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到期後,如何保證收益最大化?

李振亞love


定期存款到期後,如果你有更好的其他投資渠道,那自然是取出來選擇銀行外的理財產品。那麼,到底是繼續自動轉存還是選擇別的更高收益的投資方式呢?今天專門聊一聊定期存款到期後的處理方式。



首先,定期存款利率要比活期儲蓄高很多,很多人在不急於用錢的前提下,又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往往都會選擇銀行定存。

如果到期後,你已經有新的投資渠道,而且要比銀行定期存款利息高一點,或者是準備購買別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或者是想調整存款期限和存款模式的話,那就自己去銀行轉存或取出來投資。


但如果你覺得當前的存款利率比較高,而其他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達不到自己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不妨由銀行自動轉存。銀行會自動默認轉存,自動結算利息,按照你原來的存期,再繼續一個新的定期。這種情況下,所得利息和本金就會合併為新的本金,自動轉入下一個存期,而下一個存期的利率,是按照當前同期掛牌利率進行計算。

就目前來看,由於受央行宣佈降準的影響,包括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等在內的理財市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出現下行。比如說結構性存款的預期年化利率也只有4%左右,而部分銀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以達到5.45%。


東震木


先說【答案】,定期存款到期以後,你可以選擇期限更長的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也可以更換成結構性存款或者理財產品,這樣能夠實現收益最大化!

  • 期限更長的定期存款收益更高
期限越長的定期存款利率肯定越高,如上圖所示,以工商銀行為例,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為1.75%、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為2.75%,同樣10000元存在工商銀行,辦理一年定期存款到期利息是175元、辦理三年定期存款每年利息是275元,每年利差達到100元。如果你的本金達到了20萬元,還可以辦理大額存單,收益也肯定比定期存款更高。

  • 結構性存款收益次高
定期存款到期以後,客戶可以不選擇繼續辦理定期存款業務,畢竟利率確實比較低。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客戶來說,結構性存款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本金還是百分之百能夠得到保障的。

如上圖所示,某行的結構性存款期限為184天、預期收益率為5.55%,而工行的半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5%,同樣的10萬元存款,每年收益差距4000元!

  • 理財產品收益最高
當然,如果客戶能夠承受本金可能受損的風險的話,理財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相比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的風險性無疑更高,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很少有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問題,安全性還是極高的。如上圖所示,預期收益率從4.45%~10%不等,選擇理財產品實現收益最大化的可能性更大!

綜上所述,定期存款到期以後,既可以選擇辦理期限更長的定期存款,也可以選擇辦理結構性存款或者理財產品等預期收益率更高的業務,這樣有助於實現收益最大化!


奇葩財經說


定期存款到期後,如果還想繼續投資保證收益最大化,下面我說幾種投資方案,看看那種適合題主。

1、如果題主是非常保守的投資者,建議你繼續辦理定期存款。但是你如果擁有的本金大於20萬,那麼大額存單是更好的選擇。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都是保本保息沒有風險的投資方式。

2、結構性存款,題主如果有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可以選擇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的風險要高於定期存款,不過本金安全可靠的,不會出現損失。而且結構性存款收益率大多在5%左右,期限也短。是非常不錯的投資方式。

3、銀行理財產品,如果題主可以承擔本金和收益都有可能出現損失的風險,那麼可以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要高於前面兩種投資方式,有很多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5%以上,當然風險也相對大,所以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

綜上所述如果題主定期存款到期後,怎麼保證收益最大化。題主可以選擇繼續選擇定期,也可以選擇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或者理財產品,這些方式都有優點和缺點,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達到收益最大化。


青山綠水映晴空


定期存款到期之後,小財建議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比如以前的時候可能只能存入銀行的定期存款,但是現在隨著理財市場的進步,也可以選擇智能存款,大額存單等理財產品的,這些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收益最大化的本質就是在風險可以承受的基礎上面尋找收益最大的理財產品,如果不能承受這個理財產品帶來的風險損失,那麼就應該選擇其他的理財產品。

一,評估適合自己的風險類型

比如你更加喜歡讓理財保本,那麼就屬於穩健類型的理財用戶,就應該選擇銀行定期存款。如果不滿意銀行保本類型的理財產品,需要獲取更高的收益同時表示也可以承擔一定的風險,那麼可以選擇基金,保險等理財產品,如果想獲取更加高的收益,同時可以承擔較大的風險,那麼可以選擇股票等理財產品。


二,需要分散風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理財也是需要分散風險的,不能為了貪圖更多的收益把所有的理財資金全部放入同一種理財產品中去,適當保持一定的隨時可以使用的資金,小財建議20%左右比較合適,這部分資金儘量放在餘額寶這樣的貨幣基金裡面,流動性非常好。其他的資金可以選擇中期和長期的理財產品,用於長期的投資,收益率相對更加高一些。

小財說一說

理財本質的目的就是取得高收益,但是不能過分和盲目追求高額的收益,更是應該考慮到風險,應該想到合理的方式來化解或者分散降低風險,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面得到最大的理財收益。


小車說理財


如果沒有其它更好的理財產品的話,可以就此款定期儲蓄,採取自動轉存的方式,繼續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