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八景“水城畫卷”中的“塘埔官渡”

塘埔官渡離揭陽市榕城區大約10裡,即在榕江北河漁湖水葫蘆束腰處的“鸞鳳坡頭”。東岸有亭叫“鸞坡渡”,西岸的叫“鳳坡渡”,這裡山青水碧,四季如春。

塘埔官渡為揭陽八景“水城畫卷”景點之一

揭陽八景“水城畫卷”中的“塘埔官渡”


<strong>

“未過塘埔渡,先食揭陽米”這個典故就出在這裡。

揭陽八景“水城畫卷”中的“塘埔官渡”


歷史中的塘埔官渡是潮屬唯一官府命名的津口,明清時是溝通郡邑的“官津”。據《揭陽縣誌》記載:“官渡塘埔渡,漁湖渡桃山界,往郡要津,河廣渡遲,獨客自郡回邑遇晚為所阻,曠野之間,時被劫奪,官府宜以時稽督之。”又《揭陽縣誌》(劉本)記:“塘埔渡在鳳坡,乾隆四十二年投銀五十兩造官渡船一隻,渡夫三名,每月給工食五錢,凡過往者不用渡費。”

揭陽八景“水城畫卷”中的“塘埔官渡”


1850年,林則徐奉命赴廣西平叛時,路過塘埔渡口,11月22日在普寧洪陽病逝。

揭陽八景“水城畫卷”中的“塘埔官渡”


到了近代,塘埔渡顯得更是軍旅要津,戎伍過往頻繁,時常掠民船擺成浮橋,苦了一方船民害了一方百姓。當年南北軍閥陳炯明、許崇智在此混戰,攏散了渡口的“塘埔市”。製造“槍機案”,害得村民“走官兵”。1925年劉志陸部過於此。

賀龍、葉挺的南昌起義軍也曾路過此

揭陽八景“水城畫卷”中的“塘埔官渡”


抗日時期,烽火狼煙,日寇陷揭後,在渡口構巢築據點,扼榕江控官道,姦淫燒殺,無惡不做,罄竹難書。1949年國民黨胡璉兵團潰逃,也在此拉丁,亂槍流彈殺了人。

揭陽八景“水城畫卷”中的“塘埔官渡”


在閉塞的舊中國,塘埔渡位置顯要,渡務繁忙,因此渡口常掀波浪發鳴咽。至清末民初,政區領域變遷,交通日趨方便,尤其是修建“揭安公路”之後,這裡便成“野渡無人舟自橫”了,只有江水悠悠,濤聲依舊。

揭陽八景“水城畫卷”中的“塘埔官渡”

在古津口氣勢雄偉的“榕東大橋”,成為榕江新城的“東橋、西港、南渡、北路”四大門戶之首,連接206國道。為了使古蹟免於湮沒,1997年春,鳳美塘埔村黨政斥資修葺渡口,整飾舊亭碑,撰泐新碑記,述古頌今,啟迪後人熱愛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