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內部核聚變,有了這個量子效應才完整!

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如果要評選一些自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想知道的問題,那麼“

太陽到底是怎麼發光的?”這一問題絕對可以入選。

這個問題放到目前來看,可能有些幼稚了,基本上過中學的學生都能知道答案:核聚變。沒錯,太陽的光就是來自於核聚變,但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最早是在20世紀20年代才由亞瑟.愛丁頓提出(是的,就是上篇文章中無情打壓錢德拉塞卡的那位),不過當時的理論還非常粗糙。

太陽內部核聚變,有了這個量子效應才完整!

亞瑟.愛丁頓

今天這篇文章並不會重點講解太陽核聚變具體情況,而是介紹這個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隧道效應”(這是量子理論裡的名詞),它是在怎樣的巧合下同太陽核聚變聯繫到一起的呢?故事還得從20世紀講起。

英國著名天文學家赫歇爾(發現天王星的那位),他提出太陽可能是固態的,“我們在地球上見到的光芒,都是因為太陽具有一層熾熱耀眼的大氣,而在大氣下面或許是一個低溫的固態星球”,他的這一結論的證據就是太陽的黑子,認為黑子代表著大氣縫隙中透露出的低溫表面。這個如今看來有些笑掉大牙的結論,恰恰反應了那個年代科學家對太陽的瞭解是多麼的淺薄。

這一觀點很快就被推翻,因為這不能解釋維持大氣高溫的能源從何而來。於是圍繞如何持續保持高溫這一核心,五花八門的答案撲面而來,其中有一條流傳最廣的,認為太陽是一顆巨無霸的煤球塊(很多科普文中都有提到過這段歷史)。

因為煤球的持續燃燒,所以太陽能夠持續發熱發光,同時這也表明了太陽是有壽命的,也就是總有燒完的一天,於是科學家就開始著手計算這個時間,這一算可不得了,像太陽那般尺寸的煤球,頂多就能燒個一千多年不到兩千年。

而這個結論和當時的星雲假說相違背(星雲假說,由康德、拉普拉斯提出),因為星雲假說認為地球和太陽幾乎是一同形成的,具有差不多的年齡,而當時預計的地球壽命都在上千萬年到數億年不等,但絕不是隻有幾千年(這種幾千年的觀點,倒是和當時的宗教觀點走到一起了)

太陽內部核聚變,有了這個量子效應才完整!

星雲假說

除了上述的假設觀點,還有諸如“隕石持續墜落導致發光說”、“自身半徑持續收縮保持光度說”等等,但這些無一例外的是,在發生可能的概率以及持續時間上都無法符合地球和太陽的現狀

時間來到了20世紀20年代,那時候愛因斯坦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已經出世,人們也發現了原子核的嬗變,於是著名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站出來了,他認為太陽的穩定發光發熱是由於其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導致的,由於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支撐,太陽內部的聚變能量可以保證它持續反應數十億乃至上百億年(當時對太陽的質量、表面輻射功率等都早已瞭解)。

雖然時間對上了,但仍然遭到了不少科學家反對,最核心的一點:核聚變時需要不同的原子核內的質子相互結合形成新原子核,那麼質子是如何克服強大的庫侖力呢?想要克服,那就得有極高的動能,而那樣就代表了極高的溫度,至少要達到數億度,而這種溫度相對於太陽的自身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太陽內部核聚變,有了這個量子效應才完整!

雖然愛丁頓的核聚變假說在現在看來已經是對的了,但由於當時人類對原子尺度規律的研究正在處於迅速發展期,所以愛丁頓給不了詳細的過程變化。

但是沒有關係,這個困難很快就有人出手相救了。

1928年,伽莫夫利用當時才出世沒多久的量子力學理論很好的解釋了“α衰變過程中α粒子是如何突破庫倫勢壘”,並把這種穿越勢壘的現象稱為“隧道效應”(看到這,可能有些朋友就已經明白怎麼回事了,在溫度略低的狀態下,質子也可能會穿透勢壘從而發生核聚變反應)。

並且這種微觀現象是普遍存在於微觀粒子尺度世界的,而這個隧道效應表面上也是比較容易理解。打個比方,比如你起自行車從一個高山上自由滑下來,然後你要利用下落產生的動能,並且在不提供其他動力的情況下,翻越一座更高的山,很顯然,在宏觀世界中,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自行車頂多再衝到相同高度,否則就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了。

太陽內部核聚變,有了這個量子效應才完整!

但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微觀世界,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們知道測不準原理,它是指粒子的位置和動量是不能同時確定來的,相應的科學家們還有一個更廣的測不準原理,那就是能量和時間的不確定性關係,這輛自行車縮小到微觀尺度,那麼它就有可能在衝向山坡時,在極端的時間內能量突然增加併成功翻越,之後又能量迅速回歸。可能這個例子有些不嚴謹,大家不必細究,知道一個大概就行。但量子隧道效應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比如現在用的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就是利用的這個原理。

科學家利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移動分子製作的動圖

太陽內部核聚變,有了這個量子效應才完整!

1932年中子被發現,此後在微觀尺度下的強弱相互作用也被提出。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天文學家漢斯·貝特出現了。

太陽內部核聚變,有了這個量子效應才完整!

漢斯·貝特

他依靠上述的理論基礎,在1939年完整的描述了太陽內部核聚變的過程,比如太陽中但主要能量釋放的質子—質子鏈反應,利用四個氫原子核經過幾個步驟,最終融合為一個氦原子核,並且能釋放放出相當“高性價比”的能量(畢竟只能方程擺在那呢,一點小質量虧損,都能釋放出大量的能量),而且這種結合反應釋放的能量佔了總能量的8成以上,此外還有一丟丟的碳氮循環放能,這裡就不再介紹了。

太陽內部核聚變,有了這個量子效應才完整!

質子—質子鏈反應

並且太陽內部的反應溫度直接被降到了1500萬攝氏度(因為隧道效應,質子有機會能夠穿透勢壘,進入其它原子核內,而不必再對溫度提出極高的要求),否則太陽就會因為內部溫度過高,而無法保持穩定,可能就成了一顆氫彈,直接炸掉了。

於是乎這位天文學家漢斯·貝特就因為對恆星核反應機制做出的重要貢獻而榮獲了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後,太陽是靠核聚變發光發熱的原理就成了家喻戶曉的知識,當然了,這中間少不了量子隧道效應為核聚變的產生“牽線搭橋”。

本篇文章的內容到此結束。

謝謝各位閱讀!

以後還會不斷更新精心準備的通俗科普長文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