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要不要提前學?要! 但絕不是提前學知識!

1、為什麼要學?

不是一直叫囂“不提前給孩子學東西”嗎?為什麼現在小七又學英語又學漢字?

是不是扛不住幼兒園裡小朋友們退園上學前班,週末好朋友們上各種興趣班的壓力?打臉了吧?

還真不是。

小七現在處於大班下學期,下半年就要當一年級的小豆包了。

在此之前,經過我和七爸的觀察和分析,發現小七在運動方面的能力比較強,於是給了選了個運動課,除此之外,別無它課。

我們一邊刷著手機上“因為輔導作業家長做心臟搭橋手術”之類的消息,一邊用憐憫的眼光看著身邊天天吼著孩子寫作業的朋友,一邊“安心”地享受著小七沒有作業的最後時光——不去想將來的生活,同時也心懷僥倖地認為小七上小學不會有問題。

直到有一天開班會,大班老師說到生活時,提到了一點:“上小學和幼兒園有非常大的區別:幼兒園老師會給孩子提供各種生活上的幫助,但小學就不一樣了,老師只負責學習,教室在哪個班,衛生間在哪都需要孩子自己去解決。所以,提前讓孩子認識一些字,比如自己的名字、一些常用的漢字,會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小學生活,增強自信。”

 幼小銜接要不要提前學?要! 但絕不是提前學知識!

沒有準備,哪來安心?!

我像被觸了電一樣。

2、準備什麼?

給孩子報拼音班、數學班、英語班、漢字班?或者直接上學前班?這些可以說是現階段的標配了。可問題的關鍵絕不在於知識,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因為提前學了知識,上了小學後反而不好好學習,甚至還不如沒提前學過的孩子呢?

 幼小銜接要不要提前學?要! 但絕不是提前學知識!

要學好知識需要哪些前提條件?

當然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其實就是有好的意志力。但我們往往對意志力存在誤解。我們認為意志力就像肌肉,通過練習會越來越強。平時不敢主動和小朋友交流?小學裡大家都有好朋友,他被逼著也就得學會和別人玩。

意志力的本質其實是一種消耗品,肌肉要練強,前提條件是有足夠的營養。上了小學要按時作息、上課遵守紀律、自己處理同學關係、熟悉新環境、帶好學習用具……

每一樣,都需要動用孩子的意志力!如果不提前準備,所有的壓力突然而來,孩子的意志力會因為“營養”不夠而擊垮的:厭學、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理解並遵守學校紀律、和別人打架、不能完成作業……

 幼小銜接要不要提前學?要! 但絕不是提前學知識!

所以最近我們和小七一起制定了學習計劃,但沒說清楚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計劃定下來的第一天小七一聽不能找先找小朋友玩了,完全拒絕,哭得那叫一個傷心,放學路上怎麼都不願走。我當時其實挺猶豫的,要不要這麼嚴格啊?她還只是個大班的孩子。

還是小七給了我解決方案:“媽媽,你沒有提前和我說清楚,可不可以明天開始再這麼做?”我明白是自己程序沒做對,於是爽快地答應了她。

晚上和鄰居小朋友玩完回家,她很配合地完成了當天的任務。

第二天,放學路上她看到了有幾個小朋友在外面玩,想玩一會兒再回去。我提醒她今天開始要執行計劃了。小七想反悔,但我堅定地抱起她往家走,一邊走一邊擔心她會一直哭。但沒想到走了十幾米,她就停止了哭泣,反覆和我確認是不是完成了任務就可以去找小朋友玩。看來,她已經開始接納學習任務了。

下面是和小七一起制定的學習計劃:

內容包括:識字、英語、數數、運動練習、讀繪本、聽故事、畫畫(根據她的興趣不斷增加中),週一到週末每天具體做什麼,和小七一起商量,並讓小七用她能看懂的圖案畫下來,這樣我只要問一聲“你今天該幹什麼”就行了,學習是她的事,不需要我來安排,而且,我也看不懂她抽象派的圖案,有時還需要她來給我“翻譯”。

 幼小銜接要不要提前學?要! 但絕不是提前學知識!

你能看懂嗎?

時長:20分鐘左右。因為學齡前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神經元處於“漏電”狀態,所以他們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想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一定不要逼著孩子長時間注意一件事。

父母陪伴:學習時爸爸媽媽要陪著,瞭解學習的內容,隨時解答困惑,並幫助小七在日常生活中“複習”(比如“那個廣告牌上的字你學過,還記得嗎?”)

3、很容易忘記初心

目前小七的學習計劃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最開始有壓力(例如出現咬指甲這樣的退行表現,但是她現在咬指甲的頻率越來越低,甚至偷偷告訴我她要在上小學之前“改掉”這個壞毛病)。孩子用意志力努力來適應有一定壓力的生活,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她的意志力輸送“營養”。

於是我和七爸不斷提醒自己這麼做的初衷:不以學習結果為導向,學會了什麼不重要,因為那是老師的職責;重要的是讓她保持興趣,能堅持做到每天完成任務。

所以對於學習結果的檢查,我們會控制自己的貪心,只問一句:“你今天學習了嗎?”剩下的一概不問。如果哪天她學得太久了,我們還會提醒她:任務已經完成了,不能再做了,需要休息了。

4、另一把需要打磨的利器

因為增加了學習的任務,小七的娛樂時間相應減少了,玩不夠就不願睡覺。

千萬不能因為讓孩子學習就耽誤了睡眠!良好的作息是所有事情成功的基礎。於是每天除了監督她是否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及時把小七摁睡。

但情緒不穩定,強摁只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所以我借用自己睡眠管理課程裡的內容,來幫助調整小七的作息。

之前我對於睡眠環境的營造不注意,所以小七往往都是在敞亮的大燈下一邊換睡衣一邊跳舞。如今我借鑑老祖先睡在黑黑的洞穴裡的經驗,在小七洗漱完進屋之前就把大燈關了,留一盞小燈,情緒的穩定從這時候就開始了。等她磨蹭著換完睡衣睡褲,整個狀態也就跟著平靜下來。這樣一來哄睡的時間就大大減少了。

 幼小銜接要不要提前學?要! 但絕不是提前學知識!

早晨起床也不是到點馬上把孩子叫醒,因為清醒需要時間。我們的老祖先是在鳥兒的叫聲、陽光的照耀中醒的,於是我提前放一些音樂,拉開點窗簾讓光線進來。等到小七有了動靜,提醒一句之後再把窗簾全都拉開。站在她床上跳舞也是個好辦法,我跟著幼兒園做操的音樂使勁蹦,既鍛鍊了身體,又可以讓床墊的彈力把小七鬧醒。聽著自己喜歡的歌,再加上媽媽在一旁隨意編排舞蹈,好幾次小七都看不下去,從被窩裡跳起來糾正我的動作——起床,就變成了遊戲。

雖然不知道將來小七的小學生活會如何,但當下做好正確的準備,才能真正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