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22和F-35都是洛馬公司設計的,波音等公司是否會喪失軍機設計能力?

近衛步兵師


我來正兒八經的說說這個事兒吧,會產生這種問題是因為很多人對幾個問題不瞭解。

首先,至少F-22競標美國空軍ATF項目成功,波音公司是獲利的,雖說一開始參與ATF先進戰術戰鬥機計劃概念設計階段的公司有洛克希德、通用動力、麥道、羅克韋爾和諾斯羅普等幾家公司,並且都提交了各自的概念性設計。

在當時波音公司的軍機研製能力(主要是戰鬥機方面)基本在幾家公司裡就是墊底水平,要知道截止到1983年美國空軍發出ATF概念設計招標時,波音公司已經有半個世界沒“玩過”戰鬥機了,在此之前美國空軍(前身“陸軍航空隊”)最後一次採購波音研製的戰鬥機還要追溯到1932年首飛的P-26戰機。這種實力在洛克希德、麥道等戰鬥機大牛面前參與五代機項目,也就僅僅是參與一下而已,概念設計(也就是個PPT模型)競標失敗也沒啥損失,反而獲得一些參與的經驗。

在項目概念階段研製完成以後,經過美國空軍一系列複雜的評估,驗證/確認模式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強強聯手”之後,真正能存活下來並最終進入製造原型機制造環節的只有兩個方案,況且這兩個方案也不再是概念階段時各家單打獨鬥得局面,這兩個方案就是:最終獲勝的YF-22戰機,由洛克希德聯合波音和通用動力研製;YF-23戰機方案(上圖),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聯合諾斯羅普研製。

說到這裡,你應該可以看出在F-22戰鬥機競標過程中,波音並不是輸家,反而通過與洛克希德聯合研製並作為F-22戰鬥機最終生產的分包商獲得了先進戰機研製的部分經驗,終歸是利大於弊的,至於喪失軍機研製能力有從何談起呢?

其次,會產生生這種問題,是對一些“名義”上屬於波音的現代戰鬥機歷史不瞭解。簡單舉幾個例子,例如美軍JSF戰機計劃,也就是後來的F-35項目,波音與麥道公司聯合搞出的X-32(研製主力是麥道)與洛克希德·馬丁聯合諾斯羅普·格魯門和英國BAE研發的X-35之間的鬥爭。這個東西失敗了就失敗了,波音本來就處於劣勢,而麥道公司雖然戰鬥機研製領域功力極強能與洛馬叫板,民機能力也很突出可以與波音抗爭,但是最終還是被波音兼併,就可以看出這貨的運營能力實在有限。

此外,二戰以後得波音公司本就不是什麼戰鬥機研製的好手,而現在令其在軍機界名聲大噪的幾個產品也都是買來的:F-15戰鬥機麥道公司研製,後隨麥道一起賣給波音;F/A-18戰鬥機麥道公司出品,後隨麥道一起賣給波音,可以說如果沒有收購麥道公司,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後就幾乎沒有戰鬥機研製能力;而所謂的F-22和F-35競標失敗,一場根本就不存在,波音反而是贏家集團內的一份子;另一場敗不敗的也沒啥關係,最受傷的是當時的麥道。

總體來說,有競爭對於軍工研發是好事,能夠迫使軍工企業不斷進步。而大型軍工企業兼併重組在美國也司空見慣,誰又能說得清裡面的的恩怨情仇,幾乎所有的美國大軍工企業集團都經歷過多次兼併,洛克希德·馬丁也不例外。一個或幾個項目的競標失敗也不能決定什麼,後來洛馬不是也在價值130億美元的MQ-25A“黃貂魚”無人加油機項目中敗給了波音,難道以後洛馬就不玩無人機了?洛馬和波音還攜手一起研製新型遠程轟炸機,在B-21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項目裡2V1 PK諾斯羅普·格魯門不是也敗了麼?所以,對於美國這些大軍工集團來說,勝敗實屬兵家常事。

純手機打字,難免有疏漏之初,敬請指正,謝絕轉載。


衛青點兵


哨兵小虎第526條回答。

舉例如下:

有兩家服裝公司,一家生產西服,一家生產運動服。近兩年,由於大家越來越注重形象和生活品質,西服的銷量大幅增加。但我們不能據比說運動服廠家已經喪失了服裝設計能力了!

同理:

波音公司在與洛馬公司的競爭中,ATF計劃(Advanced Tactic Fighter)【先進戰術飛機】未能佔據主導地位,但也是該項目的第二大主要生產商,包括雷達、起落架、武器系統、後身的機翼等部分,可以說F-22的屁股多半是波音公司包出來的。

誠然,到JSF計劃(Jiont Strike Fighter)【聯合攻擊飛機】,波音公司的“大蛤蟆怪”落榜,之後該項目幾乎就沒有波音什麼事情了。洛馬公司可謂是賺了個盆滿缽圓。


(波音X-32大嘴怪飛機↑↑↑)

但我們不能因為兩款戰鬥機,就否定波音公司在“軍用大飛機”上的地位!就目前來說,波音公司在世界軍用大飛機的地為上還無人能及(那個說B-2諾斯羅普的你夠了啊)。
(波音公司↑↑↑)


波音的實力。

波音的實力最主要就是“大飛機平臺”,民用的波音系列自然不用說了,“空軍一號”已經打了最好的廣告了。
(空軍一號↑↑↑)

至於軍用的“B-52”戰略轟炸機,從A-H共計8中型號,生產了744架,現在依然還在美軍中服役。其他的B-29,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把日本治的服服帖帖。
(B-52戰略轟炸機↑↑↑)



KC-135,作為美國空軍的奶媽,接近300架在美國軍隊服役,E-3、E-4、E-6等特種飛機,更是戰鬥機的倍增器,其他的直升機系列支奴幹(CH-47)、魚鷹(V-22)更是備受美軍歡迎。
(波音的支奴幹直升機↑↑↑)

現在(1997年)波音又通過其強大的民用經濟體把麥道公司併購,諸如F-15、F-18現在也可以說是波音公司的產品了。

所以,想說波音公司喪失軍用飛機市場,目前看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強大的民用航空讓他的經濟效益得到了保障。

波音的危機。

但我們也確實能看到,在不遠的將來,波音公司在“軍機”領域所受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首當其衝的便是F-35和F-22項目,洛馬公司幾乎拿到了美軍1萬億美元的蛋糕,而且F-35正在成為落後的F-15、F-18的替代品,未來航母、空軍將大量採購,甚至還出口到美國的盟國,據說全世界共計採購1800餘架。
(F-18飛機↑↑↑)

也就是說波音公司未來想在“戰鬥機”領域有所建樹,將是十分艱難的,而且轟炸機這方面還有諾斯羅普的B-21,留給波音的空間將更加有限!



(諾斯羅普的B-21↑↑↑)

雖然波音的民航事業目前仍是一家獨大,但面臨空客公司的競爭,以及中國C919的追趕,再加上最近埃塞俄比亞的波音事件,波音公司可謂是危機重重!

最主要的是中美的貿易戰,失去了中國這個最重要的“金主”,波音公司未來還能走多遠,我們的C-919何時能夠雄起,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C919飛機↑↑↑)


題外話:我是哨兵小虎,謝謝你的閱讀。作為一個老兵自媒體也需要您的支持關注。多謝了!


哨兵小虎


波音公司滲透到了美國的政府多個重要部門,包括特朗普在多個場合推銷波音公司產品。

美國有著名的兩大軍火商,一個是洛克馬丁公司,另一個是波音公司,洛克馬丁公司生產的有F22和F35。波音公司生產是F15.F16.大黃蜂等戰機,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也是波音公司產品。

近幾年來美國政府及國防部側重於向波音公司採購軍用戰機,2018年美國空軍採購波音公司的空中加油機,一些按裝飛機時的工具丟在飛機內,美國空軍發現後要求退貨國防部沒有同意。

2017年美國空軍準備採購一批戰機當時法國的空客中標了,波音公司說採購不合格要求重新招投標,結果波音公司中標,過去不長時間波音公司向美國國防部說報價太低,要求追加30億美元國防部只好照辦。

美國現任國防部長是在波音公司任總監32年,對波音公司非常關心,此人多次說F22.F35不如波音公司的四代機好,由此可見官商勾結使波音公司最大特點。





張書明8023


因為波音隱身技術上,落後於諾斯羅普公司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二次競標上均以失敗告終,諾斯羅普生產的YF23因為技術創新上超前,穩定性差,被美國軍方選擇了洛馬公司的F22,其實YF23能出口給其它國家,也是一種先進技術創新的代表極作。

洛馬公司本身就是軍事裝備軟件技術創新的公司,F35上的電子軟件技術創新,應該是全球領先的。

先進的戰機的超視距打擊下,才是符合現實中的空戰技術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

先發現,先鎖定目標,先發起攻擊,這是現代化作戰必須的,什麼近距離格鬥,那是一種停留在二戰時期的作戰理念,早就被淘汰了。

波音公司拿不出更優秀的作品,是無法避免尷尬的。


隨雨飄渺


我們知道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最主要設計民用和軍用飛機制造商之一。波音公司設計並製造旋翼、電子和防禦系統、導彈、衛星、發射裝置、以及先進的信息和通訊系統方面比較先進。

波音在軍用戰鬥機設計方面,波音的水平並不是很高,麥道早期生產 F15,大黃蜂等戰鬥機,後來賣給波音,波音從中學到了經驗,到目前為止波音已經幾十年沒設計過先進的戰鬥機,因此經驗方面不足。

總得來說各個公司都有獲利,不管是技術還是金錢,洛馬雖然中標了F22和F35戰機,但是內部的一些系統零部件波音,諾格,雷聲,BAE各公司都有參與。


軍武次魂



波音主業是商用飛機,軍機業務只佔三分之一,雖然波音競標JSF聯合攻擊戰鬥機項目失敗,但它還是有許多軍機項目的,比如超級大黃蜂,F-15X,海神反潛巡邏機,KC-46A空中加油機,T-X美軍下一代軍用教練機項目,C-17等。而洛馬公司三分之一的收入和收益來自其負責F-35製造的航空部門。


與此同時,發動機製造商普惠公司,/<font>該公司提供F-35使用的F135動力裝置,也將從向其他國家銷售的F135中獲利。

另一方面,國防業務相對來說在波音公司沒有那麼重要。大約64 %的收入和92 %的運營收入來自總部位於芝加哥的公司的商用飛機部門。

未來20年,這個市場價值超過5萬億美元的商用飛機訂單。該公司可能會將大部分精力用於確保787、737 Max和777X計劃的成功,雖然波音737 Max目前遇到了大麻煩。/<font>

特朗普曾威脅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是購買F35還是F18,可見波音軍機的實力。無論美國政府決定什麼,都會影響三家美國公司的命運。

像英國宇航系統公司這樣的歐洲公司可能會徹底失敗。軍機訂單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投資者可能更重要,對普惠的投資者可能更重要。

波音的股東可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將關注天空,以求商業飛機業務的成功。波音公司以波音客機為基礎的軍機方面競爭力還是很強的,雖然戰鬥機方面萎縮,但加油機,反潛巡邏機,運輸機等方面不遜於美國其他軍火巨頭,甚至超出。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術業有專攻。

提起諾斯羅普,想到的是B2,新轟,YF23。洛馬,想到的是F22,F35,說起波音想到的是E3等預警機和電子戰隊,還有767改加油機和P8。說起麥道就是F15,F18。

麥道的鬼怪工廠是與洛馬臭鼬工廠齊名的戰鬥機研製團隊。但是在三代機中橫掃的鬼怪工廠在四代機中卻是絕收。先是在ATF中敗給了洛馬波音團隊的F22,在第二種四代機中,因為接手太晚(被波音收購後才接手),只來得及改了YF32B。結果還是敗了,當然與波音原型機有很大關係,但也說明,波音雖然生產軍機,但不是擅長戰鬥機,而是在運輸機上的改型。

最近的兩次很能說明問題,一是新遠轟,洛馬波音聯合團隊敗給了諾斯羅普,諾斯羅普的B2項目以管理混亂著名,費用也是大幅上漲,為了保住諾斯羅普,新轟又給了他。二是TX,波音戰勝了洛馬,洛馬的T50與韓國合作那個,其實是F16的技術底子。波音的其實是單發版的F18F型改型。當年的T38也是F5的改型。TX源自F18F也就是順理成章了,也是美軍保留波音戰鬥機設計能力。在無人戰鬥機設計能力上,波音跟洛馬也是排在前兩位的。


龍驤虎賁九天游龍


雖然洛馬的F22和F35贏得第五代戰機市場,但是波音等公司還有機會,不會失去軍機設計能力。

波音最出名就是造客機,之前收購了多家飛機公司,例如麥道,獲得了F15生產線和技術,擁有一定的戰鬥機設計能力,而且獲得了美國最新教練機,艦載無人加油機項目。

諾斯羅普公司是美國海軍艦載機的老供應商,出名的F14雄貓就是他們的作品,之前參與了X47無人艦載機項目,軍機設計項目水平很高。

現今和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空軍海軍戰機發展方向是無人機和轟炸機,至於第六代戰機,暫時沒有需求。現在第五代戰機F35生產完成三分一左右,未來十多年還將繼續生產,逐漸代替現在的第四代戰機F15和F16。

無人機是一個大市場,而且還沒有充分發掘。現在無人機市場最流行的就是美國捕食者,中國的彩虹系列,這些專門打恐怖分子查打一體無人機。未來將會升級到,無人隱身攻擊機,甚至戰鬥機。這是美國各大航空巨頭們未來十年主戰方向。

當然如果有關第六代戰機相關技術有關鍵性突破,巨頭們又得來一輪慘烈的競爭。


紅羽翼騎兵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他的軍事裝備研製企業,同樣波音公司也具備很強的武器裝備的研製能力。在美國JSF聯合攻擊機的競爭項目中,波音公司輸給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有許多人認為波音就此失去了美國軍隊用戰鬥機的研製能力,但事實上根本就不是如此。


波音公司目前仍然擁有兩條戰鬥機的生產線,這就是F-15E 改進型號和F-18E/F超級大黃蜂,以及在超級大黃蜂雙座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鬥機。最近在美國國防預算中就有包含採購8架F-15X戰鬥機的項目,另外美國海軍最近訂購了67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波音公司在2018年獲得了美國空軍未來教練T-X項目,通過對這款機型的改進,可以獲得一款輕型的攻擊機,目前美國空軍正在尋求一款輕型攻擊機,T-X項目很有可能就由此進行一個有效的轉變。



除了有人駕駛的戰鬥機波音公司仍在進行研製之外,波音公司還進行了無人駕駛的各種新型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其中包括和澳大利亞合作進行的新型無人攻擊機。


航空視界


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都是航空航天科技領域的大型公司,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商,二戰時期主要製造大型軍用飛機,如運輸機和轟炸機,二戰結束以後其業務主要是民用大型客機和運輸機,如波音系列飛機;軍用飛機則以戰鬥機和直升機為主,如F-15、F-16、阿帕奇武裝直升機、MV-22魚鷹運輸機,還有大名鼎鼎的B-2幽靈隱身轟炸機等等。



洛馬公司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裝備產生承包商,軍用飛機只是該公司的部分業務。比如U-2高空偵察機、SR-71高空超音速偵查機、F-117隱身攻擊機、F-22隱身戰鬥機、F-35隱身聯合攻擊機、C-5大型運輸機等等;武器系統方面則有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在航天方面,它將控制美國全部軍用衛星的生產及發射業務;在導彈方面,它是美國洲際導彈的主要製造商。同時,將在戰略導彈系統、戰略導彈防禦系統、戰術導彈系統、反坦克導彈及機載電子設備方面擁有優勢。



由於洛馬公司專注于軍事防務業務,美軍黑科技裝備大多出自洛馬公司;而波音公司由同事於經營民用方面的業務,在軍事裝備的研發投入上自然沒有洛馬公司多,所以在美軍尖端武器招標上多次敗給洛馬公司。由於在美軍四代機項目的投標上再次敗給洛馬,而且在1993年F-16生產線被洛馬收購以後,波音的戰機業務已經接近殘廢,目前只有F-15生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線。



雖然波音公司在走下坡路,但是要說從此喪失戰機設計能力卻有些言過其實,波音畢竟是百年航空企業,擁有非常雄厚的技術沉澱,輸給洛馬的只是四代機,其加油機、轟炸機、反潛機以及武裝直升機技術是無人能匹敵的。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人能永遠榮耀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