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阳曹操墓你觉得是真实的还是假的?为什么?

驳今


安阳曹操墓位于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因村民浇地发现盗洞而发现,在2009年经过发掘后,发现大量有关曹操的文物。


第一、安阳高陵(曹操墓)与史书中记载的位置相吻合。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死后葬在了邺城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而西门豹祠的遗址遗迹就在如今的安丰乡北丰村,也就是高陵的东边。另外在曹操墓不远处发掘的晋代鲁潜墓,墓志中也明确记载了从高决桥向西1420步,再向南170步便是魏武帝陵。

第二、在曹操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石碑,其中有一个石牌上明确写着魏武王格虎用戟。我们都知道曹操平生以节俭为风尚,死后随葬品并不多,金贵的更少,于是在曹魏时期一般都有石牌来代表物品名称。几年后在洛阳邙山出土的曹休墓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石牌,而在我国周代的楚墓中也发现了竹简写的随葬品清单。曹操死时魏朝尚未建立,因此魏武王符合当时的叫法称谓。

第三、曹操高陵在规模上属王侯级别,包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都与汉代末期的风格一样。
曹操平生节俭,也有头痛病,在高陵中也发现了石枕,并且还有锅灶的模型出土,奇特的是,锅灶上面共有两个口,还有排烟管道。而曹丕是在曹操死后半年建立的魏朝,所以曹操死时以王侯级别入葬是合情合理的。

总之,通过出土文物的证明,和文献记载的符合,我认为安阳高陵就是曹操72疑冢中真正的曹操墓。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额,再次怀疑头条是不是在监视我了哈哈,上次在青海都兰发掘,收到九层妖塔的问题,今天在邺城遗址参观,就收到这个跟邺城密切相关的问题。

△今天刚拍的邺城余晖

先回答问题吧,从学术层面,答主认为,安阳西高穴二号墓是曹操墓的可能性非常大。之所以在这里没有断言它绝对是曹操墓,是为了保持一点学术严肃性,毕竟墓里没有发现最能说明问题的印章。

顺便在这里说下,在考古工作者看来,这座墓是不存在“真与假”的问题的,墓本身是真的,随葬品也是真的,不存在后人伪造一个墓和随葬品的可能性。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基本的考古工作方法,更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如同有的民间学者那样,找个逃犯来说文物是造假后放进去的,实在没有意思。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其实不是墓的真假,而是墓主人是曹操还是其他人。



为何答主认为西高穴二号墓的墓主人很可能是曹操呢?关心相关问题的朋友一定在各类媒体或者学术刊物上看过业内的一些讨论,所谓的“挺曹派”给出了很多佐证,答主认为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包括这么几个:

1墓葬位置

文献记载,曹操在自己生前就预先修墓了,“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这是他自己下的命令。于是,就在西门豹祠西边的土原上修墓。西门豹治水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当地人感念他,为他修祠堂纪念。

那么这个西门豹祠具体在哪里呢?唐代的传世文献记载,西门豹祠在邺城西十五里,曹操死后葬于邺城西三十里。据记载,唐代人还是知道曹操墓的具体位置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亲自去祭拜。

邺城分为南北二城,北边是曹魏时期的,南边是北朝至隋代的。邺城遗址已经找到并且发掘了一部分,位于今天河北省临漳县,紧挨着安阳地界。

△邺城布局

根据测量,西高穴大墓距离邺城遗址有今天的28华里左右。我们知道,一华里是500米,而在唐代,一里比现在小点,大约是450米。所以这样一来就会看出,西高穴大墓距离邺城,基本上就是唐代的30里。而且我们还要知道,唐代人写这个三十里,也不是一个很精确的测量结果,只是大致估计。

2墓葬规模

从规模上看,这座墓是东汉晚期墓葬中规模很大的。 这方面的知识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熟悉,我来简要解释下。

我们都知道,古代人很讲究等级,上到活人的住房,下到死人的墓,都有个高低贵贱之分。没有那个身份的人,就不能用那个级别的墓。平民百姓,即便允许你修,你也修不起对不对。

△西高穴大墓平面图

△西高穴大墓墓道

这座墓的墓道是啥规模呢?上口宽9.8米,底部宽4.1米,全长39.5米,为了防止塌方,不得不在两侧修出许多台阶。答主在其他地方也发掘过东汉墓,墓主人多为有钱的平民或者中下层官吏,他们的墓,墓道一般是宽1米,长十几米。

一对比就看到差距了吧?

此外,在墓室的形制、规模方面,西高穴大墓也远超过普通的东汉时期墓葬。所以从规模上看,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王侯级别的墓葬。

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发掘中,考古人员没有找到封土的痕迹,这跟文献记载的曹操墓“不封不树”的特点是吻合的。

3随葬品

根据出土器物的特征,可以判断墓葬的时代是东汉末。前面说了,墓里没有出土印章,但是发现了一些刻字的石牌,有“魏武王”字样,这个跟曹操的身份是直接对应的,从而至少可以推测这座墓跟曹操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墓中随葬的其他器物,还是符合曹操关于节葬的遗嘱内容,尤其是陶器,上面基本没有装饰,这在曹植为曹操写的诔文中也是有明确记载的。

是很多因素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判断此墓墓主人为曹操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答主要在这里说一下,虽然答主支持此墓是曹操墓的观点,但是一些相关考古研究者给出的证据,也不见得全都合理。比如我们来看下面这个:



该作者觉得墓中出土的一些龙形的文物是帝王身份的象征。

看上去很有道理是不是?龙嘛,天子才能用。

其实这是很缺乏考古常识的判断。

至少在汉代,龙在器物中的使用并没有这么绝对的界限。下面这个陶器叫魁,是汉代很常见的容器,在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可是在其他的很多小型墓里也有,答主自己就发掘过好几件,柄同样是龙头形的。

所以根据龙形文物来推测墓主人身份是帝王的看法,完全站不住脚。

曹操墓的问题,估计还要争论下去。但是答主还是希望,如果真的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能去看点基本的考古背景知识,大家在同一个水平来讨论。即便是专业的考古学者,也同样会犯错,比如上面这个,还是要学习一个啊!


考古军中马前卒


谈论这个墓是否真的是曹操墓,似乎非专业人士说不出个名堂来,专家学者大咖也讲得已经够多的了。如果没有当今的自媒体,个人还发不出声响,对于这个墓只能在个人的认知基础上讲一点看法,丝毫没有撼动主流意见的可能和企图。


首先是曹操墓的位置问题,推测墓址的重要参照物是西门豹祠,而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出土的西门豹祠石刻显示这座祠建造于后赵(南北朝)建武六年即公元340年,曹操死于公元220年,两者相差120年。这座西门豹词能不能肯定是曹操《遗令》中的西门豹祠呢?

更接近一步的证据是安丰乡又出土的“鲁潜墓志”碑,它的年代和前述西门豹祠石刻相仿,但指明了曹操墓在鲁潜墓西北方五百步,似乎一下子把曹操墓给定了位。但问题是出土了鲁潜墓志并没有发现鲁潜墓,用现代发现的鲁潜墓铭来确定一个一千年多年之前的鲁潜墓地址,似乎牵强。进而引出用一个没有墓的墓志铭去证实一个没有墓志铭的曹操墓,更显得有瑕疵。


其次我国在野地考古大墓,确定墓主人的方法就是找最直接的证据,墓志铭或主人的印章。就像最近的海昏侯墓,得到刘贺的印章,才知道墓主人是那个被霍光废掉的昌邑王。在印象中还没有未找到那两样其中之一就公开宣布谁是墓主人的,依照间接证据推测出曹操墓的位置,在这里发掘的墓葬就是曹操墓,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最后关于墓本身的问题,既然已经有了上述观点,那些反复考证无限接近魏武曹操的用品,包括墓的型制规格级别,怎么解释都有道理,但也只能是接近真相而已,并不是最具有绝对说服力的证据。既然发掘证实了“曹操墓”是如记载中的“不封不树”,那么史籍中曹丕让人在曹操高陵墙壁上画上水淹七军以羞辱于禁,在墓里面这作品的遗迹有没有发现呢?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不是专家说了,是曹操的墓,而且旁边一个小孩是曹操小时候的墓。造假者水平都很低,但是在一些人的忽悠下,总有人信!


众眼看社会


太假了!曹操生前为汉丞相加封魏王,死后追谥武帝。,若曹丕代汉后不愿惊动死爹,墓志铭应写 汉丞相锡魏王曹公墓;若草皮扒开坟升级了墓志铭,则应该写先皇考魏英烈武皇帝操之墓,魏武王称呼不伦不类;别说黄肠题奏,墓中棺椁且未见,堂堂的魏武帝不可能苇席卷躯光着膀子下葬,没个棺椁吧?盗墓贼不会连上吨重的棺椁也扛回家了吧?


装猫变虎


人活着就应该有头盖骨,如果一个人能够有幸活到老年的话,就应该在儿童、中年、老年时期都留下头盖骨,现在既然找到了曹操儿童时期的头盖骨,那就别着急,慢慢找,凭着专家们的能力,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找到曹操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头盖骨,到时三骨对案,真相自大白于天下,为某某地的旅游事业创收。


金桥小黑河


这是最好的答案。



汉之光华


对于安阳曹操墓,我倾向于是真的。理由有二:第一,考古证明,墓里多项物品能构成墓主为曹操本人的证据链;第二,复旦大学用提取的墓主DNA和全国各地号称曹操后裔的族群DNA进行过比对,找到了高度相似的遗传基因序列,基本能相互印证与曹操同源。


河东人在长安


近来中国在考古上出现一种现象,′专家被批为砖家,而砖家反到成了专家!一群自持满腹经论实秕糠的家伙把一些早已定性的东西反复重提,而自己又沒有实据,让人不免认为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砖家罢了。


瑞气满堂3


首先国家要确定是不是曹操墓肯定是很谨慎的,必然是有左证的,不可能随便就定,更不可能被某个人或某个地方的人所操纵。所以不信者可以多学习或查阅资料,黑子就另类了,不用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