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里的狗血,或许真是生活的本来

当华山栈道上那位年轻人,毅然决然地纵身一跃,把自己融化在蓝天里。人们只有深深地惋惜,却鲜有谩骂和指责,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位年轻人现实中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绝决,尽管当时他也充满留念地左顾右盼。

是的,生活从来都不只是豪车美女、烛光晚宴;生活中也有颠沛流离、凄风苦雨。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如果我们体会不到别人心里的悲哀,真的不好意思要求别人凡事都要想开,就象郭德纲说的:你没吃过我的苦,就别劝我大度。

《芝麻胡同》里的狗血,或许真是生活的本来

《芝麻胡同》播到现在,引来骂声一片,无数观众直言:三观尽毁。也是,大家都习惯了程式化的影视作品:结局一定得是大团圆式的皆大欢喜;好人就算是历经磨难,也一定要是苦尽甘来;坏人再嚣张,到头来也一定会是难逃法网。只是忘了生活中更为广泛的另一种说法:好人命不长。

《芝麻胡同》里的狗血,或许真是生活的本来

想象无论多么美好,都架不住生活的狗血淋头。我们没有严振声殷实的家业,当然体会不到严老爷娶妾时心底的如意算盘:既想迎娶自己喜欢的娇娘,又怕牧春花做过女招待的身份叫旁人耻笑。如何两全?唯有大篇幅的赘述,方能达成,这就象股市上的“用时间换空间”,现在明白了光严、牧结不结婚就用了十多集。小黑子的凭坠认亲让人倍感唐突,是啊,小黑子的亲哥应该是北平和平解放时,行进在入城队伍中的解放军吧?再不济,怎么着也得是地方上的某个积极分子吧?怎么能是那杀千刀的吴友仁呢?

《芝麻胡同》里的狗血,或许真是生活的本来

至于严宽的死而复生、翠卿与宝翔的私情,确实有些辣眼晴。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尽管概率极低,只要没有低到概率为0,它就有可能发生,这是墨菲同志说的。

电视剧其实也就是个消遣,《芝麻胡同》的编导们试图在给我们展示一幅身处历史变革风口的原生像,并无对其中的某种价值观进行褒贬。原滋原味的京味京韵还是让人神往,只要不弄出个十四、五岁的小崽子,硬说是黑子的大哥,我就觉得:该剧还是可看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