就不实际,当时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直到8月份才开始生意好点,摸索着点门道,到了冬天生意才算可以。那时的淘宝用一个词叫热火朝天,市场上人满为患,大多数的档口都有抢货,来一车从货,几分钟就给抢完。最后两年生意都可以,直到16年随着淘宝的千人千面,流量开始下滑,生意就淡了许多,17年的严查做单,18年的天天特价活动改版,淘宝红利期基本结束了。现在的市场上也可以用一个词门可落雀。听说明年随着电商法的实施,淘宝店的冲击可想而知了


大力走进农村


上个月,一位做净水器的老板和我联系:问我最近怎么样呢?

我说我最近在做自媒体呢,电商淘宝运营还是继续在做。

这位老板,姓胡,在余姚有个水处理工厂,

2015年开始在天猫上开设旗舰店卖净水器

2017年12月底把天猫店关闭了

他的原话:每年在天猫亏损100-200万之间,净水器的市场潜力虽然很大,

目前对他这样的小品牌不适合

净水器市场培育期还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了,胡总在外贸领域及OEM加工的销售额的还是非常好的.

然后我们2个人闲聊:

我告诉胡总:还好你那个时期关闭了天猫店,要不然今年还亏200万左右

我说了做了影音电器类目的统计数据.


一.2016年总成交量3.2亿件,年销售额282亿,2017年是3.7亿件,年销售额596亿,

买的人少了,客单价高了,流量比以前少缩减了


二.然后我抓取了品类:耳机/耳麦做了分析,

1.2017年4月TOP前20名销售占比是43.68%


2.2018年4月TOP前20名销售占比是60.06%


这个数据告诉我,大品牌的流量占比及销售额占比达到了60%以上,

其他小品牌的是不是和剩下大多数的商家要竞争剩余的流量呢

这个再次证明想考淘宝生存的日子非常有难度,前景不乐观.


三.如果这个类目是这样的情况,净水器的数据分析也会类似的,

匹配的资源和流量还是倾斜于大商家的,所以小品牌的商家日子不是更加难熬了么.

所以胡总当时关闭这个天猫店铺还是非常英明的.

最后:

淘宝走下坡路了吗?这个问题比较大,

作为我是一位运营来看的么,就是做电商比较以前更加难做了,

不仅仅是需要技术、能力、资金、团队,渠道还需要品牌.

以上是自己对这个行业判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夏分析师


自从2018年双十一以来,我对淘宝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以前总认为马云的天猫淘宝非常值得信任,尤其是平台客服,实实在在的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但是去年的双十一,几件事情让我彻底改观了,马云宣布让什么勇接任CEO后,天猫淘宝改变很大,双十一我在乔丹天猫官方旗舰店以优惠的价格抢购了一双鞋,按照双十一天猫平台规定11月20号之前商品必须发货,否则算违规。我买的这双鞋的物流信息一直从12号开始一直显示在天津分配中心等待出库,直到21上午,还未发货,与乔丹旗舰店客服沟通也始终是电脑回复,无客服回应,店铺电话也打不通。之后我联系天猫客服催促,也没有结果。于是我在22号申请了投诉,投诉乔丹旗舰店未按规定时间发货。按道理来说,商家的确超时未发货,平台规定也规定最迟21号必须发完。但是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我的投诉被驳回了,告知不成立!之后我又联系天猫客服,询问怎么回事,接电话的客服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只是说按规定,这个投诉应该成立的。直到11月25号,我才收到鞋子,快递显示23号由北京发的货。自此以后,我对天猫淘宝平台的评价彻底改观了,这非常明显的商家与客服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导致商家犯错了也免于惩罚!毁了我对天猫的尊敬!真人真事,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接到商家的一句回复。


澳新优选


不服用事实来辩,08年我刚做淘宝的时候,卖什么火什么,当时很懒,就是文字介绍,图都不多大部分是文字,放今天肯定让人恶心的页面,直通车是什么都不知道,发布新商品马上有流量,20分钟后看生意参谋就有人进来看!现在是什么情况,直通车烧的钱都比利润还贵,发布新品哪怕详情标题都比猫店还炫,结果不刷的前提下我试过2周没一个人来看这个商品,淘宝自己不是以前那个淘宝了,各种套路规则还有陷阱,什么流量不流量无非是增加服务器的事,搞得好像稀缺资源一样明目张胆捞钱收网,平台真正该做的就是让你无忧做生意,成交抽提成就是,搞这么多规则无非就是捞钱吧了,一家独大总没好事!


龙族镭射老板


淘宝现在不是走下坡路了,而是完全开始变质了。不断改变的规则,把中小卖家逼上了绝路,导致很多中小卖家没有流量,没有交易,被迫退出淘宝平台。所有的规则都是变相逼着你去花钱买流量,花钱做推广,你不开直通车烧钱,前几页就搜索不到你,东西再好没人能看到,就等着死翘翘了。即使你花钱开车做推广了,收益也不一定成正比。一般的中小卖家谁花的起那个钱?恶性循环,一波一波的淘宝卖家被迫退出,转移阵地。

再如阿里巴巴的1688平台,前期是个人店和企业店同时存在,2017年开始改变规则,打着所谓的整顿平台的说辞,不允许个人店存在了。想开店必须企业注册店铺,还必须购买诚信通才行。诚信通费用也从原来的三千多远,涨到现在的六七千元。所有的规则,都是变着法的让你花钱推广,不花钱,根本没戏。

阿里的淘宝也好,1688平台也罢,所有的迹象显示,血淋淋的大刀举起来了,最终目的就是疯狂的敛钱,不花钱推广买流量,你就等着……


自助洗车机知识百科


丧失价格优势,淘宝会被拼多多超越吗?

当初很多人为什么愿意在淘宝购物,因为比线下便宜。现在有些人为什么愿意在拼多多购物,因为有些东西拼多多可以做到全网底价。有人说,淘宝已经丧失价格优势了,未来或被拼多多赶超。不过,淘宝店铺转让服务商易佰店却不这么认为。淘宝是不会轻易被打倒的,其商家数量是拼多多在两三年内难以超越的,其商品数量之丰富也是拼多多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其对山寨假货商品的处理比拼多多要迅捷多了。

就价格方面而言,淘宝并不缺少9.9包邮的商品,甚至还在去年推出了淘宝特价版APP和升级了天天特价(现已经更名为天天特卖),同时淘宝新增了拼团玩法,并且在支付宝中增加了一个展示淘宝特价好货商品的入口。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需求的是好货不贵,这种需求淘宝是可以满足的。一旦天天特卖对于众多工厂的升级改造完成,拼多多的价格优势或将变得十分微弱。

当然,拼多多的最大优势在于社交流量。这一点来说,天然缺少社交基因的淘宝正在通过多种措施来弥补,比如说投资微博和小红书,在淘宝建立小黑群,在各种大促活动的互动玩法中设置拉人奖励。另外,腾讯提供的社交流量方面,京东拼团已与拼多多形成正面竞争。

除此之外,拼多多的主要用户群在三四线城市,在渠道下沉方面卓有成效。近日,拼多多宣布在2019年将为品牌下乡投入5亿元。这一方面来说,农村淘宝早已完成了全国大部分县镇的覆盖,天猫优品下乡也为用户带去了不少实惠。

淘宝在阿里的零售版图中是必不可少的还是可以被取代的?

天猫刚刚推出的时候,很多人是不解的,觉得淘宝已经发展的如此好了,为什么要用新平台拉一部分商家走。天猫逐渐形成规模后,有人感叹淘宝要被阿里抛弃,或者说淘宝已经沦为天猫的流量入口。这些都只是看到了片面,就急着下结论的。

事实上,我们看到淘宝与天猫的定位就是截然不同的。一方面,个性化的淘宝,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比如二次元、DIY定制、小众商品代购等。淘宝用问大家、直播、微淘等有趣的玩法,拉近了买卖双方的距离。另一方面,在阿里新零售战略中,淘宝是基座之一。


淘宝店主的八卦


作为一个淘宝店主,我来说几句。淘宝从2003年上线开始,已经经过了15年。这15年使人们得购物方式变化很大,15年前,没人会想到,足不出户即可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15年,马云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举世闻名,排近的顶级富豪的榜单里,如今也是,从这个看,淘宝还没走下坡路,甚至,成交额一年比一年多。

至于说现在淘宝走下坡路的,其实,可能是自己的片面。当然,有人拿出事例,前几年的衣服好卖,今年同样的做,就是不行。

说的对,但是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社会一直在发展,前几年好买,别人还不知道,如今知道的人多了,别人比你更有创新,自然就卖得不好了。

现在的社会,有创新的产品才是永恒的主流。只要你有创新的产品,不仅淘宝,哪个平台你都能赚到钱!


奇星定制


双十一和双十二刚过完,有数据的呀,数据才是衡量的标准。

这么来说吧目前,淘宝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6亿,而京东以及最近很火的拼多多也才只有3亿,由此可见,淘宝在用户中的使用率还是相当高的;

其次,作为阿里巴巴旗下最为重要的基石,淘宝也是阿里“新零售”的主力军,通过线上线下的协作,淘宝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红利。因此,说淘宝在走下坡路,还是有失偏颇。

一般问这种问题的应该都是店家吧,与其问淘宝是不是在走下坡路,不如问是不是自己有点懒呢?挣钱的人大有人在,为什么甚至有的同行店一天的销量就是自己半个月的销量,这个问题有没有思考过呢?

个人浅谈,欢迎指导,互相学习。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