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州深圳的大公司总部要转移到上海?

青果社长


90年代中央决定开发浦东以来,上海在发展上总能得到政策上的“照顾”和“扶持”,而作为特区的深圳却被“忽视”甚至被“限制”。

在“九五”期间(1996-2000),上海市的基建资金达到2274亿元,超过前40年总和的两倍。这是极惊人的数字,钱哪来呢?上海市政府2001年全年收入只有1300亿元,若仅靠市政府的资金,没有中央政府拨款及其他优惠政策,根本不可能连年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就连浙江省也无奈忍痛割爱洋山港给上海与自己港口抢生意。

发展共和国的长子上海,中央给政策又出钱,而发展深圳中央只是划了一个圈,给了一个政策。从内涵上讲,上海起飞的模式是依靠比深圳更特殊政策成长起来的,计划经济赋予了上海独有的经济地位,全国各地是无法复制的。而深圳市场经济模式全国各地是可模仿的,超越的。与其等待中央政府大手笔投资,不如学杭州培育一个阿里巴巴。创新上推动社会变革的移动支付出自民企大省浙江省及广东省,而不是出自互联网公司集中地帝都,为什么?

为了使上海成为全国全球金融中心,权力机构决定深交所主板自2000年10月起停发新股,严控深圳新的金融机构注册。

深市停发新股后,本地发展资金受阻塞,深交所地位日趋边缘化,深圳原先公募资金、私募基金、券商数量都多于上海半数,停发新股后,优势损失殆尽。自2001年以来,共有数十家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或变更注册地、或以大规模迁移核心业务部门的方式,在上海“安营扎寨, 此外,朱镕基在当时推出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制,上海成为大区分行,而深圳特区中心分行变成了广州分行之下的深圳中心支行。在政策层面,上海金融地位已经获得中央全面倾斜特殊关照。上海要上高大上的国际版,而深圳只能捡起大哥看不上的中小板、创业板。随着2004年6月中小板开板、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深圳金融的资金汇集能力又大幅提升,2016年恢复深市主板IPO发行,这一停就是16年!

政府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举个例子来说,中国的黄金消费主要在南方广东,但是国家为了培养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硬是把黄金交易所放在上海,还有钢材期货等等,华南竟然没有一个商品交易所,不是华南不想要,是国家不批。!

十多年前,被抛弃的深圳是夹在广州和香港之间,国家层面看是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与帝都魔都相比更没有金融政策优势。在金融资本上,上交所无疑比深交所更加受宠。可惜致今上海也成不了金融中心,深圳更不是。上海、深圳都成不了实际意义上的金融中心,因为不管哪一个都没有金融政策话语权。中国的金融中心在四大行总部首都,全国最大资金在北京。金融中心是顶层设计出来的,对于普通城市来说,与其做“金融中心”的春秋大梦,不如踏踏实实把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产业搞起来。

十多年后的现实告诉我们,深圳没有夹缝求生,而是选择了破茧而出。


无桨渔舟


哪家大企业把总部从广州和深圳搬到上海了?没听说啊。宝洁和高露洁是外资企业,目前他们的中国区总部还在广州,况且他们在广州也算不得十分大的企业吧?至于华为把总部搬到上海那更是扯淡,不过是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而已,华为在全球有十几个研发中心。华为总裁任正非都澄清过,集团总部不会搬离深圳。

从营商环境看,深圳和广州,尤其是深圳并不比上海更差。根据《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和重庆排名全国前五。其中深圳的营商环境已经排名全国第一了,有这么好的环境,绝大部分企业是不可能外迁的。

深圳的最大的两个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2017年两者增加值是7359.69亿元和3059.98亿元,占深圳GDP比重分别是32.8%和13.6%,合计占比46.4%,可谓半壁江山。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最没有理由搬离到上海,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没有深圳完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至今没有诞生一家非常知名的企业,而深圳却有华为、中兴、大疆。他们会将总部搬到上海吗?没有可能!

再来看金融业,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已经在深圳发展壮大,没有特殊原因是不会撤离深圳的。上海、北京、深圳是我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虽然深圳在金融方面实力弱于上海,但其临近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未来的金融产业发展中是有一种特殊的地位的。截至2017年底,深圳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439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188家。

你要说,深圳和广州有些企业总部搬到北京我相信,但是搬到上海,我认为可能性的不大。


财经知识局


一个城市的实力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某些城市稍在某个方面有点成绩就飘飘然了,一天到晚死不要脸的吹吹吹!在城市政治地位、行政地位、地理位置、国际知名度、人口、面积、GDP、经济、贸易、航运、金融、文化、艺术、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医疗、历史、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旅游、钢铁、汽车、石化、体育、影视、娱乐、电子、制药、造船、轨道交通、出版、会展。在这些方面深圳可以看看并对比一下,有几项能赶上上海的。2017年上交国家财政净贡献:上海5072亿,深圳2473亿。人家城市牛了上百年,天天也没像深吹们这样狂妄自大、不要脸的吹吹吹!


长江各半


现在这二年如果不是国家政策支持上海(取代广交会的进博会,创业板,打击深圳交易所在广州成立南方总部等等),绝大部分人不喜欢上海,上海排外,空气环境比深圳差,营商环境差,夏天温度比深圳高冬天又比深圳冷。如果搞公平竟争,人均,面积,来的话深圳是上海的两倍以上优势。


廖冬林827


在中国,北京和上海是其他任何城市无法超越的,包括台北,香港等!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未来也如此!一个是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一个是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如果有双中心,那也是一主,一个副!这么大国家,平衡均衡发展很重要,区域中心也很棒,为啥非要和上海比呢?北京,上海在研发人才,管理人才方面有独到的优势,总部在不在北京,上海看企业的特点,有能力附加值高的产业巨头一定总部放在这两地,没什么难理解的!


科布伦茨


上海的税收优惠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前些年保洁搬到上海就是冲着这个去的。当年广州也想给予同等的税收优惠,可是XX希望广州可以成为税收规范征收的示范,无奈之下只能放走保洁。其实生意人肯定是逐利的,这本就无可厚非,只是两个地方政策的不一致,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差异。


手机用户82654315670


深圳上市企业总市值远超上海


2474058086793


澄清一下提问者,无论如何宝洁和平安和华为和招行的总部都在广州深圳,没有搬迁!


老顽童67991225


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只是全国经济性城市,创新型城市。

未来,上海将会越来越强,深圳的光芒只会越来越暗淡。


阿尔卑斯的风


这些大公司从广州深圳是从公司利益考虑的,如果我是公司的老总也会把自己的公司迁到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武汉这样的传统工商业中心城市,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开始从出口导向型转变成消费驱动型,迁人这些城市更容易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形成聚集的市场效应,如果一个企业家连这一点都看不到,看不懂,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