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會有退休的那一天嗎?

忽而今秋


問:農民會在某一天退休嗎?

「退休」一說好像和農民從來就沒有扯上過任何關係,似乎只是城鎮職工的一個專有詞彙。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味知識。

若是把農民看作一個職業而不是一個身份呢?那麼退休一說就又似乎變得合乎情理了,即不再種莊稼就算退休了。但即便有了相關的規定,能執行到位的又有多少呢?


一、山區的農民辛苦程度尤甚

山區不比平原地區,刺楸去過平原地區,發現平原地區的農民確實要比山區的農民要幸福得多,因為在平原地區的犁田耕地、播種、施肥、澆灌和收穫等農活全都是請機械來操作,農民不需要出太大的體力。而在刺楸家鄉,農民種地還是採用最傳統的耕作方式,施肥和收穫都要靠肩挑背磨,扛著鋤頭在田間地頭耕作就是最基本的。

二、八十歲挑糞的老農,去世的前兩天還在勞動

八十歲在農村和城裡都算得上是高壽了,如果按城鎮的男性職工來計算,到了八十歲早已經享受了二十年的退休生活。退休後不用上班也有退休金可養老,而農民如果沒買或者因不符合條件而不買養老保險,別說八十歲了,就是滿了七十歲也要扛鋤頭挑大糞,因為除了可以領取一些津貼外,估計連領退休金是啥感覺都不曾清楚。

正是因為勞累了一輩子,好些農民已習慣了種莊稼的日子,把種地當成了一種習慣,放下糞桶和鋤頭後就閒不住了,兒女都不一定能勸住,這種生活狀態就可能會一直持續,直到幹不動了為止。農民由於常年勞動,身體大都比城裡人要硬朗些,八十歲的老農民可能比城裡七十歲的老人還硬邦,因此八十多歲仍會活動在田間地頭。



刺楸的姑婆,在八十幾歲時就還在種地,幾個兒女多次勸說都沒用,而在去世的前兩天還挑大糞澆灌蔬菜,結果在澆菜的當晚就倒下了,在床上躺了兩天就去世了。

這是有兒女的,而某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雖說會得到基本的保障,按理說生活應該不用愁了,但有些人閒不住,覺得勞動才能過得踏實,因此除了領取可以領的津貼外,仍然不願放下鋤頭,只要身體受得了,幹到八十多歲都不會「退休」。

三、刺楸寫在最後的總結

對農民來說,退休這一說法似乎有點好笑,如果非要說退休的話,農民被兒女接到城裡後就真正可以算退休了,但習慣不了城裡生活的農民很多,住不了多久就會嚷著回農村了。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民有退休的那一天嗎」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能否退休關鍵是退休金待遇。獲得退休待遇前提是在退休前企業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和本人繳納養老保險。不繳納養老保險就無法獲得退休金待遇,多繳多得、不繳不得的政策不會改變。

對於現階段農民很難能夠依據企事業等單位人員享受退休待遇。不過,伴隨農村經濟的發展,未來對於職業農民一定也能得到退休待遇,這有賴於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全民社保意識的提高。

一、現階段甚至未來更長時間內的農民難以享受退休待遇,這是由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決定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長期內仍然是農民養老的主要保障手段。

1、對於現在到達或超過退休年齡的大齡農民和城鎮居民來說,數量依然非常龐大,國家財力無法負擔全面實施退休金政策後的資金壓力。

2、對於尚未到達退休年齡的農民來說,儘管很多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非農產業,不過現在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意識仍然薄弱,加上農民務工單位不固定、變化頻繁增加了繳費的難度,而中小微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並不主動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這些因素都導致農民工難以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在到達退休年齡後就無法享受退休待遇。

二、伴隨農村經濟的發展,人民繳納養老保險意識的提高,未來農民一定會享受到退休待遇。

1、國家對用工企業強制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的力度加大,養老保險金跨省轉移的進一步便捷,未來對進入企業務工、打工的農民辦理養老保險將成為慣例。在到達退休年齡時,自然享受退休待遇。

2、農民主動繳納養老保險的意識也會逐步提高,現在“養兒防老”、“積蓄防老”的理念會逐步轉變為“保險養老”;即使不參加企業的養老保險,足額繳納新農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也將成為常態。

三、立足現實,轉變觀念,不怨天尤人,積極參加相應保險,才是現階段最應該做的。

未來的事不能未來再說,而應該提早做好準備。對確實無能力繳納養老保險的貧困人口,現在已經出臺了免費辦理新農保的政策。對於不是貧困人口的農民群體來講,更多的是眼前利益與未來利益的一個權衡而已,只顧眼前自然放棄了未來。

期待國家全面放開退休政策而免費獲得退休金待遇只能是痴心妄想。把所有一切都歸結於城鄉差距、農民身份也過於偏執。

結合個人實際,有固定務工單位一定辦理養老保險,沒有固定工作單位而靈活就業的繳納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務農的農民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繳納較高檔的新農保,這才是最現實的。


悟方高


提這問題,說好聽些,是不瞭解農村實情,說難聽點,就是腦殘。就像晉惠帝問大臣:饑民為何不食肉粥?

眾所周知,農民的養老補助,有當年60元漲到幾乎1000角,這1000角聽起來不少,實際上不足城裡老人退休金的一個零頭,它可以買一袋麵粉或者一壺好油,僅此而已。如果想憑藉1000大角,讓農村老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簡直是痴人說夢,因此,農村老人為了生活,不得不活到幹到老,與其說這是農民的勤奮,不如說是迫不得已。

現在農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水電煤氣那樣離開了錢,都無法正常運行,如果老人再患個大病小情,那對子女的生活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很可能因為老人看病,讓子女的日子一下子回到解放前。為了減輕子女負擔,為了病有所依,農村老人不能退休,也不敢退休,只能佝僂著身子,幹一天算一天。

如今的一畝三分地,真的難以支撐農村老人的日常開銷了。就按一畝地夏秋兩季可產噸糧計算,除去種族子、話費、農藥、收割等費用外,一年算下來,一畝地能收入1000元就算不錯了。可這1000元在物價漲漲漲的現在,根本不夠農村老人的花。沒辦法,只能到城市找個清潔工或保安,一年最少能收入個一萬七八,比起種地強之百倍。

因此,農民沒有退休的那一天,除非病倒了或者入土了,這才算正真的退休。綜合當前物價,如果想讓農村人象城裡人一樣,也能安享晚年,政府最少要給農村老人每月1000元的養老補助。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問:農民會有退休的那一天嗎?

說起退休這一詞,對於農民工來說似乎有點勉為其難,為何這麼說,如果在農村生活過你就不會說退休一詞了,能夠提出這一問題的絕對是對農民不瞭解,沒有深入農村的生活。

我跟大家說個自己家中發生的真人真事,是發生在爺爺身上的事情了。家裡四個子女,兩兒兩女,在五六十年代,這樣的家庭可以說是壓力非常大的家庭了,而且那個時候吃飯都成問題,更別說家裡有多少錢的事情。

爺爺今年有80多了,如今是真幹不動了,不然他還是個合格的農民。如果要把退休這個詞用在他身上,根本不存在,除非幹不動,或者有病了,這才是真正的退休了。

農民根本閒不下來,也就沒有所謂的退休,幹農活尤為辛苦。

爺爺在年輕的時候真的是農活幹的夠多了,因為那個時候家裡條件不好,而且還四個子女。給我影響最深的就是那個時候,住的窯洞,都是爺爺親自一個人挖好的,那個時候在西北甘肅窯洞是很普遍的。



後來日子過得好點了,家裡還養了幾頭牛羊,而且還種了蔬菜,每當街上有集的時候還去趕集,這樣還可以增加家裡的收入。就這樣他反正是一天都閒不住,回到家裡只要看見那裡有活就去幹。有的時候天還未亮,他就已經開始幹活了。說起來幹農活,真的比起在外打工的還累。


作為農民,應該是幹到一定的年齡可以享福,但為何還在勞動。

說到底,作為農民,主要還是想著能夠為家裡多多增加收入。年輕時候是想著能夠為一個家裡蹲賺點錢,為孩子的生活費,還有孩子的終生大事,一直都是為了一個家而奔波。可了老了的時候還是在勞動,要說到退休,就跟我們常說的可能只有幹不動或者入土的那一天了。

說說你心中的農民,對農民有什麼想說的嗎


農村身邊事


沒有。糧價低迷,農民靠種地,養家餬口都不能,年輕人打工,房貸車貸,壓力重圍,種地的老農民80歲都在幹。現在不是有句經典網句,幹就完了!

是的,幹就完了!到死的那一天,也許就是退休。

農民一輩子體力勞動,農閒就算休息,不管多大年齡,只要不倒下,還能行動,總有幹不完的莊稼活,是農民都懂得!

農民種地生活沒有利益可依靠,勤勞致富難,沒有富裕日子條件,不勞動就會餓肚子,所以…幹就完了!


開心151933790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退休對於農民而言是一個有些遙遠的詞彙,因為生活在農村的老農民的生活里根本沒有退休這個說法,在農民朋友的眼中停止勞動的一刻就是什麼結束的一刻。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身為一個農民的日常生活再熟悉不過了,本人從小長在農村,上大學的時候才有機會走出了自己家的小縣城。而本人的父母一輩子都是農民,在農村生活慣了,年齡也大了不願意離開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村子,幾次要把父母接到大城市最後總是以失敗告終。前幾年姐姐終於把父母接到了大城市,可父母只住了四個多月,就再也不願回城裡面了,父母說城裡面沒有認識的老人,孩子去上班,留下兩位老人在家中對著電視機,實在是無聊。賣個菜還要上下樓,菜價還高的離譜,實在是住不習慣。

其實父母要回家的一大原因還是放心不下家裡面的幾畝地,年逾六十的父母,體力已經遠不如前些年了,我們做子女的也是無數次的勸說地就不要種了,生活費我們做子女的每個月都會給,但是父母就是舍不下那幾畝土地。母親說哪有讓好好地荒在那裡的道理呢?後來實在是拗不過父母,我們做子女的最後只讓父母中一季糧食,剩下的一季就不能種了,荒下來的一季就送給村裡面想種的親戚種。每次回家院子裡都是父母種的蔬菜瓜果,農田裡的莊稼年年都收,豐收也好,減產也罷,總之是不會撂荒的。兩位老人雖然早已經過了城市職工的退休年齡,但是卻依然是像過去一樣忙碌著同樣的農活,一刻也沒有要停下的意識。

像我父母這樣的農村老人比比皆是,農村老人們一輩子操勞,從來沒有想過要退休,只要自己的腿腳還能動,身子還行就一定會勞動的,身體好的時候就多做些農活,身體不好的時候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總之不會讓自己閒在那裡的。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有時候也是一種無奈。農村的老人年輕的時候拼命的勞動,為得就是能夠讓子女過上比自己好的生活。等到子女結婚的時候父母幾乎是自己半生積蓄都拿出來給孩子了,孩子成家了,自己也老了,積蓄也掏空了。老人們並不想讓自己成為子女們的負擔,沒有錢就自己種菜種糧,生吃檢用為的還是子女能夠生活的幸福,不讓孩子為自己操心。農村的老人一輩子都在為了生活操勞,不為別的,只是為了不讓子女生活的更好。這樣的生活又何來退休之說呢?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戰爭年代革命的光榮傳統美德全部喪失殆盡,腐敗墮落無處不在!自力更生艱苦樸素頑強拼搏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精神去哪裡了?雷鋒精神又去哪裡了?相反仇官仇富攀比心理紅眼病盛行,只講索取不講奉獻,自私自利不思進取玩物喪志玩世不恭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唯利是圖得隴望蜀貪得無厭貪圖安逸享樂主義盛行,這些負能量載體天天叫喊取消物業、取消車輛年檢、取消高速路收費、取消村幹部、多放假期、向國家伸手要利益的可憐可恨之人忘了吃不飽睡不暖的苦日子!溫飽無憂夫復何求!厭惡醜妻薄田破棉襖的樸素生活,而是腐敗墮落的極端享樂主義,人心不足蛇吞象!罪惡滔天的不孝子孫狗雜種🐶榨乾父母血汗錢💰以後,為了逃避法定贍養義務給國家找些爹媽養著,讓獨生子女家庭、特困家庭、失獨家庭、革命烈士後人、死亡支前民工後人、孤兒院孩子們、下崗職工們情何以堪,以上群體均屬於國家關愛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特別死亡革命烈士支前民工比活著的任何老年人貢獻更大,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他們為了國家失去生命,其後人沒有向國家計較得失,相反活著的人及其不孝子孫狗雜種夢想天上掉餡餅的事,卻恬不知恥地向國家伸出貪婪的髒手!如此不靠譜如此不公平,人神共憤天理難容啊


笨笨hyt


“退休”對農民來說是天丙夜譚,作為農民永遠記住“農民”這個稱謂,準備一代一代作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曰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改變不了的命運,辛酸淚只能肚裡咽。只有所謂的“夫家”紙上談兵,指手畫腳,高談闊論,忙退休。


HYL15394018002甘南K78至


到了不能自理的那一天,就是該退休的時候!


牡丹90457016


退休不重要,富裕才可靠。將來沒有農民,只有農場主和農業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