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為什麼不推出一個從配置到價格和華為mate一樣的手機系列?

茗萱閣


小米和華為近兩年取得了不少成就,兩個品牌可以說都是我們的驕傲,華為讓我們在通信方面不再被動,小米讓我們用到了低價高配的手機。

既然小米現在也有不錯的配置,為什麼不像華為那樣推出較高價格的高檔手機呢?雖然說小米和華為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相比華為,小米還是有比較大差距的,如果正面競爭,小米肯定不能輕易戰勝華為,華為有太高的經濟和科技實力,華為肯下大成本在科技研發方面,不是說小米不肯下成本,而是說小米比華為的實力要差一些。就拿配置方面說,配置不單單看使用的是什麼處理器,而是各方面性能,雖然小米有很多型號手機的驍龍處理器可以和華為mate系列相對比,但是除了處理器,基本剩下的各種性能和零配件沒法比。

再說價格方面,華為mate系列屬於高檔機,這是很早就在用戶心中就給出的印象,而小米如果推出某一款手機把價格提高到近萬元或者超過一萬元,我個人覺得購買這款小米手機的人應該不多,也就是說小米還沒有像華為那樣在用戶心中有一個高檔的印象。

雖然小米沒有也很難能推出類似華為mate系列那樣規格的手機但是小米的手機還是很不錯的,各方面性能都很不錯,當然,除了價格和性能,小米對比華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自主研發太少,很多人說小米就是拼湊產品,雖然這句話不是很正確,但是確實小米在自主研發方面要差於華為,各位用戶怎麼看這兩個品牌呢?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小米目前最高端的是MIX系列,但是定價卻比華為旗艦低很多,而且銷量也比不上華為。那麼小米為什麼不推出一個配置到價格和華為mate一樣的手機系列呢?

說小米之前先來說說華為的mate系列。mate系列已經成為了國產最高端的手機之一。mate意為朋友或者助手,華為早期宣傳為爵士人生,其實對標的就是三星的Note系列,主打高端商務手機,而華為mate系列保時捷甚至高達萬元售價。



而小米手機本身就是性價比的代名詞,小米自己也宣傳是為發燒而生,這也決定了小米的定價不會太高的。雷軍曾經說過:小米的硬件利潤率不超過5%。這些年來小米也試圖進軍高端市場,但似乎並不順利。

新發布的小米9作為新一代小米數字系列旗艦,被雷軍寄予厚望。雷軍希望把三千元內交給獨立的紅米來做,而小米則做高端一點。可是小米9的定價卻也只是2999元起步,讓人大跌眼鏡。畢竟小米9首發了驍龍855和12GB的內存,隔壁的三星卻賣能賣到上萬。這樣網友直呼小米走不出低端的怪圈!

看來小米做慣了低端,真的很難高端起來。而雷軍也只能試探、不敢大步向前,生怕賣得太貴會被罵。而小米MIX3售價三千多元,故宮特別版五千元左右,已經是小米的極限了,但是市場表現卻很一般。
所以,小米就算推出了新的對標華為mate的系列,估計銷量也不會好到哪去,反而可能會導致小米的口碑下滑。華為的mate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華為已經真正進入了高端市場,能夠和蘋果三星分一杯羹,小米還沒有這個能耐。這也是市場認可度決定的。


微視界Cc


高端不是偶然。看看三星,蘋果,華為。核心技術都是抓在自己手裡,華為同樣在努力的國產化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其他幾家的命脈說得難聽點抓在別人手裡,別人不給你你就完了。說得好聽點,誰都能買到,你能我也能,就看誰財大氣粗。怎麼往上衝?等你衝上來了,就跟htc 華為一樣,三星直接斷你的貨,htc直接涼涼,華為這一波也受到了多大的衝擊?

大家都在說要感謝小米壓制住了手機價格!其實有嗎?有,但是並沒有多大意義,手機價格還是一直在往上漲,更多的人始終還是根據消費能力來選擇手機,我能買到好點的東西,但是我的消費水平根本降不下來。因為小米衝擊的不是頂端手機價格!

反而是華為的出現把高端手機頂峰價格硬生生往下壓了。讓大家的高端手機有了多一些的選擇!

總有一天,國產都要感謝華為,因為華為培養了另外一條不同於三星,蘋果的手機供應鏈!這是其他國產廠家都做不到的事!


時光不曾在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的就是,目前來說國產供應鏈體系的廠商們還沒有衝擊高價的影響力,也沒有衝擊高價的實力,國產廠商目前能夠做到5000元檔位的也就只有華為了。



小米目前的影響力來說,很難做到產品升級以及品牌升級,從小米過去的幾款產品來看,都非常想衝擊高端期限,但問題是每到發售的時候,還是妥協,因為高端市場確實不是一般廠商所能做的。



主要的問題就是小米目前來說,還沒有拿的出一樣屬於自己獨家擁有的核心硬件,這也就表明了,其實小米所有的產品都採用的是公版的東西,那麼既然是公版的東西就很難叫得上價格,尤其是在這個同質化非常嚴重的情況下。



其實小米也非常想衝擊高端旗艦產品,畢竟老走性價比產品利潤確實比較低,品牌的成長也並沒有什麼好處,這麼多年以來,啊,小米先後通過了幾個系列來進軍高端市場,但最後都淪為走量的產品,這似乎是小米的一個魔咒。

問題是目前的旗艦手機想要突破五六千元檔位的話,自己的技術沉澱和研發實力一定要跟得上,目前來說也就華為三星和蘋果這幾個品牌,而OPPO和vivo憑藉著自己的精準客戶也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但這個是小米學不來的。



所以總體來說不是小米不想做,而是小米做不到。


互聯網的放大鏡


小米有那技術和資金嗎?首先是技術底蘊不足,沒有科技創新。第二資金積累不足。

如果冒然出一款5000檔機型賣不動那麼對於小米來說資金鍊恐要吃緊,資金迴流期過長。

再有就是5000檔機器好做,可是這5000的又有多少自我創新呢?看看最近兩款小米和紅米手機,創新力度明顯不足,很多都是友商之前用過的技術,誰會5000元買一款落後半年的手機?

現在的小米不是不想做高端,很多廠商都想做高端,高端利潤空間明顯要比性價比的利潤空間大。只不過還是不如華為手機背靠華為有資金支持來得更容易。華為的高端也不是一兩年做起來的,也是熬了幾年的合約機才慢慢轉變來的。試問小米現在有那經濟實力去熬三年嗎?


Vape強


小米也想推出啊,可是實力不允許啊。

小米從小米note開始就想做高端機,價格一提再提,到了note3,不僅代言人換成了吳亦凡,價格也下來了。原因很簡單,市場不認可。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小米以性價比起家,性價比成就了小米,可以看看當年(2015以及2014年等)國內手機銷量中,小米僅次於三星,選高於華為,但是性價比這樣牌同樣也制約了小米進一步的發展。

華為同樣也是從低端做起來,但是華為與小米不同之處很多,首先在宣傳上,華為良好貫徹了既定戰略,mate系列和p系列的宣傳文案一脈相承,不斷地加深華為在高端用戶群體中的印象,這也使得在三星出現爆炸事故以後,可以迅速的搶佔三星留下的市場空白。

而小米同樣很早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希望手機可以提升品牌定位,但是既定戰略沒有很好的堅持下去,小米note初始定位就是高端商務手機,用的也是驍龍頂級芯片,售價也高於小米數字系列,到了第二代甚至還請了梁朝偉做代言人,一面商務,一面藝術。但是市場並不買賬,銷量一般,小米迅速將小米note3定位成年輕時尚,主打拍照,並請了吳亦凡做代言人,這也使得好不容易經過小米note前兩代積累的品牌形象蕩然無存,前期的宣傳投入無疑打了水漂。

華為在p系列初代同樣出現過類似的問題,銷量慘淡,但是華為咬牙堅持了下去,經過幾代積累,才迎來了市場爆發。

更重要的是華為堅持鉅額的研發投入,黑科技層出不窮,無疑給高端手機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小米一貫的性價比戰略顯然不能支撐鉅額的研發投入,更多的依賴供應鏈廠商的技術。

因此,小米無法推出與華為一樣的配置,更不要提賣到一樣的價錢。


歲月雜談


簡單的分析下:

1.公司性質不同。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學習早期蘋果,主要做系統優化起家,再整合手機產業及工業技術開發手機,創始人雷軍以極致性價比走量作為銷售宗旨和手段。本質上,性價比在社會進程中已經制約了小米發展。

2.行業產品革新暫停。早期的小米,一方面吃到互聯網發展紅利,一方面趕上了手機行業的進化時機,而且當時的人文和社會相對落後,用戶麻瓜、小白是常態。機會,技術,人群,這些都促成了小米前期的壯大。但如今小米模式或產品被友商模仿或超越,行業技術上也少有突破,小米競爭力在國內已經頹勢。

3.技術制約與技術發展。小米其實就是資源整合的營銷,硬件技術上都得看別人眼色,友商也不友好。

如果小米做出華為mate類似產品會怎麼樣呢?

1.米粉會大量出走,性價比是小米靈魂,小米創始時是抓住國人貪小便宜的人性弱點,如今這麼多年的映象,米粉已經是被慣壞的孩子了,改,很難,而且友商也在加速進步,蠶食已經快飽和的國內市場。

2.就算極致的性價比,mate硬件上等成本也得3000左右。小米只是資源整合的互聯網公司,實體或硬件上無法承受銷售之痛,賣不好公司就廢了。不敢一下子上,只能慢慢來。

3.市場殘酷,對同等級中品牌價值是用戶走量的一個因素,相比,華為品牌號召力大於小米。硬件實力或專利華為也自給自足,而且手機業務華為可失敗多次。

每個人都有見解,但大體都是小米只能慢慢來!脆弱的模式和技術是小米的弱點。如今小米也在轉型,希望小米技術和實業上有所發展,上市謹防被外國資本控制,如聯想,美國以國家名義發難華為但沒轍,就是因為華為不上市。

上市的都有機會成為美國資本的武器。


觀山海和易宣


奇瑞為什麼不出一款和勞斯萊斯配置一樣的車呢


萬能的大熊


世界500強拿國人的錢到加拿大買別墅,被抓了還來國內發文博取同情,想到就噁心啊。國內一個手機賣1w+打著愛國者騙愛國奴口袋的錢[捂臉]



反菊花公關水軍第一人


因為我剛剛才看到有個智障頭銜是清華在讀博士,他居然提問花5000買華為的是什麼心理。。。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腦子不好使的人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