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乐路上觅古迹

长乐路是南京城南的一条老街,西起新桥,东至龙蟠中路,全长1807.2米。它南连“老门东”,北倚“夫子庙”,四通八达,热闹非凡。史料上说,长乐路得名于长乐渡,即南唐的长乐桥。打明朝起,就有从武定门经善和坊、武定桥至上书坊的官街。如今,漫步在长乐路上,除了最东头那600多年的明城墙巍峨屹立,一路向西,还能寻到历史悠久的名园、名宅和名桥。

名园——白鹭洲公园

白鹭洲公园南大门坐落于长乐路东。原名徐太傅园,系明永乐年间徐达长女、成祖朱棣仁孝皇后赐与徐家的蔬圃(菜园)。明正德初,徐达六世孙徐天赐将之改为东园,并在此大兴土木,建造徐府花园,成为一时之盛。清朝以后,东园渐渐颓败,但风景依旧。1924年,有金巴父子在这里开茶庐,当时在修缮园内鹫峰寺时,发现了刻有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的石碑,遂取诗中“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句意,取名“白鹭洲茶庐”。后来,由地方集资陆续建造了部分亭阁,成为初具规模的小型公园。1929年,正式辟为“白鹭洲公园”。

南京长乐路上觅古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园内亭阁逐年进行修葺、扩建,不断增添园景。现在公园占地面积15.27公顷,其中水面3.82公顷,分露天舞台、花圃、东城游览、白鹭岛及东园故址5个景区,尤以东园故址和白鹭岛景色为最好。东园故址由烟雨轩、心远楼、小蓬莱、话雨亭、玩月桥、半青桥组成,是精致的古典园林区。白山顶上的白鹭亭,是全园的最高点,也是眺望湖光水色的绝佳地。白鹭洲公园拥有典雅玲珑的独孔桥、三孔桥、七孔桥,还有四角重檐的亭桥等,园内宛若襟带的小桥有13座。建芳桥、翠桥、迎风桥、小飞虹桥、二水桥、碧波桥、秋波桥、苑家桥、半青桥、玩月桥等,架设在水面之上,既方便交通,又自成特色景观。白鹭洲公园目前是南京城南最大的公园,也是春节期间秦淮灯展的主场地之一。

名宅——秦大士故居

秦大士故居位于武定桥东长乐路57号、59号、61号。这块地原为明崇祯大学士何如宠的故居。清嘉庆年间,秦大士退任后居此,故称状元府,府旁的小巷也改名秦状元巷。其长子秦承恩官至直隶总督,次子秦承业以帝傅之荣赠礼部尚弘书,故时人又称其宅为“大夫第”。秦大士故居高墙深院,楼宇重叠,气势恢宏。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99年,因道路修筑和拓宽,其大门和第一、第二进部分建筑被拆除。

南京长乐路上觅古迹

2002年,其中居民迁出后修葺一新,辟为秦大士故居。现存建筑分东、中、西三路,占地面积1130平方米。东路有三进楼房,院内有一口古井,水质清澈,常年不枯。中路尚存二进的大厅和楼房,大厅面阔三间,进深8米,高8.2米,柱梁用料粗大,门窗雕花精美,具有鲜明的清初建筑风格。西路四进,第一进门厅面阔三间,进深8米,高6米,后有花园,提名“瞻园”,园内有东山楼,四周种植柏树、梓树、桐树、榉树等树木,寓意“百子同居”。两侧厢房内嵌有碑刻12块,镌刻秦大士正、草、隶、篆四体书诗词,文辞隽永,书法精妙。

2004年,铜井洪幕山林场发现秦大士墓碑,碑长110厘米,上刻“皇清诰授通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壬申科状元及第晋封荣禄大夫兵部侍郎陕西巡抚秦公大士墓”等碑文。秦大士故居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名桥——武定桥

武定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位于长乐路中段内秦淮河上。据《至正金陵新志》 载:“武定桥在镇淮桥东北,淳熙中建,景定二年,马光祖重建,自书榜。旧名嘉瑞浮桥,又曰上浮桥,时长乐路为下浮桥也。”明初,中山王徐达的住宅后门正对着桥,徐达谥武宁,遂改为武宁桥。清朝道光皇帝叫“旻宁”,为避“宁”字名讳,又改名武定桥。

南京长乐路上觅古迹

武定桥本身名气就大,从武定桥头又走出两位状元,使之更加声名远扬。其中一位是秦大士,一位是黄思永。秦大士,字鲁一,又字鉴泉,又号秋田老人(1715—1777年),江宁(今南京)人。自幼聪颖,天资甚高,十岁的时候就能做文章。乾隆十七年(1752)中状元,官至侍读学士,后在翰林院供职。人称秦大士的诗、书、画为“三绝”,其书法方面的造诣,几乎直逼欧阳询和柳公权。秦大士被后人记住更多的是因为一句咏颂秦淮河的诗句——“淮水而今尚姓秦”。当时人们传诵此句,他也名声大振。据传,秦大士还是秦桧的后代。清朝乾隆年间,秦大士到杭州游西湖,当他和一帮文友来到栖霞岭下的岳飞坟前,有朋友指着坟前被反绑双手,朝坟下跪的秦桧等人铁铸像,揶揄他说:“涧泉兄,尊祖这般模样,您可有题咏让我们拜读一二啊?”谁知,秦大士并没有因朋友的嘲讽生气,他略一思索,挥笔写道:“人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幅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口诛笔伐表达了秦大士对卖国贼的愤恨,也为西湖岳飞庙增添了一副佳联(《楹联丛话》)。

黄思永,字慎之,号亦瓢,江宁(今南京)人(1842—1914年)。光绪六年(1880)庚辰科状元。先后任翰林院修篆、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黄思永是收集整理甲骨文第一人,也是中国兴办债券股票第一人。甲午战争后,清廷财政严重困难,他参照国外公债发行办法,奏请在国内发行公债,主要向商民募债应急,很快销得一千数百万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黄思永还因为上书支持变法而被捕。他一生敢作敢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清廷曾请他出来任职,但被他严词拒绝。不仅如此,黄思永曾采用私人集资的办法创办民族工业。他以开明思想和进取之心,在清末的史篇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著名的散文家黄裳在《金陵五记》中曾这样评价南京:中国的古都自然不只南京一处,长安、洛阳、开封、北京都曾是历史上的名都。可是没有哪一处像南京,这简直就是一座历史博物馆。确实,长乐路上遗存的古迹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