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淘宝开始走“下坡路”,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爱三都


说到淘宝,大家心里想到的毫无疑问就是阿里巴巴了,所以淘宝走下坡路?很明显的扯淡,纯属胡说八道。我就问一句,大家有几个人相信的呢?

我想答案毋庸置疑,基本没几个人愿意相信的,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淘宝系目前占有中国电商的市场份额超过 50%,而且这只是很保守的数据估计,如果淘宝都走下坡路了,中国经济可想而知啊。

1、所以,首先我要说一下,淘宝并没有走下坡路,走下坡路的是那些无处不在整天没事干黑淘宝的键盘侠,这点应该没人反对吧?当然,淘宝的访问量下降是有可能的,因为近几年拼多多的强势崛起。

所以我相信肯定有人说我一个没做过淘宝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淘宝没走下坡路?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淘宝没有走下坡路,并没有说淘宝的访问量。而且最重要的是,淘宝访问量下降,而不是因为走下坡路,访问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淘宝店铺增多了,少说 800 多万家的店铺,访问量可想而知了。

2、其实,马云退休了。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记得马云几年前经常说,他退休的那天,就是坚信有更好的人可以把淘宝做的更好的那天。

而去年马云就已经公布了退休计划,阿里逍遥子张勇接任马云继续掌管阿里做好淘宝,现在马云退休了,你觉得是淘宝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呢?我觉得是流量红利过好,淘宝在努力走上坡路!

3、最后说一点就是,淘宝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和淘宝牵连的是支付宝!这俩什么体量,大家都想等到吧?况且支付宝如今是发展的巅峰期,鉴于此,淘宝就不会在走下坡路, 你觉得呢?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讨论,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stormzhang


我感觉是的,现在淘宝拼命打压非商城一年以上的优质老店。可以观察下,现在好多类目销量大的店都是砖石级别的。皇冠店聊聊无几。就拿我店铺来说,两皇冠,连续n期金牌店铺,各项指标优秀,老顾客回购率30%以上。可每天淘宝给的自然流量连我门口刚开几个月的新店的十分之一都不如。因为老顾客回购多,每天也有一百左右,后面干脆把我宝贝给删除了,b类扣12分。卖个花生而已,说要食品经营许可证,好吧,我有上传了申述,竟然又说没有上传淘宝后台认证的截图!申诉的地方只写让上传《食品经营许可证》而已。你们自己审核通过的自己都不知道吗?!现在干脆一点流量都不给了。

没办法了,准备带着我的两万客户去别的平台了,大家有好平台推荐一下。


manser30985954


第一、对于淘宝平台来说,流量红利期已经过去,以改变规则适应当下。

从淘宝被大众所熟知以来,中间确实有过一段时间是谁做淘宝谁盈利的时候,因为遇到了流量红利期。但是最近淘宝的流量已经遇到瓶颈,商家平均竞争力肯定会上升,同质产品充斥平台。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对于淘宝平台而言,那就筛选掉低质的店铺,这样更符合淘宝平台的发展,商家可以盈利,买家可以买到高品质商品。说白了正是这样红利期消失,倒逼平台做出改变,就是这样的净化,不断的完善阿里的生态,不断的优化整个电子商务环境。

第二、对于商家来说,各种成本不断上升,运营压力从未有过繁重。

我所操作过的所有店铺,都遇会各种运营开支不断上升,和之前是没法相提并论。就那直通车推广费而言,之前都是1000以内都可以,现在都是几万每天。还有就是淘宝淘汰下来的店铺都是有自己特长的店铺,运营水平都非常高的,以后就是高手与高手对决,肯定要付出很多的,小卖家肯本没有任何生存空间,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商品价格我们已经让利到最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更有甚者我们直接赔钱出售某款宝贝,为了拉流量。我们作为天猫运营者,也经常要注意平台的规则,你只有符合他的规则才能在其平台上生存,很容易遇到违规处罚的。淘宝规则变化真的太快,互联网变化让你琢磨不定。无论经理还是老板,每天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因为要有工作。

第三、对于将要进入淘宝的追梦者而言,要打造好自己的优势。

在淘宝平台里面,你要避开锋芒。就是不要进入红海,选择蓝海市场去做,这样就对你前期的类目、商品选择要严格把控。你要选择个性、小众、特色的类目,这样别人无法模仿,就可以了。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店铺,他们店铺主图、详情都是用自己手机拍的,更没有美工PS,但是他的销量和评价是异常的优秀。但是事实又说回来了,经过这些年的淘宝发展,真可谓是万能的淘宝,几乎你想到的商品都有店铺在出售,给你类目、商品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第四、买家而言,淘宝也是在不断的优化生态,服务买家。

大家要相信,所有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或长或短。平台内的商品、店铺也确实有一些低劣的需要淘汰掉,买家购物的过程中要擦亮眼睛,细细甄别。也有很多店铺通过补单刷出来销量和信誉,购物环境也是有一些不足,还需要买家和淘宝平台参与共同优化。咱们设想一下,淘宝平台的存在就是符合市场,有他的固定人群,要不然就不会容它发展的,快速消失的电商平台。

第五、对淘宝而言,无所谓下坡路、上坡路。

平台发展到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任务去做。只要它一直存在,就是有市场的。每年淘宝的盈利也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淘宝现在走的是盈利路。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麻烦帮忙点个赞,关注我的头条号,你的点赞是我持续回答的动力。也希望其他访客在评论区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相互讨论共同进步。


黑马电商运营在线


淘宝现在走下坡是必然的,原因一,现在凡是是个稍微大一点的公司都会整个app销售商品,而且是大量在出现新的导购app,同时加上拼多多和京东的分流,导致淘宝今年特别的难做,你会发现阿里巴巴股价已经跌了大概30%了;原因二,淘宝现在流量大量集中在单个类目的几个大卖家手里,作为中小卖家会越来越难做,因为你活动资源比不过大卖家,刷单也刷不过他,最后流量全部集中在大卖家手里,你说中小卖家死不死?原因三,现在淘宝免费流量越来越少,新品推广主要是刷单加直通车,这两样都非常花钱,导致成本高企,所以买家会发现淘宝上的东西并不便宜了,因为庄家收走了太多的广告费,所以一个不再实惠的淘宝怎么可能不走下坡路?


被掰弯的钢铁直男


我觉得是的,从我个人的购物来说是的,那些大家电,首先我不会在淘宝上买,要么是京东,要么是苏宁易购,可能也不能保证是不是翻新的,质量和售后要比淘宝上放心的多。然后一些衣服,淘宝衣服现在越卖越贵,便宜的衣服就会出现所谓的卖家秀和买家秀,贵一点基本和实体店差不了多少,所以超过五百的衣服也不会选择淘宝,因为他质量不能保证,还不如去实体店试试穿穿。反正觉得淘宝现在东西太乱了,刷单的又多,跟本不知道哪些是真的物美价廉,要慢慢挑,仔细挑,有时候到货了不满意还得去实体店里买,上次淘宝上十块钱一个的碗到货后就发现太大了,又去超市买了十五一个的小号碗,所以现在很少在淘宝上买东西了


北瑶姐姐


淘宝真的走“下坡路”了吗?

我觉得并没有啊!我们来看看双十一的淘宝/天猫的数据,2015年,417亿元。2016年,1207亿元。2017年,1682亿元。2018年,2135亿元。

从双十一的数据上来看,淘宝/天猫并没有走“下坡路”,而是快速的在攀升。

你之所以有淘宝走“下坡路”这个想法,是因为最近大家开始说“消费降级”,所以会片面的认为淘宝要走“下坡路”了。

现在提倡“消费降级”,它的本质是尽量降低消费水平,比如:以前买水果一斤15元,现在可以找找8元的。

那么,“消费降级”对淘宝/天猫来说反而是有利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淘宝/天猫的东西以“价格低”为主嘛,迎合了“消费降级”的需求。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产品升级等方面的提升,会逐渐变成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全新消费模式,所以,淘宝/天猫不会走“下坡路”,反而会越做越好。

但是,因为政策对网店越来越严格的控制,会淘汰很多中小卖家,树立正规的(合法、合格、能交税)品牌卖家。


数据蛇


早期淘宝的核心是什么?——便宜,一开始买家因为便宜才上淘宝购物。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淘宝早期推广的口号(淘啊淘,淘便宜)。那时候时候网购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卖家也基本都是个人或者个体户,买的的人多了,加上啊里推手的各种心灵鸡汤(什么开店月赚10万啦等等),大量的卖家就上来开店,这样相互助推,就形成了完整的交易市场(电商市场),卖家多了,就开始互相压价。后来就出来了代运营公司,帮助品牌或者工厂方运营,再后来工厂直接建团队开设天猫店。试问,在商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淘宝店怎么和天猫竞争。况且部分天猫店铺还是工厂直接开的,淘宝怎么拼?什么小而美啦,做内容啦,都是幌子!可以说,你就算是百年老字号,也一样让你价格拼的体无完肤!拼多多快速发展说明了什么?表面是社交电商,本质还是——便宜。所以走不走下坡路,取决于卖家,买家的流失程度。大家可以看下淘宝,天猫,巨大漂亮数据的背后,有多少卖家赚到钱?只要赚到钱,就不倒,反之,大家懂的!当然了,平台也会进化的,要记得,阿狸最早做的是B2B交易!


VW学童日记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线电商老兵,我不确定淘宝是否在走下坡路,只想分析一下为何淘宝越来越难做,试着回答一下

1 产业维度: 任何产业刚开始阶段都是共生型生态,就像早些年做淘宝的商家很多事情都自己做,做几个重点事情就能有流量和销量。而到成熟期,转变成模块化公司,商家就需要越来越专业,包括多流量渠道(流量纵横里不下30种渠道),多用户人群分解(生意参谋后台至少有6类人群,包括搜索/行业/品牌等),多层数据分析(下半年生意参谋升级了很多模块,包括服务/品类/市场等),多团队分工等等,所以今天淘宝生态需要越来越专业化的运作,否则只会因为自己不能专业化运作而觉得淘宝越来越难做

2 竞争维度:随着移动社交时代来临,淘宝面临四面围剿,从最早淘宝的品类电商到京东的品牌电商,再到拼多多为代表的商品电商,社交电商,必然分流了卖家资源和用户资源。这其中竞争的本质就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匹配效率。物流和资金流已基本尘埃落定,社交电商最核心的就是提升了信息流的匹配效率,就像阿里系统不断的优化大数据的算法来提升人群匹配的效率一样。所以那些不懂得阿里要从搜索转变为推荐,要从看到的人就想买转变为让想买的人才看到,要让资源型商家转变为个性化商家等趋势的商家,就会觉得越来越难做。

3 用户维度:今天的用户越来越圈层化,越来越像橄榄型社会。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时,他们更顾及个人情绪和自我感受,这波用户会带来消费升级,但主要用于自我奖赏(性价比高的好商品)和自我完善(知识付费),这波用户对供给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是我要买而是我想买。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下沉,也带来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从而成就了拼多多。无论是哪类用户,再也没有cctv一炮而红的机会了,映射在淘宝体系里,也就再难出一统天下的爆款了,这就是从用户角度看,为什么越来越难做的原因了。

4 商家维度:从产业环境,市场竞争,用户变化看,从08年到18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唯独在供给端,在我们的商家端,似乎还没有发生巨变。正如之前王兴说互联网的下半场更多的机会在供给端一样,我们的商家应该把中国所有的产品重新设计/包装/生产一遍,将更多的产品服务化,人格化,精品化才会有真正的商机,所以今天正是变革的阶段,无比痛苦又充满着巨大的机会。不能破茧重生,无论是否在淘宝都会越来越难做。

最后,用贝索斯的观点来结尾,我们应该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对零售来说永远不变的就是人/货/场的关系和效率。对不能变革的商家来说,无论是哪个平台,肯定是越来越难做,相反,对顺势而为的商家来说肯定是越来越容易了,拼多多的成长速度就说明了一切。


电商老带


说说我的见解,本人是阿里巴巴店主,供货给不同的客户群体,淘宝店主是一部分,占比百分之三十左右,每个淘宝店铺的定位不同,有的是一键铺货,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店铺产品数量庞大,真正了解情况的产品少之又少,我不鼓励我的客户做这样的店铺,虽然多发一条信息就多一个流量入口,但是跟开网店的宗旨背道而驰,电商平台打造的是服务至上,店铺服务好,质量有保障,价格实惠点,量走起来了,店铺就已经成功了。

此见解只是作为供应商的角度分析,作为顾客,我希望能买到自己需要的,真正的好产品不怕你价格稍微高点,就怕你服务不到位。

所以,正在摸索着自己开一个淘宝店,把自己生产的假睫毛直接卖给消费者,努力做好服务质量。

网店推广新方式,跟网红挂钩,希望能与美妆达人,美妆博主合作,合作共赢,这必定是个优质高效的团队。



靓瞳之家假睫毛厂


下坡路也说不上来,只是对于电商来说,不升就是下降,而目前中国网民,中国网购网民的红利基本已经被瓜分完毕,所以感觉是下坡路。

实际是没下坡,但上升缓慢,人口因素是天然瓶颈。

淘宝现在要做起来,没有任何的捷径,除非你有网红或者主播或者明星这样的天然自带流量的属性,要不然,你得有很大的底气,才可以做这个。

因为现在淘宝的竞争很激烈,表现在:单个获客成本很高、店铺运营成本高。

而且2019年新出台的电商法中明确禁止刷单行为,所以这就导致了众多淘系卖家出“淘”。

总而言之,我觉得与其说淘宝在走下坡路,倒不如说是淘宝的用户红利期已经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