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有哪些古代歷史故事?山東淄博這個城市怎麼樣?

走心的旅行小攻略


我老家是淄博市高青縣的高城鎮的,我們這最著名的歷史故事當屬扳倒井的傳說了吧。相傳北宋建國之初,四方尚未平定。宋太祖趙匡胤還在帶兵四處征討。這一日來之在高苑(今高青東南部,高城一帶)境內,人困馬乏,又適逄天氣炎熱,將±們口渴難耐,苦不堪言。趙匡胤四處尋覓,發現不遠處有口水井,宋太祖心中默默禱告,然後抽出佩劍猛地一揮,水井競傾斜起來,井水自井中湧出。這才緩了宋軍之難。宋太祖一見大喜,親自將此井命名為“扳倒井”。在此井不遠處還有座石橋,太祖爺所騎的御馬在橋上打過滾兒,也被稱為“袞龍橋″。

淄博是傳統的工業化城市,基礎箅是很不錯,但近幾年發展確實有點緩慢。曾經連續多年在山東排名第三的淄博,這幾年已下滑到第五、六名上。希望淄博的明天更加美好!


無劍的劍客


我的家鄉博山鎮郭莊村就有許多民間故事,現說一個二幹多年前的故事,還是名人故事。

郭莊東村東南有一個地名叫馬家莊,雖叫莊,既無馬姓百姓,也無村莊,但叫這個地名,就是今天講的故事,這個故事從一座山神廟的對聯說起。

這座山神廟座落在北草道口,是過去向南通魯國,向北通顏神,東北通青州。這座山神廟香火旺盛,廟門上副一幅對聯,上聯是曾為趙國忠良將,下聯是現是青山守護神。原來廟中的山神就是趙國將相和的大將廉頗。

廉頗怎麼跑到此地,原因是秦國攻佔了趙國,到這裡,來到南草道口一看,兩邊山峰陡立,只有一條\r道通過,廉頗看這地形,非常不安,心想如果冒然進去,中了埋伏就會全軍覆滅,這時的廉頗巳是驚弓之鳥草木皆兵,就停下來找了個本地人問路。

本地人告訴他西南這山叫丁南峪,再向西是碰南峪,再向西是南峪。傳說廉頗是福將,一聽這地名全是難,長嘆一聲說天滅我也,,掉下馬來死了。其它兵將看廉頗已死,就都脫下盔甲為廉頗做了一個墳,因為盔甲堆的這座墳就流傳叫馬家樁了,文革時紅衛兵破四舊時把這墳挖開,看見裡面一貝駭骨,小腿骨就相當於今人全腿長,裡面的劍早已鏽跡斑斑,現也不知流落何處。

五福峪現存一碑是清未的,碑銘是趙上將之墓,也有廉頗問路之說,說廉頗是鐮,敵不過五斧,故廉頗死於此。現廉頗墓己無存只有故事傳至今。正所謂戰國名將今何在,此地空留大王玟,荒塚一堆草沒了,只有故事傳至今。


蘭竹944


淄博本身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後李文化遺址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北方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一。到西周時期發展到頂峰,相信所有人都知道,齊國定都營丘,後改稱臨淄(齊桓公稱霸),田氏代齊,韓信被封齊王,西漢時期齊國等。期間自然諸多的歷史事件,簡述一些歷史人物與事件。

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兵聖孫武留下《孫子兵法》,左思的《三都賦》造成了“洛陽紙貴”的典故,賈思勰曾任高陽郡太守著書《齊民要術》,中國最早記述手工業生產技術規範的《考工記》出自淄博,西漢明醫淳于意有“緹縈救父”典故並留有《診籍》,唐代名相房玄齡有“房謀杜斷””之稱,清代文學家蒲松齡著有《聊齋志異》,孝婦河畔三名人王漁洋、趙執信、蒲松齡。歷史人物和事件非常豐富。

淄博城市還是不錯的,遊玩的地方不少,交通便利,當年的歷史底蘊也很深,瓷都陶瓷很出名,中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只是近些年北方霧霾嚴重……


教化四方


淄博是齊國故都,所以關於齊國的故事就是淄博的故事,比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管鮑之交,圍魏救趙;濫竽充數,二桃殺三士等等,多了去了。還有蒲齡和王漁陽的諸多故事。孟姜女哭長城,顏文姜等等民間故事。





小謅


淄博的文化歷史,人品素質,在全國都是靠前的,2000年前的春秋戰國出了很多影響中國歷史的人物,5800平方公里的淄博每一個地方都有故事,幾百年的古村落遍地都是,這些優勢不是那個省會那個沿海城市可以比較的,歷史的一個碗一個磚頭都價值連城,這就是歷史。


我在彼岸4


蒲松齡離我們三臺不遠,淄博確實是個好地方,哪裡我也不願去了,瀋陽吃辣,北京和上海的飯太貴也不如博山飯好吃,要吃好飯圍著淄博轉,更不說上佔化縣了,滿菜板上的蒼蠅食連,不吃也飽了。


用戶1753638237952


臨淄,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國都,先秦時期是東方大都市,相當於現在上海,接踵摩肩這個成語就是來自於這個城市,這個城市一直輝煌到東漢,之後就淹沒於歷史長河中


szliuyun


最有名的傳說就是顏文江顏奶奶的故事,現有顏文江祠一座為A A A景區,祠內有唐太宗為其修建的三家無粱大殿。還有靈泉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